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2019-05-13陈景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陈景

摘  要:单亲家庭中很大一部分孩子由于缺乏健全的父母之爱,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之路。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对这些不幸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奉献出“爱心”、“诚心”,努力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这些心灵受过伤害的孩子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子女  教育

目前,我国大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几十万的数量递增。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比正常家庭的孩子要高,更容易出现极端化行为。轰动全国的“伤熊事件”和“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的主犯均出自单亲家庭。前些年黑龙江绥化市警方端掉一个少年犯罪团伙,35名成员中有30人来自单亲家庭。可以看出,单亲家庭中很大一部分孩子由于缺乏健全的父母之爱,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有的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当或工作不到位,使他们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之路。因此,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对这一群体施以正确的教育,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单亲家庭子女的现状

我曾经对我校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过一次较全面的调查,在我校的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3.3%,我所担任的班级竟超过80%。我通过对这些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发现,他们之中日常表现较差、学习成绩偏低者占总数的31.9%,在校表现尚可、学习成绩中等者占25%。单亲家庭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表现为:学习不努力、纪律较松散、性格内向、容易冲动、人际关系紧张,生活习惯不好,甚至染有不良习气。所以,如何教育单亲、无亲子女,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是一个新课题。为了避免这些不幸的孩子更加不幸,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二、单亲家庭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偏颇及修正

(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愛孩子,要在人格塑造上严格要求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会更加怜悯孩子,凡事都依着孩子,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意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因此,对孩子不能过分迁就,要宽严适度,既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更要塑造好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他们培养教育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不要包办代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所以对孩子的生活全部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有的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社会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使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我们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独立意识,更需要勇于担当。因此,家长要放开手脚,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做能够做而且应该做的事。

(三)不能简单粗暴,要循循善诱,正确引导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怨恨和烦恼发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由于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很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单亲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教育好孩子作为自己的职责,在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要循循善诱,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

(四)不要把孩子作为唯一的支柱,要顺势而为,确定合理目标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由于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因此,单亲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理念,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不能因单身而自卑。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提出符合孩子实际的奋斗目标,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五)不要把孩子圈在家里,要让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

有些单亲家长怕子女受到社会的歧视和他人的偏见,不让孩子与他人交往,使孩子在性格上变得内向、自卑,甚至孤僻。因此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多参与社会活动,养成不逃避社会,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六)不要出现性格缺憾,要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没有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由于缺乏直接的模仿榜样而出现性格缺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教师应该做好单亲学生的主角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像海上行驶的一叶孤舟,但如果有领航员的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险滩,安全抵达宁静的港湾。我们每位教师都是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要引导他们顺利走向生活的彼岸。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热爱学生,要有一颗慈爱之心,善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决不能厚此薄彼。教师应该帮助每个学生都树立起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挺胸抬头活跃在校园里,要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走进孩子的心灵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沉默少言,心里隐藏着许多不愿披露的症结。作为老师,首先必须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进而了解学生心里想什么。要善于破译童心,读懂孩子的思想,这样沟通才能达到理解,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我曾经教过一个女孩小丽,由爷爷养大,父亲离世,母亲在小丽很小的时候外出打工,到现在一直没有回来,所以从小就缺乏父爱和母爱。在班中她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但是很自卑。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尽可能多地呵护她,鼓励她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去,我特意给她安排了一个班干部的职位,专门负责卫生管理工作,以便其多与同学交流,在同学们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小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后,逐渐减少自卑感,慢慢开朗起来,学习更加努力,成绩明显进步。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数缺乏爱,缺乏安全感,缺乏温暖,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抚慰他们心灵的伤口。平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鼓励、温暖和照顾,使他们重新享受失去的温暖与快乐。单亲家庭的孩子尽管遇到了家庭的不幸,比一般的孩子缺少家庭的爱护,但是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使他们也同样生活得快乐、幸福。

(二)接纳孩子的缺点

关于情绪心理的研究告诉我们,当被教育者的缺点、弱点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教育者应该冷静地面对,勇敢地接纳。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弱点,对教育者来说应该是个情绪调节过程,要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离焦急、愤怒、绝望,让心情平静下来。接纳即是宽容,也是信任,有了接纳的前提,才有升华的可能。教育者不但要具备接纳被教育者缺点、弱点的勇气,还要将自己的接纳技巧表示出来,让孩子明白你的宽容大度,你“够朋友”。但接纳不能等同于纵容,在接纳之余,应该帮助孩子正视并逐步改正缺点,克服弱点,不断进步,这种接纳才能得到升华。

(三)激励孩子的进步

对于自卑感强烈的学生,我们最好的方法是戴上“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从而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其实大多数自卑學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师,要多为他们提供机会,组织适合他们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发现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在发挥其特长、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无形之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某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更何况是单亲家庭学生呢,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尤其需要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

综上所述,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学生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单亲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只要我们勇于献出“爱心”、“诚心”,勇于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就能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使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晓角)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Tomb-sweeping Day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高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也来谈谈班级管理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