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性肥胖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行为疗法干预效果

2019-05-21孙亚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膀胱疗法量表

张 莉, 孙亚岚, 孙 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1. 4B病区; 2. 护理部, 上海, 201203)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患者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发病率高,对患者的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1-2]。相关流行病学资料[3]显示, OAB位居所有慢性病的前10位,与逼尿肌不稳定、尿道及盆底功能异常以及膀胱感觉过敏等异常因素有关。OAB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研究[4]表明,男性、肥胖都是OAB发病的危险因素。由于该病无明确的病原及病理改变,因而治疗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2012年美国尿控协会在相关中指出,行为疗法可改善OAB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效果等同于药物治疗。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66例男性肥胖OAB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行为疗法的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32例2018年1—6月收治的32例男性肥胖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设为对照组, 2018年7—12月收治男性肥胖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34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 ① 均自愿参与研究; ②均符合OAB的诊断标准[5]; ③ 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 ④ 未合并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⑤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为阴性; ⑥ 既往未接受相关药物及行为治疗者; ⑦ 沟通能力正常,能够自主作答。排除标准: ① 合并终末期肾病; ② 合并尿路感染、膀胱炎、输尿管病变; ③ 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癌、膀胱癌等; ④合并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等神经功能障碍者; ⑤ 既往盆腔手术史或盆腔功能脱垂者; ⑥ 服用可能影响排尿功能药物者; ⑦ 精神、神经障碍; ⑧ 行动不便、依从性较差者。对照组年龄23~64岁,平均(42.35±11.23)岁; BMI 28~35 kg/m2, 平均(30.24±2.12) kg/m2; 病程1个月~3年,平均(2.12±0.57)年; 文化程度: 小学5例,初中10例,高中及中专9例,大专及以上8例。观察组年龄22~63岁,平均(42.75±12.05)岁; BMI 28~35 kg/m2, 平均(30.56±2.43) kg/m2; 病程1个月~2.5年,平均(1.87±0.54)年; 文化程度: 小学4例,初中8例,高中及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主要症状情况选择α、M阻滞剂治疗,对于合并有焦虑或严重失眠的给予镇静药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行为疗法,内容如下。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发放OAB健康教育手册,嘱患者自行学习,手册内容为OAB相关知识,包括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治疗方法等。回答患者问题,指导患者用药,包括药物剂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遵医嘱来院复诊。

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行为疗法。对患者发放OAB健康教育手册,进行为期3个月生活方式干预、膀胱功能训练,共进行6次。为提高患者干预的依从性,提前征求意见,合理安排时间和地点。⑴ 第1次干预(第1周): 增加患者对OAB的理解,提高参与行为疗法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疾病认知和期望。内容包括结合OAB宣传资料采用集中讲解的形式(每次8~12例患者),宣教正常排尿过程、OAB的定义、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吸烟、肥胖、个人卫生等)、治疗方法、排尿行为干预的内容和方法。⑵ 第2次干预(第2周): 让患者掌握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正确处理尿急的方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缓解焦虑。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① 盆底功能训练的方法、膀胱训练的方法[6], 以上均采用视频演示。指导患者可采用坐位、深呼吸、快速收缩盆底肌、双腿用力交叉等。② 讲解饮食管理、液体摄入管理、体质量控制内容、方法及重要性[7], 指导患者戒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保持大便通畅[8]。③ 鼓励患者讨论,解答患者问题,指导在行为改变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⑶ 第3次干预(第3周): 形成规律的排尿意识,改变提前排尿和憋尿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复习上周的内容; ② 询问患者膀胱功能锻炼的情况,确保规律锻炼; ③ 介绍无尿意排尿、憋尿的危害; ④ 鼓励患者讨论,解答患者问题,指导在行为改变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⑷ 第4次干预(第3周): 改变不良排尿行为,规律锻炼(减重锻炼、膀胱功能锻炼),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鼓励患者自然放松排尿,从思想上重视用力排尿的危害; 鼓励患者讨论,解答患者问题,指导在行为改变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⑸ 第5次干预: 强化前期干预效果,建立健康排尿行为和生活方式。OAB症状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复习前4次干预内容; 总结、分享在行为干预获得的收货,遇到的问题; 针对问题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建议。⑹ 延续性护理: 本组患者均记录行为疗法执行日记,内容包括尿频、尿急、日夜间排尿次数以及各项训练方法的落实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第5次干预后至3个月期间,每周电话随访1次,将随访内容详细记录在案。询问患者功能锻炼情况、排尿行为、排尿情况等,了解患者行为措施执行的依从性,方法是否正确,未落实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指导,鼓励患者长期坚持。复诊时查看患者的执行日记,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依从性的执行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排尿行为[9]: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排尿行为量表评估患者的排尿行为,该量表共无尿意排尿、憋尿、排尿姿势、憋尿、排尿地点选择倾向5个维度。每个条目根据严重程度不同采用1~5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排尿行为越消极。该量表的Cranach′s α系数为0.801。

