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残疾学生自信心的探索

2019-05-13卢彦会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自信心

卢彦会

摘  要: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便。有时,还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嘲笑、讽刺、挖苦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感到孤独、胆怯、痛苦和自卑。因此,对残疾学生的教育,不仅要使他们学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要用爱心陪伴,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使残疾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关键词:残疾学生  爱心陪伴  自信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特殊教育事业作为残疾人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权事业的一个重点。而“随班就读”就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措施。“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学校的正常班级里插进1~3名智障或残疾学生,让他们跟随正常学生一起学习的一种育人方法。“随班就读”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根据残疾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特别的教育和辅导。教师需要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付出相当大的爱心和努力;学校更要积极创造条件,最大可能地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学有所得,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成长。随班就读的重点是发展残疾学生的智力,健全他们的心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爱心与责任感,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教师只要倾注爱心,再施以特殊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就可以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爱心陪伴,让残疾学生站起来

有一个世界叫心灵的世界,有一种缺失叫心灵滋养的缺失。正如大作家雨果说的:“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而残疾学生因为他们身体的缺陷,很容易造成他们心灵的缺失。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关心随班就读的残疾孩子,用爱心尽力去充实他们的心灵,滋养他们的心田。

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张航航(化名),就是这样一个随班就读的残疾孩子。2015年9月20日,那是我与张航航第一次见面的日子。开学已经10天了,他才被父母送到学校。在办公室里,他十分紧张,怯生生地跟在父母身后,低着头,目光游离,不敢与我正视。经过与他父母的交流,我了解到,张航航在6岁时燃放爆竹将右手手指炸伤,仅留下了小拇指。从那以后,肢体的残缺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更沉重的打击是来自小伙伴的嘲笑、讥讽,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进而丧失了与他人交流、学习、生活的自信心。他很愿意上学,但因为害怕受到同学们的歧视和欺负,对学校充满害怕和恐惧,失去了自信和上学的勇气。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残疾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一位平凡的教师,其力量也许是很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讲,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在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尽自己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学生的特殊需要,发现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探索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极大的爱心、耐心,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领。

(一)放大优点,助其重拾自信

因为张航航右手残疾,所以只能用左手写字,因此写的字歪歪扭扭,不太美观。但是,我发现,他的每个字都是用心去寫的,非常认真。这不正是他的优点吗?以此为契机,我召开了题为“在我心中你最美”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去发现其他同学的亮点,并至少总结出三个优点。在班会召开之前,我和班里的几名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进行了沟通交流,目的在于通过这次班会引导班级所有学生都来关心和爱护张航航同学,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也让他能够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点,重拾自信心。

在班会上,同学们发言积极,给了张航航同学这样的评价: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在同学们的发言声中,我发现张航航的头渐渐地抬了起来,眼睛也逐渐亮了起来。班会课后,我又适时地和张航航谈心,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因此,上帝是公平的,慷慨给予的同时也有无情的剥夺。”我又说:“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那么,他们都是由于受到上帝的特别喜爱,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缘故,你也是这样!”那次的谈心非常成功,张航航第一次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他诉说了自己被别人用另类眼光看待时的痛苦,又说了自己因为残疾而导致的自卑心理。他最后说,“没想到同学们这么善良,没想到自己在同学们眼中有这么多的优点……”通过那次班会和我们的谈话交流,我感觉到,张航航的自信心正在一点点拾起,同时,也给了我对其进行教育的信心。

(二)特别关注,助其乐观独立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在教育上的英明就是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什么都不好。”由于自身的缺陷,张航航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在学习中表现不积极,甚至有些漠然。为了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我和科任教师一起,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他更多的关注,有意识地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回答正确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在课堂上利用帮扶小组,让他参与到同学们的互动中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热情,培养他的自信。我还对班级所有同学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跟张航航交往时,不要把他的“右手”作为焦点,要把他当成正常的人去看待。

渐渐地,张航航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秋季运动会,他报名参加了跳高项目,并且取得了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束后,张航航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也能给班级争荣誉了”说完,还把右手用力地挥舞了一下。这一刻,我知道,乐观的种子已经在这个孩子的心中扎下了根,因为在之前,他的右手都是藏在身后,不敢让人看到的。

