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竞技思维”走向立德树人 全面育人

2019-04-30李小伟

体育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立德树人

李小伟

摘要: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取得跨越式发展,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支持氛围愈加浓厚。值改革开放40周年,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历,以“竞技体育曾经是生命中的一切”切入点,阐述了学校体育应着力解决“短板”问题,围绕立德树人做好学校体育“答卷”,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立德树人;全面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1-0010-03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改革开放40年深刻改变了中国,改变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命运,这其中也包括笔者。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由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中国教科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所主办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座谈会日前在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体育工作者会聚一堂,深情回顾了40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历程,共同展望了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美好的未来。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取得跨越式发展,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支持氛围愈加浓厚。

教育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尤其生逢其时的人们更是如此。当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笔者感慨万千,因为就在1978年,在国家还未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之时,笔者就踏上了体育的征途,进入到专业体育队伍中,开始了长达40年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不断交织的“命运交响曲”。

40年来,笔者的体育观念和认识,也从以竞技体育为主,到全民健身以学校体育为重点,再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上的转变。这其中的转变既是学校体育发展40年不断变化历程的体现,也是笔者从竞技体育人蜕变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学校体育思想提升的过程。

竞技体育曾经是生命中的一切

1978年10月,当亲朋好友、同学等纷纷在恢复高考后,通过考试走出生于斯长于斯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团场的时候,笔者却通过选拔来到新疆自治区体委体育工作一大队,成为一名专业的田径运动员。

那时候,上大学并不像现在这样趋之若鹜,削尖了脑袋要进名牌大学,也没有更多人想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能到大城市,有份安逸舒适的工作.还是比较令人羡慕的。因此,即使是同班同学分别考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名校时,笔者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或遗憾,因为以当时笔者的学习成绩,如果努力坚持,上名校并非难事。但此时,经过竞技体育洗礼的笔者已深深爱上了体育运动。尤其是中国女排姑娘首夺世界杯的壮举以及中国男排在广大学子心中激发起爱国热情,让“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响彻中国大地时,笔者的“血性”也彻底被激发,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在体育事业上有所作为,争取成为像男女排选手一样为国争光的人。那时候,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目标就是笔者生命的一切,也是希望为之奋斗的全部。

1983年6月,是笔者此生难忘的时刻。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预赛上,上海选手朱建华以2米37的优异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而彼时笔者恰与其同场竞技,仅仅跳过2米的高度。而在同年9月举行的全运会决赛上,朱建华以2米38再次刷新世界纪录;1984年,朱建华又一次将世界纪录提高到2米39。

朱建华的出现,仿佛灿烂星河中最耀眼的星星,在照亮天际的同时,也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笔者人生目标的缺憾:作为一名专业的跳高选手,不是努力就能够成为伟大的运动员的,天赋才是决定的因素。与朱建华等天才相比,我辈显然只是普通人,永远无法达到他那样的成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经历过几年的拼搏,笔者的“万丈雄心”渐渐被现实的残酷无情打击。无论怎样努力,运动成绩只能达到比一般专业运动员高一些的水平,却始终无法接近朱建华、邹振先等世界级名将的高度。

这也让笔者认识到,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够为国争光,世界优秀运动员都是有天赋的人,同时还需要优秀的教练员指导;由于缺少文化知识和学习,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大部分天赋一般的运动员运动成绩都很难再进一步;尤为严重的是,由于文化缺失,绝大部分的专业选手退役后求职困难,一些人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待业”、无事可做成了许多专业运动员结束运動生涯后的生活状态。

这显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笔者当初要为竞技体育奉献一切的决心出现了摇摆、动摇,彼时,社会上也正在进行着“人生的路到底该怎样走”的大讨论,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笔者也开始思考人生的路到底该怎么走的问题。

