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的模拟导游课程设置

2019-05-15李渊彭静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导游应用型

李渊 彭静

普通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普通本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为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探讨旅游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引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年10月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各地方本科院校纷纷将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服务面向和价值导向,立足地方和学校实际。对于应用性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各个学校纷纷在产教融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这些研究和实践使旅游管理专业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从业人员,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笔者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方法。

一、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分析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理念:偏重服务地方内容偏多

地方应用型大学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则,在旅游管理专业设计时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和优势,这样符合学校追求就业率和当地旅游企业需要上手快的要求。以笔者所在的九江学院为例,旅游管理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极少,大部分毕业生流向了旅游业和经济水平较发达的省会南昌或者广州、杭州、厦门和福州等地。而学院现在设置的课程内容与学生毕业所用偏差较大。

(二)课程设置注重流程和操作技能

学院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加了操作流程和接团技能的内容,让学生在模拟导游课上对当地的文化和旅游景区进行接团模拟训练。一部分学生甚至在校期间就可以胜任当地的地接工作。然而,学生毕业后很快就会遇到职业发展的瓶颈,即“不想继续做地陪导游,却只能做地陪导游”。

(三)师资队伍“理论有余实践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最终由教学的教师来执行。模拟导游课程需要老师不仅具有高超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学校为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大力提高了教师的“双师”化率,尤其旅游管理的教师全部都是双师型教师,但大部分教师对当下旅游业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模拟导游课程的模拟项目也一成不变,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四)实训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第一,校内实训条件不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校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虽然是江西省省级实验中心,但设备均为10年前的实验设备。因为设备的严重滞后,所以所有软件更新没有空间。第二,校外实训基地虽数量众多,但是考虑到学生安全和企业经营的需要,所以实训效果不稳定。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很难突破学校办学的规范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一些民办和职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很好。但对于地方普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模式,学校管理者必须在学校制定的模式的框架下进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构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课时分配等都不能突破学校的框架。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提出模拟导游课程设置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一些民办三本院校和职业院校有一些很好的解决方法。笔者经过认真调研和借鉴,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设置应兼顾区域与全国、就业与发展空间

第一,从2016年开始,我国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由全国各省组织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全国统考就是要统一导游人员知识结构和操作流程,保证导游人员基本素质的统一。第二,导游人员自由职业制度、资格证有效期改变、年审制度改革等措施都推动了导游人员在国内的自由流动。第三,导游吃“青春饭”的观点是错误的,但短时间内这一观念很难得到改变。

因此,学校在对模拟导游课程进行设置时要主动衔接国家政策和行业实际,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应以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知识结构为框架,并增加导游职业提升和发展规划的知识内容,从而将学校发展和导游职业未来发展趋势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购买与开发并重设计课程

一门课程的成功开发,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有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开发课程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中,有很多院校已经开发了成熟的模拟导游课程,其中一些共性的内容完全,其他院校可以购买。为我所用。其次,教师可以将现在火热的慕课微课和视频公开课应用于《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过程。最后,学校可以自己对一些本校的和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的内容进行开发。课程设计的形式、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可向其他的院校学习,要尽可能扩大专业和课程的学习广度。现在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方便且多样,所以,学校对课程的开发要放眼全国,跟上时代的步伐,博采众长。

(三)课程内容兼顾国家标准和行业实际

导游工作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和程序,国家旅游局也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对于程序性的内容,学校应该强调规范和衔接。此外,还要使课程内容与旅游业的实情高度契合。首先,对于课程内容,学校应让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从业导游找出典型工作项目,从而进行开发,以提高课程的适用性。其次,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是开放和动态的。

(四)建立动态,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第一,课程的开发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应用性较强的模拟导游课程更是如此。所以,学校必须紧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和职业岗位的发展趋势,建立完整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进行实时升级和完善,并实时根据业界和教学情况进行更新。第二,课程设置广度的扩宽必然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课堂和课外指导技巧。教师的点评和指导要宽严结合,态度上以尊重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规范和技能要有错必究。

(五)充实教学团队,创新实训模式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旅游和导游从业经验,熟练掌握全陪、地陪和领队导游人员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的国家标准,以及导游服务技能。因此,学校要建设一支名副其实的动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团队的充实有校内和校外2种方法,即校内培养和校外聘请。根据笔者的了解,大多数院校是以校内培训为主,校外聘请为辅。这种模式的短处是校内培养形式大于内容,校外聘请人员教学效果不受控制。校内培养主要方式是挂职锻炼。挂职锻炼是国家教育部推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方式,各学校应把这种培养方式切实落到实处,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主动争取国家关于青年教师挂职锻炼计划;第二,出台院系鼓励教师到大型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政策;第三,聘请企业专职人员担任具体项目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人们应抛弃教学以学校为本位的观念,校内校外方式并重。

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是成熟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学校和实习单位可以各自往前走一步。第一,企业可以在学校建立实验室。这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可以延伸自身的产业链,定向传播企业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而且还可以更早介入学生的培养,更好地发现人才,为己所用。如此一来,实验室的更新也不再受制于學校的资产管理制度。第二,学校可以在旅游企业组建教学团队,完成教学任务。校企双方人员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随着企业的发展,教学团队的人员构成结构应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动态结构。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导游应用型
寻找火星导游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