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2019-04-30尹志华

体育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健康行为运动能力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最重要、最核心和最关键的成果之一,三者之间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其中,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健康行为是发展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的核心,体育品德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的保证。三者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而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1-0013-04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最重要、最核心和最关键的成果之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对于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上述表述主要是明确了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但并未非常明确具体地提出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当然,这与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层面的宏观性指导文件的定位有关系,国家文件不可能也无必要对某一个小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读者如果需要深入理解,则需要自行进行深入的学习。但对于一线体育教师而言,清晰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样也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在实践教学中出现偏差。因此,笔者根据参与《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工作的经历,结合修订组专家们的讨论意见,借助本文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即“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健康行为是发展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的核心,体育品德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的保证”。

一、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

《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由此可知,运动能力是个体进行身体活动的整体综合表现,其所具备的体能、技能、展示与比赛等表现形式,使得运动能力成为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具有体育和运动特色的核心素养。具体而言,运动能力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的身体练习特性决定了运动能力的基础性

在学校所有的学科课程中,“以身体练习为基本载体”的特性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根本区别,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学科的课程就完全没有身体练习,也不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除了身体练习就不需要任何的智力性活动,只是说身体练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甚至体育的内在特性。从这个角度而言,诸如电子竞技、围棋、桥牌等项目,即使目前将其纳入了体育的范畴,但从本质上来讲,并不属于真正的体育运动,更不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当前在很多学校开设了上述课程内容,但那充其量只能说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而不能说是体育课,因为这些活动缺乏以能量消耗为特点的身体活动练习。

从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形式“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可知,这些都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比如,就体能而言,通常将其划分为与健康密切相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密切相关的体能,前者包括身体成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柔韧性,后者包括灵敏性、平衡性、协调性、爆发力、速度和反应时,如果个体要提高上述体能中的任何一种体能的水平,都必须要以长期的特定身体练习和身体活动为基础,否则就不可能提高体能水平。对于提高体能水平的身体练习,还表现出身体练习的专业性,因为有的人长期从事农活但未必能够提高体能,这是因为农活即使有身体练习,但并不专业,反而会带来身体的损害与人体运动能力的降低。再比如,对于体育展示与比赛而言,如果要完成高水平的体育竞赛活动,则必须要以大量的身体练习为基础,比赛中的对抗与超越,在给人们带来惊险刺激和感官享受的同时,也将身体练习的特性凸显无疑。试想,如果体育与健康课中缺少了身体练习,那还能称之为体育与健康课吗?由此可见,体育的身体练习特性从多方面促进了运动能力的提升,而这又凸显了运动能力的基础性。

2.运动能力是其他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载体

由上述可知,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而获得,那么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培育则需要借助运动能力这样的载体而实现。首先,就健康行为而言,我国自2001年开始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过去的“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这实际上凸显了健康的重大意义。对于“体育与健康”的学科课程名称,虽然过去存在一些争议,但目前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一方面是因为“体育为了健康”,即体育能够促进健康。当然,个体的健康受到遗传、卫生、饮食、营养、医疗卫生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体育是所有学科课程中与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期望通过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即使这些学科也存在著这样的功能,但这并不是这些学科的主要功能。因此,通过体育来促进健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体育融合了大量的健康教育知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还专门设置了18学时的健康模块。在“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名称的引领下,通过体育运动的学习而促进健康行为素养的培育既符合国家政策,也符合学科特性。

其次,对于体育品德核心素养,如果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核心素养,则必须要经过大量的体能练习、高超的运动技能学习和技战术应用、频繁的体育竞赛活动才能获得。如以勇敢顽强为例,如果学生没有经过大量的身体练习和体育活动而在运动竞赛中体会到身体的运动负荷和心理的巨大压力,没有体会到必须要经过坚持和克服困难才能取得胜利,没有体会到必须要学会赢得对手的尊重而体现自身的强大,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变得勇敢顽强。而所有的这些活动体验,都必须要以参加体育运动和提高运动能力为载体,否则对于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提高终将是“空中楼阁”。

3.运动能力使得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真正落地

三个方面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体育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以缄默性知识学习为主,以“具身认知”为特色,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始终离不开身体的动作操练,甚至在很多时候不可言传只可意会,需要通过动作的表达来起到示范的作用。对于体育学习中的体验,旁人很难用语言精确地描述这种感觉,也需要学习个体通过自身的运动认知和感觉来得以感受。体育学习的这种特性给予外部他人的具体印象就是必须要有身体的运动才像体育学习,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体育学习。

