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胎家庭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2019-05-13史卉彤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

史卉彤

摘  要:随着二胎家庭越来越普遍,由于缺乏教育意识,导致家庭中出现极端事件逐渐显现,二胎家庭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如何面对同胞竞争引起了很多家长的重视。本文是对二胎家庭的父母提出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二胎家庭  亲子关系  心理感受

最近,“二胎”成为了大家的热门话题,自从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的夫妻都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很多家庭有了“新计划”。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第一个孩子自出生起就理所应当地接受来自全家的所有爱,原本他是爸爸妈妈唯一的宝贝,集所有的焦点和宠爱于一身,如今却因为另一个小家伙的来临,“大宝”面对一个可能不再完整的爱,他会怎么想?“大宝”的心理阴影该如何消除?如何巧妙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真是考验家长的智慧。

心理学家曾做过儿童如何接纳家中新生儿的研究,发现在二宝出生后,母亲投注在大宝身上的感情和注意力的确会减少。对于这种“失宠”的感觉,年紀较小的孩子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而便会展现在行为上。他们可能会变得爱发脾气、不讲道理、时常哭闹或爱黏妈妈。有些孩子会出现退化的行为,也就是恢复到小时候的模样,例如他原本已经不尿床了,如今却又开始尿床,或着又开始要求用奶瓶来喝牛奶。其次,孩子也可能会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例如故意捣蛋,或趁父母不注意时,偷偷的打或捏揉小弟妹。

一、大宝更需要被关注

老大尽管与弟妹相比已经是大孩子了,可实际上他还是个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依然较弱,很多道理他知道但做不到,所以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要苛责,不要把老大、责任、谦让挂在嘴边。在处理老大情绪问题上,家长不要把老大当成成人,通过角色定位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而是应该多体谅老大,正是因为老二的出现,把全家人专注在老大身上的精力分走了一部分,家长的心态也改变了。所以家长要懂得关注、呵护、陪伴老大,注重孩子的心理关怀,多鼓励、接纳。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宝妈无奈又心酸的向我诉说。要二宝的时候,大宝已经快四岁了。生活自理能力超好,平时也算是乖巧懂事。但办完二宝的满月酒以后,大宝就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听话”。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几乎每一件事,大宝都开始磨磨蹭蹭,甚至跟妈妈对着干,有时耗尽力气无果,只好怒吼一顿,大宝才哭哭啼啼地去做。这样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大宝开始有意无意地对二宝“动手”了。二宝在卧室睡觉,大宝会故意把电动玩具打开,一秒惊醒二宝;逗二宝玩,大宝会突然拿毛绒玩具使劲往弟弟的脸上压;给二宝换纸尿裤,大宝会把刚拿的新纸尿裤偷偷扔进垃圾桶;最过分的一次是,二宝午休,大宝把衣服直接压在弟弟脸上,导致二宝差点窒息。照顾二宝已经心力交瘁,却还要提心吊胆地防着大宝,这种糟心的日子该怎么办?其实,每个二胎家庭里,父母的爱,就是大宝与二宝之间的天平。父母爱得平衡,孩子相处才能和谐融洽。而保持平衡的小秘诀就是适当“偏心”大宝。

二、大宝为二宝的成长树立榜样

很多爸妈可能会疑惑,不是说要一碗水端平吗?要让大宝内心平定,就需要二孩父母适当“偏心”大宝。为什么还要偏心大宝?其实,这里的“偏心”大宝,不是指事事依着大宝,而是指在有了二宝后,父母对大宝的关注、关爱不因二宝而减少或转移。对于年龄相隔不大的二胎家庭,大宝处于发育的启蒙阶段,行为习惯等初步建立,需要父母倾注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引导和培养。偏心大宝,能缓解大宝的心理不平衡。很多二胎家庭的父母,经常被迫充当审判官:抢奶喝、抢玩具,这些小儿科打闹或许还能解决,唯独大宝对二宝的攻击性行为最让父母头疼难解,如:老大在大人背后把老二的手臂拧得一块青一块紫;老大用牙齿咬老二的鼻子;老大用铅笔刺老二的屁股……大宝对二宝产生极端性攻击行为的直接原因,通常是父母过于忽略大宝、偏心二宝所致。想要减少大宝对二宝的攻击性行为,就需要适当“偏心”大宝,缓解其内心的不平衡感。保持大宝内心平定有爱,不仅对二宝的成长有利,也会让家变得更加温馨美好。

