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创新战略优劣势的分析
——以星巴克为例

2019-05-0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星巴克门店咖啡

王 林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星巴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业务范围遍及美欧、中东及太平洋地区。目前,中国/亚太地区已成为其营收增长的发动机。本文主要研究其中国市场情况,故本文研究主体为星巴克(中国)(以下简称星巴克)。在长达47年的发展中,星巴克如何长期占据咖啡市场领导者地位?首先,本文从创新管理的角度入手,结合文化和全球化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分析其创新战略,并结合新时代、新经济的背景,分析互联网在其创新管理中的作用,以期论证星巴克的成功关键不在于其“体验式营销”,更在于其创新性、科技性。其次,通过星巴克与新型咖啡市场主体——瑞幸咖啡的战略比较,采用波特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星巴克创新战略的优劣势,最后依据分析为企业创新战略提出意见建议。

(二)研究意义

1999年,第一家星巴克正式进入我国,见证了我国咖啡市场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中国咖啡市场在近20年的发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伴随全球化发展,西方“咖啡文化”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接受,成为日常饮品。巨大的市场潜力催生了大量新兴咖啡连锁店。另一方面,中国咖啡市场仍然以方便快捷的速溶咖啡为主,占据市场的71.8%。在中国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各类咖啡连锁企业各显神通,优胜劣汰,有的偏安一隅,未能发展壮大成为知名连锁店;有的则挣扎在破产边缘,深陷财务危机,而星巴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占据80%的市场份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咖啡企业之间技术、营销很难形成垄断壁垒,从而使咖啡市场更加开放,而星巴克在市场上的优异表现无疑取决于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创新为切入点,综合分析星巴克的创新战略,为我国咖啡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提供创新角度的借鉴,以期为我国咖啡连锁企业规模难以扩展,资源难以整合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期望我国咖啡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打破传统,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启发。

二、星巴克创新战略阐述

(一)创新组合战略

星巴克产品采用多元化战略,除了主推的煮制咖啡、浓缩咖啡外,还增加了星冰乐、冰摇茶等多款饮品,同时涉及各类新型糕点和杯子、音乐等多种产品。

星巴克产品创新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消费者需求。1995年,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冷饮的追求,星巴克推出星冰乐系列饮品,并且分为奶香风味和咖啡风味,消费群体也随之扩大。之后,经过消费者的反馈,星巴克不断调整配方,使产品更加低糖、低热,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2017年星巴克推出冷萃咖啡,其后迅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星巴克西雅图咖啡研发团队经过60多次不同的尝试,才精心烘焙出冷萃专用的冷萃咖啡豆。

星巴克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其产品有着强烈的文化属性,在其产品创新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理念。星巴克门店除了日常经典的饮品之外,还会推出当季特饮和节日新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节日也在中国流行开来,作为一家欧美企业,每当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星巴克都会推出与节日氛围相符合的产品。万圣节推出“僵僵小乐魔”星冰乐,黑、绿、红、白的四种配色给人神秘、血腥的感觉。圣诞节推出冰雪芝士、太妃糖、圣诞布丁三种口味的饮品及相关的圣诞杯,同时升级更新热饮纸杯,渲染圣诞节日气氛。

在本土化战略方面,星巴克深知与咖啡文化相比中国茶文化深厚,饮茶是大多中国人的习惯。2012年星巴克收购茶瓦纳,2016年推出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冰摇茶产品——冰摇桃桃绿茶(或乌龙茶)和冰摇柚柚蜂蜜红茶。作为一家多元文化公司,星巴克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星巴克都会推出“星冰粽”和星巴克月饼,与传统口味不同,其多以果味或咖啡风味为主,深受年轻人追捧。此外,星巴克的产品中还有许多中国元素,星巴克为了庆祝进入中国大陆十周年,推出含有云南咖啡豆的凤舞祥云综合咖啡豆。

星巴克在产品创新中会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尊重保护当地文化,又不丢失自身西方文化属性,坚持咖啡文化,是其全球化战略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开放式创新战略

星巴克本质上是一家服务性企业,其创新战略始终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这也是星巴克的“供给侧改革”。据此,星巴克推出OIC(开放式社区)——“My Starbucks Ideas”。该社区依据用户创新具体内容将平台分为“产品点子”“体验点子”“参与点子”,以此帮助员工尽快找到所需创意。同时,在“最近点子”中发布最近采用的点子,极大激发了用户的创新热情。同时平台提供计分功能,得到支持加一分,遭到反对减一分,依据得分采用创新点子,为创新创意创造公平环境。此举最大可能地使星巴克产品服务满足大部分顾客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式服务。

(三)合作创新战略

barnes&nobel提出书店应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中心,这与星巴克“第三空间”理念不谋而合。1993年两者合作,书店获得星巴克特许经营权。星巴克咖啡使购书者不单急于购书,而书店为星巴克销售提供了新渠道,二者创新出“咖啡+阅读”的新模式,实现共同目标战略。

星巴克与Hear Music合作,陆续推出专供星巴克贩卖的合辑,星巴克甚至签下自己的专属音乐人。全球星巴克的店内音乐都是由美国总公司“直营”,定期换挡。星巴克把“咖啡+音乐”做成了超级大生意,作为其体验服务的一部分,星巴克推出了多款音乐唱片,颇受顾客好评。

图1 星马克股价走势图

2018年8月2日,星巴克与阿里集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这是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市场上迈出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一步(如图1)。自宣布合作以来,星巴克股价迎来大涨,体现出市场对这一战略的认可。