基于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将运动能力表现出来之时,才能被外人真正认可为体育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核心素养也可能会随之落实,但这两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并不是最直接的外部表现,甚至稍微有些隐含。也就是说,学生只有掌握了运动能力,具备了良好的体能水平,得到了较高的运动认知和技战术水平,拥有强大的展示和比赛能力,才能从最直接的感官上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当然,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状况并不以他人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外部现实为基础,但如果脱离了社会中他人的肯定,恐怕只會更加举步维艰。由此可知.当运动能力核心素养落地之时,才是最直接的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表现。

二、健康行为是发展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的核心

《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由此可知,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过程,应该要具备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学会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够自如地调控自己情绪和适应多种环境,最终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而这是所有学科核心素养达成中最核心的素养。

1.健康行为养成是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核心追求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目标,从过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转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三基”,进而过渡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再到当前的“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界对学生体育学习终极追求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当我们审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时,就离不开对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思考。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当前学生存在的大量健康问题是最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学生所面临的健康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众所周知,从1985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每5年1次,共6次实施了全国大样本量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工作,一直到2010年的调研结果公示,大部分指标都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即使教育部等部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发育水平、肺活量、营养状况、身体素质等一些指标出现了一定的好转(如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出现好转,耐力素质显现“止跌”),但总体情况仍然非常不乐观。在心理健康方面,我国青少年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其中17.5%的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3.1%的青少年有严重心理问题;63.3%的青少年心情低落,29.1%的常紧张不安,31.7%的有较多的愤怒感。此外,我国青少年抑郁问题普遍,超过3成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其中23.4%存在轻度抑郁,13 .1%存在严重抑郁。在13~15岁之间,青少年的抑郁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针对这些健康问题,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力求得以解决是最基本的路径。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要彻底解决健康问题,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不出现某类影响健康的行为,而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因为只有具备了健康行为,才能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掌握健康管理的能力,也才能持久性地保持健康水平,从而消除学生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健康行为养成是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核心追求,也是永恒的追求。

2.健康行为养成进一步提升了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价值

如前所述,运动能力是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但运动能力养成并不是最终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运动能力很强但并不健康的个体,比如在足球、篮球、拳击等职业竞赛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高运动能力的运动员但身心都极其不健康的情况。因此,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需要提高运动能力,但仅仅提高运动能力还不够,更需要养成健康行为。此外,由于普通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主要不是为了取得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成绩,更多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所以与更多聚焦于运动能力提升的竞技运动有着本质区别。也就是说,当体育教师仅仅将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目标定位于运动能力提高时,这是不够全面也是层次不高的体现。

通过养成健康行为,可以进一步提升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层次。实际上,在过去多年的实践教学中,体育学科总是处于边缘地位,这正是因为体育课程的技术化和操作性,使得体育学科被重视不够,体育教师往往被无情地排除在教师群体之外。受到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影响,与科学、数学等那些获得高自尊的学术性学科被认为是有效知识相比,体育等边缘性学科被认为缺少学术性的知识。之所以出现体育学科被边缘化的现象,这与过去学校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术等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矮化了体育课程的价值与意义。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多起着载体和基础作用,而只有在运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健康行为素养,才能使得人们看到体育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因为健康行为的养成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其他学科很难达成但却又非常关键的素养。

3.健康行为养成为体育品德奠定了基础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他人和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特征或倾向。体育品德指的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所强调的道德品质在体育运动中都会关联,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在体育运动中培养起来的道德品质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体育品德的特点可以看出,该核心素养更多是精神和观念层面的表现,这与健康行为实实在在能感知的特点相比,体育品德具有隐晦性。正是体育品德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体育品德必须要以实实在在的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为依托,尤其是健康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这是因为,一个人品德的养成需要良好的行为进行指引。比如,一个长期睡懒觉、不讲卫生、不喜欢锻炼身体、毫无健康意识可言的人,我们很难期望该个体能够养成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再比如,缺乏了良好情绪调控能力的个体.就会导致乱发脾气、对他人缺乏包容心,甚至产生严重的仇视他人的心理,这样的个体我们也不奢望他能够养成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和尊重他人的素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过去已有的研究表明,约29.8%的高中生有胆怯、自卑、害羞、固执、忧郁、易怒、自责、孤僻不合群等不良性格,约31.7%的高中生有骂人、说脏话、好斗、作弊、说谎逃学等不良行为;无上进心(23.1%)、逃避困难(41.5%)、不能受委屈(52.4%)、遇挫一蹶不振(23.1%)等现象也频繁出现。因此,缺乏了良好的健康行为所奠定的基础,体育品德可能会陷入空谈。基于此,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仅是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能力养成价值进行了提升,更重要的是为个体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得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能够更加充满正能量,能够多一份阳光,少几份阴霾,青少年学生人人都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真正的健康个体。