(三)家校携手,助其心理健康

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张航航的父母因为他的身体残疾而十分头疼,经常因为在教育方法上达不成一致而吵架,而父母的争吵使得他的心理障碍越发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加强了与张航航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对家长进行一些家教方法的辅导。残疾孩子的家长容易产生与健全孩子家长不同的心态,张航航妈妈的心态就是这样。她一方面希望张航航身残志坚,能够象正常人一样地独立生活;另一方面又心疼孩子,怕孩子受委屈,在生活上包办得较多,对孩子的集体生活充满顾虑,总担心孩子在学校被他人歧视、欺负。

在与家长沟通后,我在生活上有意识地对张航航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鼓励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为同伴或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习上让他独立完成各种任务,教会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支持,但绝不包办代替。在日常生活中,适度地让他遭受一些小挫折,并且教给他面对挫折的方法,以此培养他独立、坚强的性格。同时,引导他正确面对自己的身体残缺,勇敢地承认自己因为身体特殊而与同学的差距,通过自身加倍的努力,尽力缩短与同学的差距。

二、有爱陪伴,青春的天空一片蔚蓝

绽放的花儿是美的,但凋落的花儿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落红满径,随风曼舞,这也是一种美的渲染。对于身体残疾的学生,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心理的残疾才是最危险的。磨难的人生,苦难的人生,艰辛的人生,那是命运对你的另一种馈赠,另一种赏赐,另一种偏爱。人生不会非常完美,残缺也是一种美,人生最美的风光常常在险要处,只有走到险要之处,才能领略那旁人无法领略的无限风光。作为教师,对这些身体残疾的学生,一定要用充满激情的爱去温暖他们,去关心他们,用我们的爱心,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在老师的殷切关注和爱的陪伴下,在班级同学的热情帮助下,张航航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已经能坦然面对自己身体的残缺,开始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参加到班级活动中去。当然,在集体生活、学习中,他也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面对这些困难,他不再是躲避,而是积极乐观地想办法解决。面对陌生人,他不再刻意把自己的右手藏在身后,而是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与他人交流,如果有人问到原因,他会潇洒地挥着手说:“小时候太调皮了。”

三、反思与总结

对张航航的教育经历,也让我收获很多。作为班主任,怎样对待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施以有效的教育呢?我一直在思考和总结:

(一)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更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中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人人都渴望被欣赏,对待身体残疾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赏识教育,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能够做到这点的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爱是老师最美的语言,用充满爱的眼光去帮助残疾孩子,是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激发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那么,残疾孩子的心灵必定会阳光灿烂。

(二)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學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尤其是身体残疾的学生,教师更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来说,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不能进行“一视同仁”、“一刀切”的教育,而应该有的放矢地对残疾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育教学,开发他们自身的资源,拓宽他们的认知领域,使他们同样能最大限度地取得进步。

(三)集体帮扶,营造团结向上的班风

苏霍姆林斯基极其重视集体教育对个人的影响,他指出,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作用应当是非常细致的,不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集体帮扶教育方法,特别是对于残疾学生更为必要。小组合作既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它可以通过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特别是残疾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残疾学生“影响力”和“归属”等方面的情感需求。小组合作可以形成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这不仅能使随读生获得更多的帮助,还能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从而身心愉悦地成长。

(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结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可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够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家庭和父母的作用是巨大的,残疾学生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本身由于身体的缺陷很容易产生自卑、焦虑、不自信等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更紧密地联系残疾学生的家长,实施家校共同教育,以保证他们健康发展。学校和班级,要对这些孩子出现的问题多宽容,多找问题的根源,耐心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同时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和家长一道,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这些特殊孩子,家校同时形成相同宽松、充满温情的氛围,使他们早日走出信心不足的泥淖。

(五)爱与责任,润物无声

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时代呼唤教师必须要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的引领者。残疾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真心关爱与强烈的责任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教育残疾学生,使之健康成长,更重要的就是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对教育的崇敬和责任,是爱与责任的和谐统一,对残疾学生的教育,持久的爱心与高度的责任感缺一不可,也只有爱心与责任感,方能帮助残疾学生战胜自卑心理,充满自信地拥抱明天。

(责任编辑:晓角)

猜你喜欢

自信心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儿童自信心的培养
降低英语课堂焦虑的策略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