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5-06蔡桂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用品无菌器械

蔡桂兰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消毒供应室是主要负责医院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发放及回收的重要部门,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也是病原体等微生物容易聚集的地方,与医院感染控制密切相关[1]。有研究资料指出,医院各科室的预防感染工作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密切相关,有效的管理模式可有效地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进行提高[2]。基于此,本文将质量控制应用到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中,对质量控制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200例患者及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8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质量控制应用前、后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前)和研究组(应用后),每组100例。8名护理人员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2.47±2.57)岁;护龄2~10年,平均护龄(6.41±0.57)年;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5名。对照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9.64±5.67)岁;消化道疾病28例,呼吸系统疾病30例,骨科疾病20例,其他22例。研究组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59.68±5.69)岁;消化道疾病27例,呼吸系统疾病31例,骨科疾病19例,其他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室进行管理,建立质控小组,由主管护师担任组长,1名护师担任副组长,其余均为组员,共同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组长组织组员共同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对消毒供应室的清洗、灭菌、消毒隔离、效果核查、包装、设备管理和维修、物品领用和回收等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进行完善,并对供应室的全体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强化其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落实无菌操作原则。(2)灭菌效果监测:对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及器械进行效果监测,主要监测方式为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①化学监测:在对用品进行消毒前,将灭菌参数进行设置,先进行10min的灭菌操作,然后将黄色指示卡置入灭菌物品的中心,继续进行10min的灭菌操作,若灭菌结束后指示卡变为黑色,则表示灭菌效果合格。②生物学监测:每周定期应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对灭菌柜进行灭菌效果监测,一般情况每周进行1次即可,若有外来器械等情况,应每2d进行1次监测,每次监测时间为48h。(3)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在对医疗用品及器械进行清洗前,应根据用途、类别、型号等分类,并进行标记置入规定容器中待处理;严格按照清洗步骤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在温度100℃下进行水浴消毒,时间为5min,若器械不支持高温处理,可应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浸泡后需漂洗干净,避免残留药液在器械上。(4)包装和存放:包装前需对物品进行再次消毒灭菌效果检测,若效果不符合要求的需重新进行清洗、消毒及灭菌等,待合格后再进行包装,若无法进行二次清洗等处理,则当废弃物处理,置入规定容器进行丢弃;包装全过程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并对其进行灭菌效果检测后,检测合格的进行封口处理,并将合格标识贴于包装物表面,按照用品类别放置到专门的柜子进行存放;定期对存放的无菌用品进行检查,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过期,若包装有损坏或是有过期的用品需重复包装之前所有步骤后再进行包装。(5)物品领用及回收: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将医疗用品及器械运送至各个科室投入使用,不可让供应室人员进入领用,并且每次发放前需将领用用品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便于回收时核对;回收时也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回收,各科室均设置回收性用品存放处,护理人员定期到科室进行回收清洁。(6)环境管理:需定期对消毒供应室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对供应室的操作台等进行全面的清洁,确保环境处于干净无菌状态;每日应将供应室内的废弃物进行清除丢弃,不可堆放废弃品,避免细菌滋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护理人员应用前、后的工作质量及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工作质量主要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操作规范、无菌操作及规章遵守等方面进行考察,每个方面0~25分,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工作质量越优。院内感染情况主要是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计算其发生率。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应用前、后工作质量对比 应用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明显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护理人员应用前、后工作质量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对比 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对比

注: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χ2=15.38,P=0.00。

3 讨论

医院是病患聚集的地方,每日流动性高,且疾病类型众多,病原体也较多,因而进行感染控制至关重要,是减少患者诊疗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院内感染会导致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增高,对临床诊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不利于医院的声誉及良性发展,因而医院感染控制是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治疗的重要策略[3-4]。对医院进行感染控制除了各科室日常医疗服务中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以外,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也是重点控制方向。

消毒供应室是负责医院各科室临床诊疗中各类医疗用品及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存放、发放及回收的地方,是确保临床诊疗中无菌操作的重要部门,可对医院感染控制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5]。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应用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室进行管理,在应用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显著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还显示,在应用质量控制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作质量标准展开的作业及活动,通过对工作全过程进行监视,确保每一环节质量达标,对各环节上导致质量不过关的因素进行排除,确保工作质量的合格[6]。在本文中,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主要通过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得供应室各环节有章可循,灭菌效果监测可使得所有用品灭菌合格,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可确保医疗用品及器械上的污渍、感染物等清除干净,对包装和存放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可保证物品正常投入使用,并对用品是否合格进行最后确认,使得其可正常投入日常医疗服务中[7-9]。通过对物品领用和回收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地减少消毒供应室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有效地避免其他科室人员进入供应室时身上携带的病原体对供应室存放医疗用品的环境进行感染,定期对存放用品进行检查,可及时发现过期和包装损坏的用品,及时进行再处理[10]。此外,通过定期对供应室进行全面的消毒,可确保供应室的环境处于一个相关无菌的状态,使得操作过程中避免出现环境感染的情况,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灭菌不合格等情况,使得工作效率降低[11-12]。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有效控制,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使得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医疗用品及器械消毒杀菌合格,可正常投入各科室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用品无菌器械
Task 2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日化用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健身器械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器械动态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