三、体育品德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的保证

《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宵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由此可知,体育运动不仅仅是身体的活动,更是心理和社会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更能培养学生的精神意志,帮助学生在社会中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如果现在还停留在体育只是让学生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术的认识层面,那是典型的狭隘体育观,也大大降低了体育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更不可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品德后,就会对其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产生正确的引导,起到保障作用。

1.良好的体育精神有利于个体自觉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

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体育精神所提及的“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更多体现为个体的自律。自律是指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的一种个体特质。古往今来,凡成功者都是高度自律之人,而缺乏自律的人,大多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使得美好的愿望往往只存在于幻想之中。对于处于价值观逐渐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养成自律的好习惯非常关键,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更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

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学生会经常感受到不断挑战的身心极限、不断对抗的激烈场景、不断超越自我或者被他人超越的情境等,而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提供了非常绝佳的机会。比如,清华大学是我国体育开展最好的学校之一,该校毕业的校友每当回忆起在校期间的生活时,总是绕不开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参与的各种体育运动。其中,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院士的说法就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他认为在清华大学期间有规律的长跑磨炼了他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意志,使得他能够带领团队立于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的巅峰。因比,当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高度自律的体育精神时,反过来会促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地长期坚持进行体能锻炼、运动技战术学习、参与体育展示和竞赛活动等,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健康行为,并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2.高尚的体育道德能够促使个体在核心素养养成中遵循良好的行为规范

道德伦理是维系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个体的行为规范所产生的作用甚至超过法律约束。中国是一个崇尚道德的国家,道德被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如欺诈等逐渐增多,年轻人所受到的道德约束在逐渐减少,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社会发展趋势,帮助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仍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通过体育活动而让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具有先天的优越性,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天然地具备了让学生“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丰富和复杂的情境。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遵守规则,否则违反规则就将受到裁判的处罚;当社会在披露一些体育运动中如赌球、兴奋剂滥用等不够公平正义的现象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产生警醒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有当学生具备高尚的体育道德之后,才能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待人、敢于主持公平等,也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运动而提高运动能力。当学生在若干年之后进入社会之中时,这些良好的行为规范也将会对他们的事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积极的体育品格能够帮助个体正确对待核心素养养成中的社会互动

对于普通个体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而言,大部分都是带有一定社会互动性质的团体性体育运动项目,这与竞技体育中大量的以获取奖牌为目的的个人运动项目并不一样。人是群居的个体,而群居的特性则凸显了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互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当前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成长的环境决定了比较独立和以自我为中心,使得其在社会互动方面的意愿和能力都有所欠缺,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品格中所提及的“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素养,对于个体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至关重要。比如,社会责任感是当前社会普遍欠缺的一种品质,大到国家、小到班集体,责任感的缺失使得个体的“自私自利心”加重,培养的学生也变成了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通过体育学习,学生一方面能够学会礼貌对侍他人和尊重他人,愿意与人合作,具备正义感和敢于面对输赢等,同时,良好的体育品格又为学生更好地面对提高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素养中的社会互动奠定了基础。

总之,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等体育品德素养,将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结果从“运动能力的操作层面”和“健康行为的行为层面”,提升到了精神层面,这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健身育人价值的发挥、“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四、结束语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不仅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跨越式发展,更体现了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对“完整人”的培养。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独立的关系,而是相关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厘清核心素養之间的关系之外,更要清醒地意识到在今后的体育实践教学中,绝不能将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分裂开来进行教学,而应该是将其当作一个整体,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 5,58(9):72-80.

[3]尹志华,毛丽红,等.20世纪晚期社会学视域下体育教师研究的热点综述与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 (5):98-105.

[4]季浏,钟秉枢,主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健康行为运动能力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