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2019-05-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月龄病原婴幼儿

汤 倩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小儿急性腹泻是临床常见儿科疾病,病情影响较大,会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可能会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婴幼儿年纪较小,免疫力以及抵抗力较差,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较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2]。临床研究发现,细菌、真菌以及病毒是导致小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病毒[3]。小儿病原微生物感染中有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也有单一的病原微生物感染[4]。临床治疗时首先应详细了解患儿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类型,但病原微生物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培养以及鉴定,较易导致治疗延误,因此应掌握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掌握其发病规律,预防小儿急性腹泻的产生。本文将我院2015年度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腹泻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度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腹泻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年龄(1.56±0.55)岁;病程2~12d,平均病程(5.64±1.33)d;低于1岁的患儿35例,1~2岁患儿40例,3~5岁患儿25例。所选患儿均存在发热、腹泻等症状,也有患儿伴有呕吐症状,大便水样,主要为黄绿色或黄色,部分患儿有便血情况。使用无菌一次性习惯进行取样,收集4~8ml的急性腹泻患儿粪便,在2h内送检。患儿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首先:1个将采集的样品标本分离培养于培养基上,应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操作。本次培养基为沙保弱氯霉素培养基(生产厂家:上海锃嘉生物工程有效公司);麦康凯琼脂(生产厂家:青岛海博生物);SS琼脂、玉米吐温80琼脂(生产厂家: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碱性蛋白性为英国购入。利用API试剂以及菌株经Vitek-32试剂、血清学诊断进行鉴定,同时使用玻璃片聚集法进行检测,可检测出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志贺菌。

1.2.2 病毒学检验: 检验人轮状病毒使用ELISA法,根据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验以及判定结果。使用ROCHE全自动核酸分离纯化仪提取病毒RNA核算并纯化,引物序列设计将按照《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方案》,根据Taq以及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操作,对于PCR阳性产物送至测序中心进行测定。

2 结果

2.1 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种类以及构成 本次采集的样品标本为100例,共60例(60.00%)检出病原微生物,其中致病菌16例(26.67%)、病毒38例(63.33%)、真菌以及寄生虫共6例(10.00%)。见表1。

表1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种类以及构成

2.2 不同性别病原微生物检出率 60例检出病原微生物患儿中,男33例(55.00%),女27例(45.00%),不同性别对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年龄段的病毒性腹泻分析 检出病原微生物患儿中,0~8月龄组7例(11.67%),9~17月龄组13例(21.67%),18~26月龄组患病率最高,共有18例(30.00%),27~35月龄组14例(23.33%),36~44月龄组10例(16.67%),45~53月龄组5例(8.33%)。

3 讨论

小儿急性腹泻是临床常见儿科疾病,主要发病于婴幼儿,本文主要对我院2015年度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报告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其主要发病于2岁以下的患儿,1~2岁发病率最高[5]。临床研究证明其主要因婴幼儿的免疫力较差,1岁以下的婴儿大部分还需要母乳喂养,因此在母乳中可以获取IgG以及IgA,可以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2岁以上的婴幼儿免疫系统已经得到完善,也可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而1~2岁婴幼儿大部分已经停止母乳喂养,因此获取的抗体减弱,自身免疫系统也未得到发育,较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临床研究发现有许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会导致小儿急性腹泻,其中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真菌等,最为常见的类型就是病毒[6]。有关研究显示,病原微生物发生也与季节有关,其中冬季为病毒感染的高峰期,临床可以根据季节的特点,对婴幼儿进行预防以及保护,降低小儿急性腹泻的发生率[7]。另外小儿急性腹泻也会导致细菌感染的原因,细菌感染也具有季节性,夏季细菌感染率最高[8]。临床治疗中应针对病原微生物的分布以及构成特点,进行治疗以及预防。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小儿急性腹泻,临床常针对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种类进行治疗干预,临床实践中因为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以及鉴定,因此分析病原微生物感染分布规律,可有效预防以及治疗该疾病。本文因分析例数较少,因此希望有更大的数据来进行研究,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感染。

综上所述,病毒感染是导致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为常见是HRV感染;细菌感染是导致腹泻产生的原因之一。临床治疗中应严格进行感染诊治,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希望更大数据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月龄病原婴幼儿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