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教学,共享幸福课堂

2019-05-09许丽玲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本文本课堂教学

许丽玲

我们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寻寻觅觅……不知不觉之中时代已经奏起了张扬主体、激昂个性的主旋律。社会在翘首期盼中消悄地改变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正在被“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新型课堂教学所代替。对话教学正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它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的、生存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它使课堂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在对话与合作中教学相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对话教学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

一、发展个性,实现有效对话

某师上《三个小伙伴》一课,先给学生讲了野猪、大象、袋鼠互相合作种植小树苗的故事。接着,老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这三个小伙伴吗?”此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野猪不好,他的嘴巴硬硬的,会伤害我们!”没想到他的发言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于是学生纷纷数落野猪的不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与整个课堂不相融洽的问题,这位老师慌了手脚,他连忙用上千篇一律的套式制止这个话题:“大家对野猪了解很多,我们课后再找时间交流。”冷静地审视这个的课堂,学生的阅读视野被局限于理解作者的意向,在文本的框架内苦苦揣摩。教师希望得到的也就是他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充当传声筒的角色。这样的结果使对话内容文本化,程式化,缺乏体现个性的提炼与创造。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就是将生活体验融注到作品中,并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阐释和解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个重新发现,是对自我潜在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种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而是积极地发现,建构,创造,在不断的对话中“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笔者在教《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最初只是知识。当笔者这样引导:“从你对大自然的感受出发,大自然就好像你的什么课本?”融于真切的生活体验的解读顿时丰富多彩:大自然是美术课本,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河哗哗,小虫啾啾,小鸟喳喳。大自然是科学课本……受此启发,更有学生认为大自然是童话书,是诗歌集,是百科全书……这些答案,是学生生活积淀的升华,是个人喜好的表现,是情感的流露。如能使学生带着这些与文本对话,何愁没有鲜活的个性。

二、倡导思辩,实现有效对话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宛若标准件车间,“异己”自然没有生存的空间。而对话教学强调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洽、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这些,在一个四平八稳、风平浪静的教学环境中是难以想象的。即使“异己”的见解最终被认定是错的,那么“否定的过程,往往是真理浮出水面的过程。”更何况,很多的“异议”,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惊喜,是随之而来的质疑、思考、交锋,直至最后的融洽。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昭示了对话各方须是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而目前课堂中的敞开与接纳,更多的是被人云亦云或一锤定音所主宰。这样的后果使“对话“流为俗套,陷入平庸。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辩能力无法得到发展,思维品质自然也就无法提高。笔者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放弃射门》,辩论双方围绕“福勒该不该放弃射门”,各执一词,旁征博引,唇枪舌剑,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我们暂且不论价值观的问题,也不必为辩驳难免涉及是非问题,摆出一副“卫道士”相,更多的应把自己也当作对话的一员,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由于个体的知识、情感、经验的差异,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这样的争论使他们的各种观点和理由得到充分的阐述和发挥,虽然最后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投入地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看到,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在从课文中汲取思想养料、学习语文技巧、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也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敢于批判,敢于辩证。在这样的课堂对话中,学生的心灵无构无束,放开参与;思想自由驰骋,大胆碰撞;智慧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汲取和扬弃中,学生树立了自我信心,优化了思维模式,培育了创新人格,提高了文化品位,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三、把握生成,实现有效对话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正在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门:课堂上可能所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能预见的,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因此,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机智和策略进一步推进生成教学,不断地促使它焕发出无穷的生命的活力。教师在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对话教学时,首先要学会抛弃一切桎梏,在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笔者在教《负荆请罪》时,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蔺相如并不聪明,处处避着廉颇,自取其辱,难道没有其他一举两得的办法?”这个问题完全在预设之外,于是笔者顺势推舟,“你有好办法吗?”“我觉得理在蔺相如一头,完全可以当面驳斤廉頗。”“那同学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赵王出面。”“修书一封。”“登门拜访。”“小组讨论一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讨论的意见比较一致:要么势不两立,要么面和心不和,都将损害赵国利益。“再讨论一下,避让的合理性在哪里?”此时,学生真正明白了避让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蕴含着大智慧。此处生成,“活”在教师四次把皮球踢给学生,”“活”在指明方向又藏而不露的引导。有效的引导,具有四两拨千斤般的巧妙。从内在品质入手,提高对话教学的质量,不仅活了课堂,更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课堂生成决不是随学生说去,像踩西瓜皮似的滑到哪算哪。我们必须抓住对我们的教学有价值的,或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或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话题,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在一般隋况下,做到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教学重点基本不变,教学策略基本不变,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课堂又是复杂的,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课堂可能的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有的时候,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进行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浪花闪耀、高潮迭起。只有这样,才能用我们师生间充满魔力的心灵对话打造出美仑美奂的诗情课堂。

对话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张扬个性、学会交往、促进发展、敢于辩证、体验成功,这不就是幸福的课堂吗?为了真正体现尊重学生,为了把学生从被动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为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让我们倡导——“对话教学,共享幸福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的精神表演,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人生是美好的!

猜你喜欢

课本文本课堂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