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农民工就业权的保障与发展

2019-05-13范冬智陈欣

法制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保障就业

范冬智 陈欣

摘 要:新时代影响青年农民工就业的因素包括文化适应、社会支持、认知偏差等方面,应从农民工就业权实体法律制度的完善、青年农民工就业管理服务机制的系统建立、青年农民工就业权法律救济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构建青年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就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1-0054-02

作者简介:范冬智(1997-),女,汉族,江苏宜兴人,淮阴师范学院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陈欣(1997-),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淮阴师范学院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劳动法学。

青年农民工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青年,依法享有的请求提供工作或使其可以得到工作的权利,亦称“农民工职业保障权”①。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底,农民工总量达28171万人,其中16—20岁占3.3%,21-30岁占28.6%,青年农民工数量占比很大。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青年农民工日渐主流。农村青年年轻力壮,有职业期望值,也有享受需求。但他们的心理适应不强、社会阅历较浅,职业技能较差,大部分青年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劳动时间长、就业质量差,处于劳动力市场就业链底端。

一、青年农民工就业因素分析

有资料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呈现逐渐增强的现代性和进步性②。刘俊彦等在《新一代农民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中提出,新一代农民工求职期望值较高,在工作中有较强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主观上希望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等③。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青年农民工仍处于整个社会结构底层,游离于城市制度之外④。

打工动机因素。农村青年走出故土来到城市,进入全新的生存环境,有内在动力驱使因素使然。调查显示,约半数青年农民工外出打工的首要目的是谋生;其次是为在城市谋求更大发展;此外,还有为更好回乡创业、喜欢大城市生活等缘由;当然,有极小部分人表示没有目的。青年农民工大多在16岁左右就决定外出打工,此年龄阶段的青年向往自由,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自认为已经成熟,能够应对各种问题,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另外,青年农民工更注重个人发展,在农民工队伍中,青年农民工年纪较轻,文化程度较高,期望与抱负也更远大。但是青年农民工社会阅历较浅,职业技能较差,社会化程度不高,在陌生城市里更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值得各方关注⑤。

就业观念因素。青年农民工由于职业技能较差,因此看重增长知识技能并发挥个人所长,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少数人希望能够找到轻松自由或者能安排住宿的工作;极少数青年农民工希望通过工作解决户口。稳定、高收入工作仍是所有年龄农民工的共同追求,青年农民工则更关注劳动条件和强度,说明青年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不再像以往,只要有活干,再脏乱差的条件都能忍受。

主观认知因素。外出打工能给青年农民工带来收获。最直接收获当属知识技能的提升和金钱的积累,但最大收获则是开阔眼界。外出打工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不足。首要不足在科学文化知识、工作技能方面,这也给当代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知识、技能的积累尤其重要。最后,外出打工的青年农民工会遇到诸多困难。不少青年农民工感觉用人单位未给其公正待遇,比如:未与城市职工享受同工同酬待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用人单位未安排就业培训。涉及青年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拖欠、克扣或拒发工资类占比较大。青年农民工年轻气盛,缺乏社会经验,遇到此类问题要么无奈地不知如何解决,要么动用武力,让事情陷入不利局面。青年农民工急需服务机构为其提供低廉甚至是无偿维权服务。

二、青年农民工就业权受困因素分析

(一)文化适应困难

心理学家从文化层面解释焦虑、恐惧等心理现象,认为导致焦虑和恐惧的原因离不开个体对于文化适应的压力困境⑥。文化,通俗讲就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念以及形成的生活方式。农村文化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文化重视物质利益,强调人对自然的支配,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中心。由于农村的落后性造成了农村文化的保守性,发展比较缓慢;而城市文明依托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速度快,先锋性是其主要特征。

青年农民工进入城市通常会遭遇工商业文化的冲击,难免因不适应而产生情绪压力。青年农民工对这种文化冲突,通常会感到惶恐不安,不知如何应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何处?”身份认同哲学与发展权如何实现的混乱,时时拷问着青年农民工。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这种自捫自问是人类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混乱的常见问题,答案能否正确解出决定了个体是否长期迷茫、生活目标能否较快清晰等问题,青年不良甚至反社会行为的文化归因与流动性有较大关联⑦。