新零售智慧门店是其创新之一,星巴克星享俱乐部会员系统与阿里集团正式打通,用户可通过阿里旗下任意产品实现星巴克会员服务,可以为每位会员提供个性化定制体验,实现“千人千店”。星巴克与其旗下饿了么合作,推出“专星送”,进军咖啡外卖市场,星巴克决定将中国外卖的经验推广到美、日多国。此外,阿里与星巴克在数字智能技术上也加强合作,如上海烘焙坊中实用AR技术3D识物等。

三、星巴克创新战略优劣势分析

优势:1.企业文化:星巴克的企业文化为其创新提供组织环境的保障。星巴克内部称员工为“伙伴”,并存在内部沟通机制,利于创造友好工作环境。员工通过服务将公司打造“第三空间”的企业愿景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传递给顾客。星巴克内部有一套有效的学习机制,除了“以老带新”外,星巴克有自己的学习平台——“星巴克中国大学”,员工可以学习星巴克公司和咖啡的基本知识以及其他管理知识。星巴克建立起一套从星级咖啡师到咖啡大师的完整考核制度,激励员工不断学习、超越自我。公司组织内部形成不断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其进行创新。

2.产品创新和本土化:如产品创新所述,星巴克的产品采用多元化战略,涵盖咖啡、糕点、果茶、文创产品等多种类型。运用星巴克oic,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不断创新出新产品。全球化加本土化的产品创新理念,是星巴克全球经营的重要保障。

3.品牌文化: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强悍,通过优质产品和移动支付提高顾客忠诚度。星巴克已经成为咖啡的代名词,在推广咖啡文化等方面始终是行业领导者。通过星巴克第三空间和体验式服务传递给顾客其理念和使命,品牌价值深受消费者认可,成为一种身份品味的象征。

市场份额:星巴克可以占中国咖啡市场份额的51%,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咖啡企业与之匹敌。

劣势:1.资金链管理压力大:星巴克选址大多在城市繁华的商业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中心租金越来越高。星巴克还在积极扩张门店,这就带来了更大的财务危机。

2.离职率高:星巴克门店员工工资低,全国咖啡师月薪为2000元——4000元,工作任务较重。

3.服务水平下降:由于离职率高,新招聘的员工操作不熟练、业务不熟悉,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星巴克全国员工50000多人,直接与顾客接触,管理难度加大,服务质量不稳定。时代快速发展,社会潮流变化快,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增加服务难度。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星巴克门店顾客人数越来越多,体验式服务大打折扣。

机会:1.市场潜力巨大:如前所述中国咖啡市场正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星巴克顾客的目标人群也随之增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三、四线城市消费力不断增加,租金相对较低,为企业扩张开辟道路。

2.全球化发展: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人员流动加速,为星巴克调动全球门店资源,提高跨区域品牌协调创造机会。

3.与阿里巴巴集团全面战略合作:阿里巴巴是一家极具创新性的科技集团,拥有技术、新零售的强大优势,与之合作可共享资源,协同创新。

威胁:1.同业竞争者的威胁:如前所述,咖啡市场竞争激烈,除Costa、上岛咖啡等老牌咖啡企业外,互联网技术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方式,新咖啡企业凭借后发优势,吸引年轻消费者。

2.替代品种类多:星巴克咖啡属于零售消遣品,除咖啡同业外,速溶咖啡、果汁、茶等都可分流星巴克顾客群体。

四、星巴克创新战略优化建议

(一)SO战略

星巴克在中国应实行门店扩张战略和品牌延伸战略,扩大门店数量,抢占市场份额。

随着全球化发展,星巴克统一协调其全球资源,实现星巴克专属移动支付的全球门店支付。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和区域分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创新建议全球化统一管理,本土化改进,提高创新效率,尽快实现商业化应用。巩固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展新零售线上线下一体,合作对“专星送”保温防漏技术进行改进。

(二)ST战略

走产品差异化道路,利用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密切关注竞争对手动态,必要时实行市场跟随创新战略。加强公共关系,优化会员制度,跟进社区公益,提高顾客对品牌忠诚度。利用品牌优势和市场份额优势,适当与其他咖啡连锁企业合作,共同培育中国现磨咖啡市场,培养消费者消费消磨咖啡的习惯。充分发挥星巴克平等友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心理咨询室,激发员工使命感与责任感,减少员工负面情绪。企业内部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形成学习氛围,利于员工创新。为员工未来职业规划负责,加强员工沟通交流,留住咖啡人才。

(三)WO战略

门店向较为发达的三、四线城市扩张,减少租金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创新门店种类,如臻选店和宠物门店。实行门店价格差异化,利用价格筛选高端门店服务群体,提高消费门槛,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与阿里巴巴加上技术商业合作,运用先进科技,增强门店科技感,同时利用其旗下多个平台,拓展“第三空间”内涵,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四)WT战略

关闭经营状况严重亏损的门店,合理布局门店间隔分布,减轻财务负担,减少资源浪费。加强员工管理和培训,重塑体验式服务和“第三空间”品牌价值,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门店咖啡师特别是技术较高的咖啡师的薪资水平,降低招聘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保证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星巴克门店咖啡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德国最成功的洗车门店——Mr.Wash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门店升级 内涵比颜值重要吗?
被玩坏的星巴克咖啡杯
星巴克为什么不卖酒了?
咖啡
两块结婚的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