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力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

2019-05-18吕晓燕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陶行知初中地理

摘 要:陶行知生活力教育理论对学科教学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地理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融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地理课堂因充满生活气息而无限精彩,在课外实践中,教师可创设地理回归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体验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喜悦,让生活实践充满活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力教育;陶行知

一、 生活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力教育思想理论对当下的教育事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回归生活世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生活是教育的起点,在陶行知认为所谓生活力就是指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生活力的培养,直接指向教育的根本目的,即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

二、 初中地理中的生活力教育

(一) 生活力是一种学习动力

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面临一个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市的地理学科在初二实行会考,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成绩不计入中考高中段学校录取总分,仅供各类高中段学校录取时参考。因此,部分学生往往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不放在心上,认为可有可无。这种消极心理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就需要运用陶行知生活力教育思想引导学生热爱地理,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案例:在《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引入课堂:展示昆山的雪景,提出问题:“昆山的主要降水形式是降雪吗?”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自然地导入到该课的内容;展示降水过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的视频,“降水只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吗?降水过少会怎么样?”,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学生对降水的定义和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展示图片,让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迁移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学生倍感亲切的生活情境当中,使学生通过解决一连串现实的问题,全身心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

(二) 生活力是一种生存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生存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生活力的教育重要基础。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事例,关键是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捕捉,对生活中的基本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即要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善于在种种生活情境中提炼主题,构建教育内容,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在学习《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这一课时,从“一带一路”作为导入,沿途经过的各个地区挑选一张经典的图片展示出来,请同学从图片中进行筛选,从而看出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之处。再通过展示昆山和陕西两大城市的卫星地图,锻炼学生处理和捕捉材料中的关键点,从而对聚落的形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 生活力是一种合作能力

生活是大课题,社会是大课堂,自然是大教师。增强集体意识,提升学生生活实践能力、自主活动能力,从学校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家庭活动四个方面开展,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共享、乐群,提高合作能力。

例如:在上《降水》这一课时开展了一次班级活动:全班分成了六大组,每一组都分到一个雨量器和一个量筒,讲解完降水的概念以后,每组组长带着组员开始分拆雨量器内部,了解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下了课之后,安排学生在降雨的天气带着雨量器和量筒进行一次户外的学校活动,体验测量的过程并记录,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增强集体意识。学生还可以将雨量器和量筒带回家,与父母一同探讨降水量的测量方式,并上网查找资料寻求更好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四) 生活力是一种创造能力

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造就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开拓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实践中,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创造力的条件。

例如:《大洲和大洋》这节课对于学生的空间思维有很高的要求,而初一的学生在这一方面还需提升,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探寻一种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每个学生对于大洲轮廓的记忆方法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学会把每个大洲都想象成一种动物,但也有的同学会利用数学中的多边形在脑海中简单勾勒出大洲的轮廓,还有一些学生是在游戏“你画我猜”中反复强化记忆。当我提出问题“谁能想出一个好的办法记住这些大洲的空间位置?”时,立刻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有同学认为在平面经纬网上拼图是比较好的办法,也有同学觉得把剪好的大洲轮廓贴在西瓜上会更形象,这些新奇的想法让我忍不住有了更好的主意,是否可以利用柚子做个更好的、可塑性更强的“地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

三、 深化生活力教育的思考

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应该更好地打开陶行知思想这个理论宝库,更好地弘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化生活力教育,去开发它,与时俱进,推动教育的转型,把它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翟运胜.生活力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生活教育,2014(1).

[2]杨爱玲.建立课标地理教材与生活联系的途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7):45-46.

[3]阳平芬.打造“生活化”的地理课堂[J].学周刊A版,2013(9):128-129.

作者简介:吕晓燕,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青阳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陶行知初中地理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Tao Xingzhi —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ists 陶行知——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