三、化解冲突,让大宝与二宝和谐相处

二宝出生,很多父母会选择把大宝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外人带。其实这么做,并不明智。手足血脉之情,的确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如果把孩子分开带,不仅错过了孩子们生命初期相互陪伴的宝贵时光,还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被父母喜欢的负面心理。因此,二宝出生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要把孩子分开带。当两个孩子都在身边时,为了促进彼此的感情,可以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二宝出生后,给大宝准备一份礼物,以二宝的名义送给大宝,恭喜大宝当了哥哥或姐姐,让大宝感受二宝到来的喜悦。等二宝稍大一些后,可以让大宝一起参与照顾二宝,比如帮拿尿片、扔尿片,在冲奶粉时,帮忙把奶粉放入奶瓶、给二宝喂奶等。参与照顾二宝的过程,是培养彼此感情的一种好途径。遇到纷争时,面对冲突局面,父母应该制定统一的预防及善后规则。冲突中,谁愿意先谦让,谁就可以得到奖励。冲突发生后,谁愿意先承认错误并道歉,谁就可以拿到奖励。

父母在处理矛盾时,如果太过严厉或大吼大骂,孩子会把这种教育当做是父母对自己的讨厌。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对孩子说出“再这么调皮,爸妈就不要/不爱你了”类似的话。只说事情不对的地方,不说孩子不对。孩子越长大,出现矛盾越应该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父母过多的干预,不仅会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更可能让孩子间的矛盾升级恶化。与其制止孩子打架,不如让孩子在矛盾和纠纷中,寻找和探索出适合两个人的相处模式。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找到彼此的相处之道。

两个孩子的人生,父母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两个孩子每次冲突主要都是因为争抢玩具和食物等,一般模式是大宝玩什么、吃什么,二宝就会抢,惹起争端,然后两个人一起哭。如何解决孩子之间的“危机”?又不使大宝觉得“失宠”?还需要父母付出诸多的努力与坚持。二宝出生前,做好大宝的心理建设。对大宝来说,确立自己哥哥或姐姐的角色,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准备过程。为了做好大宝的心理建设,不妨可以试试如下策略:

带大宝陪妈妈产检,让大宝看妈妈的B超报告,或是让大宝靠近妈妈的肚子听胎心跳,一方面和大宝讲述生命的起源,进行生命教育,另一方面也让大宝对新生命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与大宝一起探讨要给未来的弟弟或妹妹准备哪些东西,让大宝陪伴你去买,增加大宝对二宝的期待;

鼓励大宝帮弟弟或妹妹取一个名字,增加大宝对二宝的接纳度;

多向大宝灌输二宝很爱你,期待与你见面;即便有了二宝,妈妈对大宝的爱依然不会减少,缓解大宝的焦虑。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曾说过,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就好像一个杯子,需要不断蓄水。在二宝出生之后,别忘记向大宝的杯子里“蓄水”,这便是父母保持平衡的小秘诀。不管是父母的爱还是个人的表现,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之后,他们之间必然会有比较和竞争,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同胞竞争”。这个时候,关键是要看父母怎样去妥善平衡其中的关系。要告诉他,本来这世上有两个人(父母)很爱很爱他,现在一切都不会变,而且还多了一个妹妹或弟弟很爱很爱他。他的幸福不但没有丢失,还多了一份。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家庭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时刻需要父母的智慧。只要父母能够重视老大的心理感受,用爱和智慧化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和压力,他们就能够很快融入到新家庭中去,接纳弟弟或妹妹,一起开心快乐生活。

(责任编辑:蓝天)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
我好想逃离
班级原创心理剧《爸爸,你在哪儿》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生早年经历与青春期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留守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傅雷家书》
社会工作介入再婚者家庭危机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