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不同系统职工“三类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2019-05-13李怀银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9年2期
关键词:电务工务机务

李怀银,王 祥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疾病预防控制所,山西 太原 030013)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就是要让全民得到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健康铁路是全民健康的组成部分。2015年以来,铁路实施以“健康体检、健康宣传、健康维护”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健康行动计划,突出行车一线人员健康,突出慢性病防治,职工健康体检兑现率和防病知识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职工在岗因病死亡率显著降低。建设健康铁路,需要在职工健康上下功夫[2]。作为运输主力的铁路系统,职工地理区域分布分散、职业种类较多、工种性质各异,有机车司机作业、车辆检修作业,有线路维护、客运服务,有夜班作业、维修“天窗”施工,有高空接触供电、大长隧道集中修等[3]。面对形态各异的职工人群,要做好慢性病的防控,需要对车务、工务、机务、车辆等各系统不同职业职工进行“三类人员”(即重点人群)划分,进而对血压、血脂、血糖指标进行分析,为重点铁路职工心脑血管疾病防控、降低突发死亡事件发生提出建议。

1 样本与方法

选择某铁路局集团公司车辆、车务、电务、工务和机务系统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82 639人,以其2015—2016年的体检数据为研究资料,划定是否为“三类人员”重点。

1.1 重点人群分类方法

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2014年修订版)》《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缺血性卒中/TIA患者血脂管理》等相关要求,参考国内外血压、血糖、血脂指标的中、低、高危基线值和目标值的风险评估,结合铁路职工工作性质和岗位作业特点的实际,对铁路职工重点人群心脑血管病进行了分层分类,并据此加以维护管理。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职工健康档案和重点人群筛查管理技术要求的通知(劳卫防函[2015] 17号)”[4],重点人群分为一、二、三类人员。一类人员是指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超重,以及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阻肺等人员;二类人员是指涉及心脑血管多项风险指标异常,处于中度危险状态,需要进行健康促进的职工;三类人员是指涉及心脑血管多项风险指标严重异常、危害较为严重,处于高危风险状态,需要进行个性化健康干预的职工。

(1)一类人员。一类人员筛查条件如下。①高血压史或舒张压≥90 mmHg;②有下列一项增高的:血清甘油三酯≥1.70 mmol/L,总胆固醇≥5.1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7 mmol/L;③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7 mmol/L;④超重:体重指数(BMI)≥24;⑤冠心病有医院诊断;⑥脑卒中有医院诊断;⑦医院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⑧慢阻肺:肺活量FEV1/FVC<70% (即第一秒肺活量与肺活量的百分比)或FEV1≥80%。

(2)二类人员。除第三类人员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纳入第二类人员管理。①BMI≥24 +总胆固醇≥5.18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3.37 mmol/L+高血压史或舒张压≥90 mmHg + 40岁及以上;②BMI≥24 +总胆固醇≥5.18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3.37 mmol/L +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7 mmol/L+ 40岁及以上;③心肌缺血等心电图变化。

(3)三类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纳入第三类人员管理。①BMI≥28 +总胆固醇≥6.2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4.14 mmol/L+高血压史或舒张压≥90 mmHg + 40岁及以上;②BMI≥28 +总胆固醇≥6.2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4.14 mmol/L+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7 mmol/L + 40岁及以上;③BMI≥24 +总胆固醇≥5.18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3.37 mmol/L +高血压史或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史或空腹血糖≥7 mmol/L + 40岁及以上;④舒张压≥110 mmHg或冠心病或脑出血病史或鉴别为心脑血管慢性病的职工。

1.2 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舒张压、收缩压。

1.3 统计方法

将数据导入SPSS16.0统计软件,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统计结果

2.1 各系统人员不同人群分布情况

表1为各系统不同人群分布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车务系统“三类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3.5%),机务系统比例最低(2.9%);②车辆系统“二类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7.3%),机务系统比例最低(5.9%);③机务系统“一类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83.4%),电务系统比例最低(80.1%)。

2.2 “三类人员”总胆固醇异常率状况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总胆固醇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车辆系统(64.9%)、电务系统(64.8%)、工务系统(62.0%)、机务系统(61.2%)、车务系统(60.0%)。经统计分析得,总体无差异(χ2= 4.202,P= 0.379),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总胆固醇比较

2.3 “三类人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状况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机务系统(53.1%)、车辆系统(47.8%)、电务系统(46.9%)、工务系统(46.7%)、车务系统(45.7%)。经统计分析,总体无差异(χ2=6.838,P= 0.145),详细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

