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小学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2019-05-04刘新才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科研小学教师能力培养

摘   要:教科研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基础教育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刘新才,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第四小学教师。(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122-02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一批教育名师是时代的需要。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向科研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习教科研之风已吹进校园。但审视其教科研现状,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教科研基础薄弱。教师教科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教”轻“研”现象较严重。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课题研究多在语数双科,其他学科很少涉足。三是教师认识存在偏差。不少教师认为教科研是教科研机构和专家的事,与己无关;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业务水平低,尤其是理论水平低,不想从事科研工作;四是业务领导认识不到位,存在“三怕”现象:一怕开展教科研活动冲淡教学常规管理,影响教师备、讲、练、辅、批、考常规教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怕担风险,研究一旦失败,劳心费力不讨好;三怕别人背后说“出风头”,个人名利思想严重。鉴于以上原因,并结合教科研工作实际,笔者对如何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要树立新的教科研理念

1. 教科研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基础教育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进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教师经常面对新的教育问题,要使自己能适应未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知识的创造者,教育规律的发现者,自觉主动地把教育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潜心教育教学研究,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做一个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2. 教科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素质教育并非“空中楼阁”,使其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可操作的适合本校本班实际的教育实践形式,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们要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一切教育教学模式的推广、决策措施的实施,都需要教师来完成。

3.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在数次高级研讨班考察时,感触最深的是高质量的学校必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得益于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师要转变陈旧的科研观念

学校领导科研观念的转变是教师转变落后的科研观念的关键。学校领导要带头由“经验型”管理转向“科研型”管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树立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主动做好教科研工作。搞科研既不能“经验型”管理,更要坚决摒弃初期写计划,期末报统计的做法。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观,抛弃教育科研的陈旧观念,改变教育科研的“神秘观”,克服教育科研的“恐惧观”,端正教育科研“名利观”。教师还要树立“科研兴校”的观念,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要先行”的观念,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树立教师是教科研主力军的观念。

三、教师参与到具体的教科研活动中

教科研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没有全体教师参与的教科研不是真正的教科研,这样的教科研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教师是教科研的主体。

1. 明确教科研的作用。教师和专职科研工作者都是教科研主体。但二者的教科研任务不同。专职科研工作者以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科研的目的是建立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教师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理论来指导,但绝不是对现成理论的简单操作,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有一个中间环节,即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特殊教育情境中遇到的问题,这一特殊的环节就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做好这一联系的研究工作必须是教师。

2. 选准教育科研的方向和目标。目前有些教师也想搞教育科研,但苦于不知如何下手,为避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选准教科研方向和目标尤为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从教师的工作来看,一般“实际”多,“理论”少。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引导教师加强理論学习,尤其是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第二,将教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以教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科研要从实际出发。从教师的基础和学校已有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出发,研究目标应是力所能及的,研究的问题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般是从范围较小的、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始,由小到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第四,不断吸取新的信息,借鉴先进教育科研成果和先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教师在教科研中要做到“四多”“四勤”即:多学习,勤请教;多积累,勤动笔;多留心,勤用脑;多发现,勤思考。第五,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进行一些问题的研究,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第六,要有好的人生态度,自觉主动探索,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实践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教师要认真撰写教育科研的总结,及时发表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不断学习教育科研的最新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过程艰巨性的要求。

四、加大教科研管理力度,向管理要效益

1. 部门推动,健全组织。市、区教育管理部门要实施学校校长教科研“一把手工程”,大力开展“科研先导型”学校评比活动,优化良好的外部科研环境。由教导处牵头,成立以校长为主任,业务副校长为副主任,教导主任为课题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育科学研究室。

2. 纳入教师考核。学校将科研论文和立项课题纳入教师的考核实施细则中,设省市区校四级课题分值,成果分值标准,占总量化值的10%左右,并逐步加大给分权重。

4. 给骨干“加压”,“逼”其出成果。学校举行示范课、比武课后,授课教师将所感、所想、体会、思考、总结论文上交,将优秀成果推荐给省市教育刊物,同时重视教师对论文过程指导。

5. 提供演练场,活动制度化。为配合课题研究,给全体课题组成员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场地,创编内部专刊。教科研活动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研究的子课题多,涉及的学科多,手段多样,必须经常抓,抓经常。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道路上来。”笔者相信,教师科研成果累累之日,就是教育事业腾飞之时。

参考文献:

[1] 丁敏.小学教师教科研状况的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科学,2010,(4):28-31.

[2] 方亮辉.小学教师教科研素质的结构及培训对策[J].继续教育,2002,16(1):45-46.

[3] 刘文甫,李国元.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7):27-30.

责任编辑   张庆晓

猜你喜欢

教科研小学教师能力培养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刘辉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