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创伤给予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05-13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胸部胸腔镜胸腔

胸部创伤属于临床多发病,同时其在创伤死亡中,有20%的死亡患者为胸部创伤。目前,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引起胸部创伤因素较多,如交通、工矿、建筑等事故[1]。因胸腔内包含着心脏与肺脏,当胸腔创伤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胸部,导致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出现损伤,如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2]。在胸部创伤治疗中,开胸手术较为常见,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不利于病情的恢复[3-4]。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胸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胸部创伤中,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本次研究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时段:2017年3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为研究时段内本院收治的62例胸部创伤行手术患者,分组依据:随机计算机法将62例胸部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样本病例:3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8~55岁,平均(36.5±10.1)岁,受伤原因:6例高处坠落伤、10例器具伤、15例车祸伤;试验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17~56岁,平均(36.1±10.7)岁,受伤原因:5例高处坠落伤、10例器具伤、16例车祸伤。分析两组基本资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

诊断标准:经CT检查、MRI检查及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对病情进行确诊。

纳入标准:明确胸部创伤者;脓胸、心包积液者;血气胸者;创伤后有明显移位者;粉碎性骨折者;多段肋骨骨折者;血管损伤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者;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5]。

排除标准:其它器官性疾病者;病情较轻不需要手术治疗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伴有休克者;快速补液无好转者;临床疑似大血管损伤者;进行性血胸者;胸腔闭式引流管引出液在每小时200 mL,且持续3小时以上者;疑似为心脏穿透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以其临床特征,给予相应的临床检查,病情明确后,开胸手术为对照组治疗方案,胸腔镜手术为试验组治疗方案。

对照组:做好术前准备,实施全身麻醉后,要求患者保持侧卧姿势,于经肋间作一切口,并选择经肋间切口逐层进胸,撑胸器充分显露术野,部分需剪断或撑断肋骨,快速吸净胸腔积血,探查胸腔脏器,做相应处理后逐层缝合关胸[6-8]。

试验组:全麻后,叮嘱患者保持侧卧位,作一个1.5 cm的切口中于腋中线7肋间,于切口中置入胸腔镜,探查胸腔,将胸腔探查结果结合起来,合理的选择切口,有助于吸引器运行[9]。在吸引器操作过程中,充分的吸净胸腔内的积血,将凝血块应用卵圆钳打碎,用吸引器吸除干净碎块。待胸腔粘连不明显时,在胸腔镜下,对粘连部位应用超声刀分离,并在胸腔镜下,将纤维组织去除,对炎症因子水平胸腔内积液进行彻底清除[10]。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术后1周)、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下床活动时间。

炎症因子水平包括 IL-6(人白介素 6,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6)、TNF-α(全称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C反应蛋白水平(CRP,(C-reactive protein)。采信静脉血3 mL,置于抗凝管中,进行离心处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TNF-ɑ,用放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

疼痛程度用 VAS 量表[4]评价(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视觉模拟量表),分数越低疼痛感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3.0作为本次研究的统计学软件,手术指标、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用(±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低,P<0.05,见表1。

2.2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炎症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优,P<0.05,见表2。

2.3 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2%(1/31);对照组:7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2.6%(7/3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P<0.05。

3 讨论

胸部创伤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且近年来,胸部创伤发病率直线上升,引起此病症的原因较多,但多数的胸部创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血现象,故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目前胸部创伤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而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术后病情尽快康复。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其中胸部创伤手术采用胸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好,能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11]。此外,胸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胸手术,也能更积极、及时的给予胸部创伤患者治疗,有效减少开胸手术给予患者带来的创伤,有助于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表1 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比较(±s)

试验组 31 45.6±24.7 172.9±134.4 253.4±55.1 1.5±0.3 6.1±2.5 2.7±1.5对照组 31 95.6±33.2 351.3±78.7 282.7±57.6 3.3±1.7 8.2±1.3 4.6±1.9 t值 - 6.728 6.381 2.047 5.806 4.149 4.370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胸腔镜手术通过小切口,置入胸腔镜,对胸腔情况进行探查,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患者胸腔情况,如胸壁、纵膈、膈肌、心脏等器官,了解有无损伤,明确损伤程度,同时结合胸腔镜探查结果,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应用胸腔镜可以开扩手术视野,对镜孔位置进行固定;且在手术探查过程中,不会对手术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用胸腔镜手术对术中情况进行观察之后再做切口完成手术,可有效简化手术流程,使得整个手术更加的快捷、便利。临床医学表明,在手术过程中,机体的炎性状态会影响手术,如炎性因子水平较高,会增加感染机会,严重时还会造成全身性的炎症,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出现障碍,同时还会诱发患者死亡。因此,在胸腔镜手术治疗中,由于手术创伤较小,可减轻对机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刺激,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量,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12]。由此可知,在胸部创伤治疗中,胸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少,且可减轻免疫功能损伤,对机体应激水平影响较小,有助于术后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临床效果显著,对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表2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31,±s)

表2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31,±s)

试验组 45.3±12.1 7.8±0.7 0.5±0.2对照组 67.7±13.3 13.0±3.5 1.6±0.4 t值 6.936 7.845 13.246 P值 <0.05 <0.05 <0.05

猜你喜欢

胸部胸腔镜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