(二)认知产生偏差

受学历、认知水平限制,青年农民工看待、分析问题可能出现片面化倾向,少数人甚至容易走极端、钻牛角尖,缺乏人际交往技巧。青年农民工中的不少人会自卑,容易产生敌对或者是偏执心理。此外,城市青年人群与青年农民工的日常交往过程中,会有油然而生的优越感,这使得部分青年农民工情绪反弹,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和社会刻板印象,比如城里人高傲、势利、虚伪等。

(三)社会支持

农民工工作强度大,少有精力用于人际交往,大部分人下班后只注重感官满足以填补精神空虚或者一心休息以补充体力。同时,青年农民工因工作关系,日常交往接触面较狭窄、交往对象范围较固定。一是由于农民工工作稳定性不高,流动性较大,在城市里难以形成长久固定、较为宽泛的友好关系。二是由于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多数青年农民工难与城市居民形成良好交往。因地缘接近因素产生拉帮结派的小团体,或者处于共同利益目的而临时集结的小团体,在遭遇外部风险冲击时,也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青年农民工人际关系较为复杂敏感。

三、青年农民工就业权的法律应对与支持

(一)青年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的法律应对

首先,应完善实现农民工就业权的实体法律制度。落实《就业促进法》,将农民工就业歧视纳入法律调整范畴,切实保障青年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益。具体的应对举措需要明确农民工就业权益保护的监管主体;明确监督职责以及监管失职的法律后果;明确农民工就业权益救济机构及方式途径。可在相关立法中明确设立专门委员会,专门处理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让农民工有法律救济途径。

其次,应系统建立支持青年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服务机制。各区域因地制宜出台城市社会治理制度,将青年农民工的管理全面纳入流入地区政府的管理服务体系之中,使青年农民工成为城市命运共同体,向青年农民工开放城市公共服务,完善青年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建立和发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建立完善青年农民工就业登记与企业招工报备制度、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

最后,应完善青年农民工就业权的法律救济。“无救济则无权利”,授予权利的同时规定及时、有效、便利的救济手段,是相关权利切实实现的保障。因此,针对青年农民工就业权保障与发展存在的上述困境,向青年农民工提供专项法律援助、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创造更多的救济途径十分必要。

(二)青年农民工就业权发展的法律支持

首先,应提供适应服务。青年农民工进城后必然有一定时间的过渡期以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适应服务的法律支持目标是尽量最短时间内帮助青年农民工度过适应期。同时,青年农民工对流入地的风情风貌风俗等了解不多,适应服务应让他们充分了解流入地的方方面面。比如:制定“城市手册”并保障青年农民工能便捷、及时取阅手册,可以选择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场所派发或直接交由企业派发。适应服务同时需要关注青年农民工的城市化,从思想上内化城市发展理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保证青年农民工的获得感、认同感尽快产生。适时提供就业咨询和就业培训服务,就业咨询内容包括职业分析、就业政策、劳动合同等,就业培训应采用低费用甚至免费形式向青年农民工提供。

其次,构建恰当的法律支持体系。因地制宜构建法律支持网络,让青年农民工尽快体会到平等,城市居民待遇尽快落实到位。后天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依靠强有力的社会系统支持的,这种社会支持离不开法律保障。法律提供的不仅是单向关怀或帮助,法律是平等的,施行起来是一种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交换,呈现有序的社会互动关系。法律支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结构,通过与其他社会系统的结构耦合自创生运行,产生有力的社会支持。流入青年农民工数量多的城市应出台有针对性的社会民生地方性法规,改善青年农民工的物質生活条件,特别是住房条件。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是提高青年农民工生活质量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保障。以居住问题为例,我国传统安居乐业思想让不少青年农民工渴望有稳定、良好的住所。对此,可以在青年农民工集中区域建设保障性住房。此外,青年农民工一般极少参与当地社会事务,容易造成他们与所在城市之间的隔膜,孤立无助的感觉会减少其权益发展机会,当地政府和社区应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管理当地社会事务,比如参与社区管理、公益活动等。

[ 注 释 ]

①刘潇潇.“新农村”背景下农民工就业权之法理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3).

②郭奔胜,程士华,恒志.“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值得关注[N].新华每日电讯,2009-09-30.

③刘俊彦,胡献忠.新一代农民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④李培林,田丰.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和行为选择[J].社会,2011(3).

⑤廖传景.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及其社会性影响与保护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⑥WiuiamsCL,BerryJ W.Primary prevent ionofaccul turatives tress among refugees: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practi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1(5).

⑦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5.

猜你喜欢

保障就业
土地确权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让法律走进心灵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