APP下载

基于初中音乐唱歌课中学生音准问题的解决对策探究

2019-05-22宋昌玲

祖国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解决策略课堂教学

宋昌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是现代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而音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就要积极的探究更好的教学措施。而音乐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教学部分就是唱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歌唱,不仅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乐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本文首先将分析唱歌教学中学生音准偏离的原因,详细阐述解决音准的具体问题,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音乐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唱歌课   音准问题   解决策略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就是其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歌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音准、节奏,然而在学生的实际演唱中,却经常会出现“唱不准”的问题,因此就要探究其中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唱歌教学中学生音准偏离原因

(一)唱歌中气息方法不当的原因

人在唱歌的过程中,气息是其中的关键,但是由于初中学生没有科学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气息,这就很容易造成他们唱歌出现音准偏离的问题。而唱歌不光是声音的艺术,同时也是气息的艺术,只有会科学的呼吸,才能够唱好歌曲。而且,学生对歌词吐字或者咬字不准确,同样也会导致唱歌出现音不准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大受打击,从而会使学生在唱歌中不自信,那么就会加剧音准偏离的问题,造成学生唱歌“跑调”,那么这首歌自然也就唱不好。

(二)听觉音准敏感的原因

初中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尤其是对乐谱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往往只能从“do”到“si”或者是从“si” 到“do”的发音,一旦打乱顺序,学生就难以有效的认识乐谱,这样自然就会对培养学生的音准与节奏感造成阻碍。然而,如果只是通过对学生开展识谱教学训练学生的音准,就又会导致学生感觉音乐学习枯燥乏味,课堂学习气氛也“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音准的效率也会大幅降低,而不能很好的开展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并且,由于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有着很大的差异,其机能运动控制程度以及发声生理机制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学生总是唱不准音,那么学生往往将其归咎为自己没有“天赋”,会认为自己就是属于不会唱歌的人,失去对歌唱的自信心。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将歌曲进行表达。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切实的解决学生音准偏离的问题[1]。

二、解决初中学生音准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措施。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对各种音乐乐器的声音比较陌生,学生很少有长时间接触各种乐器的机会,只有部分学生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通过范唱开展教学。使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范唱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对音准有着直观的感受,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使学生可以正确的学习音准。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了歌曲的旋律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关的乐器为学生伴奏,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跟随乐器的节奏进行歌曲的演唱。学生依靠教师的范唱进行模仿练习,就可以正确的演唱歌曲,可以很好的避免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出现音准问题[2]。

(二)帮助学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声带

结合前文所述的模仿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音准的问题解决。然而,仅仅是让学生进行模仿,是无法彻底解决学生唱歌时的音准问题的。特别是部分缺乏乐感的学生还是会出现唱歌音不准的问题,尤其是在唱中高声区歌曲时,唱不准音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之所以会发生这种问题,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无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声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还有的学生对高音有着恐惧感,这就造成这些学生无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中高声区[3]。

学生在唱中高声区时,其声带往往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需要演唱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声带,才可以唱准歌曲。如果演唱者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声带,就很容易會发生唱歌跑调的问题。并且,由于学生在唱歌时,通常都是采用锁骨式的呼吸方法,然而这种呼吸的方法气息缺乏深度,无法有效的通过自己的横膈膜控制呼吸。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有意识的教会学生胸腹式的呼吸方法,学生依靠练习这种呼吸方法,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气息,从而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声带[4]。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初中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过于追求音量的问题。这就导致他们在唱歌时,往往是在“大喊大叫”,然而这种唱歌方式不仅会带有较重的喉音,还会出现严重的“跑调”问题,同时声音位置的声区还会出现不协调的问题,这就会造成学生所唱的歌曲变成了“噪音”,出现十分严重的音准问题。因此,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发声,切实的解决音准的问题。所以,教师就可以采用两种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第一个手段是通过引导学生哼唱歌曲,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在引导学生练习哼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出现混声和假声,这样就可以使人更好的统一声区。同时,教师可以采用闭口哼唱与开口哼唱交替进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声音逐渐变集中、变竖、变圆,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处理声音,达到头腔共鸣的效果。在哼唱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的通过鼻咽发生,要在哼唱时产生“抹鼻涕”的感觉。然后,指导学生提起笑肌,要面带微笑。再在放松自然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喉咙打开,教师在这时要引导学生将喉结放在最低的位置上。由于哼唱需要横膈膜有力的支持,就要学生能够保持全身通畅,尤其是要指导学生放松自己胸、肩等部位,可以声音向下如同叹息一般的唱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学生正确哼唱时,要注意将其它母音带入,在代入母音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加注意面罩共鸣的位置。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哼唱,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音准偏离的问题[5]。

第二个手段就是引导学生“小声唱”。这种方法是基于哼唱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对歌曲采用小声唱的方式进行演唱。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可以處在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集中自己的声音。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小声唱,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在唱歌中出现“大喊大叫”的问题,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唱好高音,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6]。

(四)加强视唱练耳训练

通过对初中学生开展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音高、音程的辨别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学生依靠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还可以正确的掌握音准的节奏。教师通过不同的音程对学生开展训练,能够更加自然的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这样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发声技术,防止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出现发声机体不自然或者是紧张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听一遍即将要演唱的歌曲,如果学生出现了音准偏离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使用乐器为学生伴奏或者是用口带唱的方式引导学生练习歌曲,逐渐的推动学生自己演唱。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找正音准,还可以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并且,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有某一个乐句唱的好,教师就要及时的发现,将这个乐句抽出,重点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可以从无意识的演唱,逐渐转变为有意识的演唱,从而有效的提升其他乐句的演唱效果,这样学生自己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自己歌唱水平的上升[7]。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准问题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积极的为学生解决音准问题,使学生可以准确的唱出每一首歌。而且,只有使学生的音准得到保证,才会使学生拥有唱歌的自信心。学生只要养成了对唱歌的自信心,就可以唱好每一首歌。同时增强学生的乐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洁.关于初中音乐唱歌课中学生音准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J].黄河之声,2016,(20):45-45.

[2]周铮.浅谈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法[J].北方音乐,2017,(10):213-214.

[3]谢晓玲.多声部音准与节奏的训练之《彩云追月》——初中音乐合唱拓展性课程教学反思[J].神州,2018,(07):117-117.

[4]赵珊珊.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中音准问题的解决策略与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7):092-093.

[5]夏秋雁.小学低学段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及解决策略——以《云》一课为例[J].中国音乐教育,2018,(03):76-76.

[6]陈霞.初中学生唱歌音准训练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8):39-39.

[7]张红霞.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J].南北桥,2017,(20):47-47.

(作者单位:日照市岚山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解决策略课堂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