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导学”策略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29宋桥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策略应用

宋桥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指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内容在初中化学中所占比例非常大,而且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传统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微课导学”策略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导学”;策略;初中化学实验课;应用

化学这门学科很注重实验探究过程,而且化学概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是很顺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应用的能力和化学成绩。因为化学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的非常紧密,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传统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因此,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微课导学”策略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目前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微课导学”是近几年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了课堂教学由“教学”向“导学”的过渡性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内外学者对微课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而我国对微课的基本认识就是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学习,从而可以实现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微课导学”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前、课中、课后”,教师要通过“微课导学”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微课导学”教学策略需要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是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师先要根据考试的基本要求和课本内容制作好“微课”和“导学”视频,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导学案。然后,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导学案以及观看“微课”和“导学”视频进行预习,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步就是上课,化学实验课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创设合理的情境,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或自主学习的方式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且进行答疑解惑环节和“微课”助学。第三步就是课后,在课后不仅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而且学生也要认真反思,并通过“微课”不断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微课导学”策略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下面将以初中化学制取氧气常见的三种方法为例,探讨“微课导学”在化学实验课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初中化学制取氧气常见的三种方法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考试不仅考查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注意事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也考查学生对制取氧气方程式的理解。

(一)课前预习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本标准进行设计,然后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最后完成导学案中的教学任务。下面将对初中化学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的导学案进行设计和制作。

导学案

1.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制取氧气常见的方法”

(2)学习任务:了解并掌握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并且对实验器材、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化学方程式进行掌握。

(3)学习方法建议: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行。

2.学习任务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哪三种?三种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三种方式分别需要什么药品和器材?

(2)收集氧气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3)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四个人,可以一个人整理和记录实验数据,一个人进行评价和提出问题,两个人完成实验的操作过程,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小组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3.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自我反思

(二)课中学习

教师要提前制作好“制取氧气常见方法”的微课视频,主要是探究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2KMnO

K MnO +MnO +O ↑、2KClO 2KCl+3O ↑、2H O

2H O+O ↑,熟悉制取氧气的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收集气体时也要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选择,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主要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验满的方法有两种,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则证明已收集满。以高锰酸钾为例,实验步骤为:A.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C.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E.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G.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槽;H.熄灭酒精灯。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和促进者,在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和“导学案”以后,教师可以逐个提问或者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依次汇报,最后,教师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導学案中的问题,并且掌握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并且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在初中实验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一个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过程。在上完实验课之后,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导学案”和“微课”进行检查,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要进行修改,如果有遗漏的问题要进行补充。教师也要认真检查每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达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做完实验收集回“导学案”以后,要认真阅读“导学案”中的第三部分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自我反思,然后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再将导学案分发到学生手里,从而使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把握好重难点。

学生是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化学,所以,在学完新知识后要经常复习和巩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牢固的掌握和运用。学生也要通过做课后习题或者一些习题资料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来进行学习。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也可以通过化学仿真虚拟实验室软件来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微课导学”策略对改变传统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把握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建立好“微课”和“导学案”与初中化学实验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冉光林.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中华少年,2017(01):128-129

[2]李金波.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31):90

[3]吴玟瑜.初探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6(23):60-61

猜你喜欢

策略应用
我的手机在哪?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