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的建构

2019-05-04唐卫斌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综合与实践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是让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去学数学、理解数学、做数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注重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关注实践活动的延续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等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前准备;广泛参与;活动延续

作者简介:唐卫斌,湖北省利川市都亭第一小学教师。(湖北  利川  4454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7-0108-02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生提供一种通过综合、实践的过程去学数学、做数学、理解数学的机会;为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搭建的一个平台。由此,为学生自主探究、全程参与,了解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为积累经验创设了有利条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使“综合与实践”课成为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尝试。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1. 教具、学具准备充分,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除了备教材、备学生之外,教具、学具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在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前,笔者准备好数位板(表)、磁力扣、珠子和记录单等教具,并准备好圆片、小珠子和数位表等学具。在教学中,通过小珠子等直观性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认识一个物品表示相同的计数单位即“1个”。

又如,在一年级“数学乐园”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前,笔者准备好课件、归纳图、棋盘和大棋子等教具,还准备好磁力板、磁贴题目、补充题目和小棋子等学具,并贴在黑板上,以便于师生共同操作。由此,在实际的体验、操作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再如,在三年级“制作活动日历”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前,笔者先准备了4个小正方体木块,然后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的纸盒制作小正方体,要求大小合适,利于操作。同时,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三种日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和台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日历的一般结构,思考和初步实践“如何用4个小正方体木块做一个活动日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性实践活动,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

此外,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在“节约用水”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前,笔者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观察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在学校或家里实地调查一下漏水水龙头的数量,测量并记录其中的一个水龙头在10分钟内的漏水量,培养他们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其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复习已学知识,增强新知的理解。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目标一定是具体而明确的,在活动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感受到数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外,还必须考虑好哪种实践活动需要以哪些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学习基础。比如,在三年级“制作活动日历”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就要用到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有效复习,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又如,二年级“小小设计师”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辨认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哪一个基本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或旋转等运动方式得到的,并能在正方形中设计图形。同时要求学生能用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或旋转等运动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能将多个同样的图案利用图形的运动拼在一起,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安排学生在课前复习有关图形运动方式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从指定的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再如,在六年级“确定起跑线”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了解田径场以及环形跑道的基本结构,使之学会综合运用圆的周长等知识来计算并确定400米跑的起跑线,同时复习已学的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从而为课堂开展相关活动做好准备。

二、注重实践活动的参与性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应通过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比如,在教学四年级“1亿有多大”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时,笔者首先让每个学生自主活动,大胆猜想。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起探究学习的欲望。

又如,在四年级“营养午餐”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三种午餐搭配方案,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选择的理由,最后全班交流,评选出他们最喜爱的午餐搭配方案,这样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最终实现动口能力的有效提升。

再如,在“数学乐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笔者要求同桌自主游戏,按规则做事,互相监督,这样既能保证人人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又能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五年级“掷一掷”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笔者将三个同学分成一组,采用一位同学掷骰子、一位同学观察、另一位同学记录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任务,同时又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全班交流,让每位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做到“忙而不乱、活而有序”。

三、关注实践活动的延续性

学生参与了数学实践活动,并不一定就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还需要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只在课堂上,更不能使实践活动仅停留在教材所安排的活动中,而应该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开展一些延伸到课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

比如,在开展“小小设计师”综合与实践活动后,笔者让学生交流设计图案的经验,总结图形运动的基本方法,谈谈自己在所设计图案时的心理感受等。与此同时,还将图案设计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中漂亮有趣的图案,去寻找图形运动的规律,并且组织学生将作品进行展览,互相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欣赏生活中用数学知识所创造的美。

又如,在教学“数字编码”综合与实践活动后,笔者让学生开展“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的课外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继续收集一些生活中运用数字编码的例子,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综合与实践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实践证明,在实践活动中,教具、学具的有效运用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使之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创建。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综合与实践小学数学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试论中英语言教学的异同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