1.3.2 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变化[10]: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状量表(OABSS)评分进行评价, OABSS评分共包括尿急(0~5分)、白天排尿次数(0~2分)、急迫性尿压迫(0~5分)、夜间排尿次数(0~3分)4个症状,总分0~15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轻度、中度、重度的评分等级分别为3~5分、6~11分、≥12分。该量表的各条目加权Kappa系数为0.804~1.0。

1.3.3 生活质量[11]: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膀胱过度症问卷简表(OAB-q SF)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该量表包括生活质量量表(13个条目)和困扰量表(6个条目),每个条目1~6级评分,最后将各量表得分换算成百分制,其中困扰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困扰越重,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越高,表明OAB对生活的影响越小。

1.3.4 BMI: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检测患者的BMI, BMI=体质量/身高2。采用电子身高体质量仪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排尿行为、OABSS评分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的排尿行为、OAB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排尿行为、OAB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OABSS评分、排尿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排尿行为、OABSS评分比较 分

OABSS: 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2组干预前的BMI、OAB-q SF两个量表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BMI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困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OAB是临床上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6.0%, 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约为11.3%[12]。OAB可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性生活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已经超过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13]。现阶段, OAB已经成为泌尿外科研究的重点。目前, OAB的发病原因并明确,肥胖是OAB的常见危险因素,主要是由于肥胖可增加膀胱及周围肌肉承受的压力,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有研究[14]认为, OAB可能成为男性下尿路症状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男性肥胖患者及时的治疗干预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既往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OAB, 虽然能获得一定疗效,但并不理想。目前行为疗法被确定为OAB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OAB患者的行为治疗涵盖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通过患者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提高自控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行为疗法的OAB患者干预后3个月的排尿行为、OABSS评分、OAB-q SF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行为疗法能够纠正OAB患者的排尿行为,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既往研究[15]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有调查[16]显示,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OAB患者治愈率为72.7%, 单纯采用行为疗法治愈率为30.0%, 而两者结合能够将治愈率提高至85.0%。虽然行为疗法在OAB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总体而言,行为疗法的实施相对薄弱,缺乏标准化,而且比较枯燥,患者的参与度不高。发展简单、易行、有效、可信性高的行为疗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对OAB患者实施行为疗法采用机体干预的形式,将具有相同疾病经历的患者集中起来,提供医患之间或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患者从医护人员处获得相关疾病知识、健康行为指导,形成规律的排尿意识,改变提前排尿和憋尿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的OAB症状、排尿功能、锻炼情况进行评估,确定行为疗法的正确性。这种不断的评估和行为矫正方法,纠正了患者的不良行为。研究[17-18]显示,膀胱训练、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改善50%OAB患者的急迫性尿失禁症状。在院外期间,在记录行为疗法执行日记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在行为疗法、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现存的影响治疗因素,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最终该疗法通过主动干预排尿间歇时间、膀胱排尿方式,有效控制了OAB症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行为疗法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BMI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行为疗法还能够帮助患者减控体质量。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知晓体质量对疾病的影响,形成了良好的饮食、运动行为,进而减轻了体质量,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肥胖对膀胱的压迫,有利于OAB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男性肥胖OAB者的排尿情况,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膀胱疗法量表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