2.4 “三类人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状况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车辆系统(32.2%)、电务系统(27.1%)、机务系统(24.0%)、车务系统(22.2%)、工务系统(22.1%)。经统计分析,总体存在差异(χ2=14.668,P= 0.005),再进行两两比较可知:车辆系统与车务系统、工务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4所示。

2.5 “三类人员”空腹血糖异常率状况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空腹血糖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机务系统(47.6%)、车辆系统(46.7%)、工务系统(42.7%)、车务系统(41.6%)、电务系统(39.6%)。经统计分析,总体无差异(χ2= 8.100,P=0.088),详细数据如表5所示。

表4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

表5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空腹血糖比较

2.6 “三类人员”甘油三酯异常率状况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甘油三酯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务系统(69.0%)、电务系统(67.2%)、车辆系统(66.3%)、机务系统(65.8%)、车务系统(65.8%)。经统计分析,总体无差异(χ2= 1.620,P=0.805 ),详细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甘油三酯比较

2.7 “三类人员”舒张压异常率状况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舒张压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车辆系统(93.8%)、电务系统(87.7%)、机务系统(85.7%)、工务系统(85.2%)、车务系统(78.2%)。经统计分析,总体存在差异(χ2= 49.759,P=<0.001),再进行两两比较可知:车辆系统与车务系统、电务系统、工务系统、机务系统,以及车务系统与电务系统、工务系统、机务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舒张压比较

2.8 “三类人员”收缩压异常率状况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收缩压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车辆系统(84.4%)、电务系统(72.5%)、机务系统(71.8%)、工务系统(71.6%)、车务系统(68.6%)。经统计分析,总体存在差异(χ2= 15.882,P= 0.003),再进行两两比较可知:车辆系统与车务系统、工务系统、机务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8所示。

表8 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收缩压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不同系统“三类人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存在明显差异。车辆系统高密度脂蛋白异常率最高为32.2%,工务系统最低为22.1%。从表4可以看出,两两比较车辆系统与车务系统、工务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除年龄和遗传因外,不排除职工膳食、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所导致[5]。

(2)不同系统“三类人员”血压异常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三类人员”中不同系统职工舒张压异常率存在差异,车辆系统舒张压异常率最高为93.8%,车务系统舒张压异常率最低为78.2%。不同系统职工收缩压异常率存在明显差异,收缩压异常率车辆系统最高为84.4%,车务系统最低为68.6%。电务系统、工务系统和机务系统“三类人员”,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除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外,不排除职工岗位性质、工作强度大小、睡眠质量好坏及精神紧张所导致[6]。

(3)不同系统职工TC、LDL-C、空腹血糖、TG异常率总体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尽管上述指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从2015—2016年连续2年该铁路部门汇总数据中可以看出各系统之间的差异。工务系统“三类人员”TG异常率最高,可能是职工膳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车辆系统“三类人员”TC异常率最高,可能与职工摄入高胆固醇食物有关;机务系统“三类人员”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可能与机务司乘人员工作途中饮食结构单一、活动范围较小、工作位置相对固定等有关。对此,应从个人膳食培训入手,结合作业的特点、性质及其岗位情况,建立符合工种特点的精准膳食处方,最终改变其生活方式,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健康膳食屏障。

3.2 建议

探索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7]。首先对“三类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开办健康讲堂,使其掌握防病知识和针对自身特点的防护方法。其次,建立“互联网+健康”的远程培训与咨询健康教育模式,随时解决职工存在的健康问题。第三,发挥基层单位健康管理员能动性,将“三类人员”的宣传培训与“三会”(会检测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会报告检测信息,会督促患病职工规范就医)技能相结合,提高健康管理的能力。

制定健康保健室能效考核标准。建立健康保健室使用率与段、车间、班组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指标挂钩的分级考核机制,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发挥健康保健室的功能,还可以提升职工健康水平。

进行课题立项研究,从饮食、运动、吸烟、饮酒、倒班、作业特性及心理等方面分系统开展专题研究,为健康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电务工务机务
关于地铁工务施工及质量管理的探讨
机务联系电路设计实例分析
电务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研究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铁路电务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研究
电务设备智能测试终端研究
固本强基 融合创新 提升电务设备质量 保障铁路安全畅通——2019年全路电务专业重点工作
现代培训理念在机务培训工作中的应用
北疆蓝天里的驭“鹰”师——记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务二中队机械师武明文
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