1984年,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派出代表团出征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摘得的中国代表团第一枚金牌,振奋了全中国人民的心,也为一大批中国的专业运动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看到了奋斗的希望和前行的动力。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看到同时代运动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并能够激发全国人民的热情,带动更多的人热爱体育,笔者也忍不住又热血沸腾起来,更加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百倍热爱自己的事业,并经常加班加点苦练,借此希望取得专项上的提高和突破。那时的笔者想法很简单,不能成为朱建华、许海峰,也要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显然很幼稚,明明已经前有朱建华不可逾越,且多年的专业训练已经告诉自己,很多事不是勤奋就能够有好的结果。而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的做法既违背了运动规律,也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由于缺乏规范性、科学性,8年的运动生涯,笔者落下许多伤病,不仅影响了运动生涯,也为今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伤病困扰。

经过长久思考和权衡,在笔者通过努力达到运动健将标准成为一线运动员后,不仅没有再在竞技体育之路上走下去,反而选择了与之相反的一条路,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大军中,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摆脱了大多数运动员退役之后找不到好工作的窘境。

8年竞技体育奋斗,兜兜转转之后还是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笔者很是感慨。但也并不后悔这段专业运动的经历,因为体育运动带给笔者很多,也留下了一辈子都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当看到现如今我国教育和体育尚不能很好结合的现状,笔者忍不住想大声呼吁:让体育回归教育,体育和教育必须完美结合,深度融合,才能走出新的天地,我们再也不能培养没有文化的一代又一代“文盲”运动员了。

从一个竞技体育过来人的视角来看当今中国体育的发展,笔者以为,计划经济下的专业队或类似的体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体育发展到了必须深化改革,打破旧有体制,冲出制度藩篱束缚的新时期。让体育回归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德智體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扩大体育人口的基础上,涌现出各类人才包括竞技体育人才,才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正途。

学校体育应着力解决“短板”问题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征程,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在指导思想的变迁上,还是在组织管理机构的建设上,抑或是在政策制度的保障上,均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也为学校体育在新时代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更高的起点以及宝贵的经验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学校体育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条件保障更加坚实、改革成效更加显著、校园足球改革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社会支持学校体育的氛围更加浓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各类学校落实政策、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高度概括了40年来学校体育取得的成就。

尽管成绩斐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校体育过去40年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学生体质20多年连续下降和学生学了12年体育却没有掌握一项受益终身的体育技能。

从1985年至2014年,我国共进行了7次全国性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其结果代表了我国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1985年至2005年20年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喜忧参半:喜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个头长了,体重增加了,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忧的是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持续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检出率不断上升。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国民体质总体水平出现了下滑趋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大学生体质依然下降。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改革开放40多年,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地方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健康第一”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在一些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体育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

数据表明,学生肺活量指标逐年稳步上升;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出现好转;速度素质(50米跑)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力量素质下降速度减缓;柔韧性素质(坐位体前屈)指标明显回升;耐力素质出现“止跌”并逐步回升。

应当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出现积极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策导向和推进落实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点。多年来,学校、家庭和社会将过重的学业负担一股脑儿压在孩子的头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实使得青少年学生没有时间锻炼。而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毕业就近入学政策的逐步落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学甚至初中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再加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逐步实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家长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学生体质状况改善顺理成章。

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之后,已经不再只看重竞技体育成绩,而是把重心转向了全民健身,转向了2亿7千万青少年学生;校园的体育活动、运动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运动会,每个人都是运动会的“主角”;体育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各种运动。在校园里开展体育运动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未来学校体育就干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教”,就是要教会孩子们基本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教会专项运动;第二件事就是要“练”,体育作业、课余训练要成体系化;第三件事就是“赛”,学校体育一定要有竞赛,要让孩子至少在班里的比赛中能够上场,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竞赛中去。

围绕立德树人做好学校体育“答卷”

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界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学校体育界同仁用现代理念引路、用改革精神驱动、用务实作风保障,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在思想观念、条件保障、实践要求方面实现根本性扭转,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短板,“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关心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体育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要求,这是学校体育必须遵循的目标。学校体育一定要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要努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切实担负起时代重任和历史之托,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家、校、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都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局面,切实降低“小胖墩”“小眼镜”的发生率。

二是要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并将其纳入到督导评估范围,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体育教育并得到充分锻炼,学会或掌握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三是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要将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以及体育竞赛有机结合并形成体系,通过“教、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既要让男生生龙活虎,也要让女生激情四射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

四是学校体育必须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健起来,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