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9-04-29童庆祝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有效性探究性学习

童庆祝

【摘 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既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生产、生活,也来源于物理实验。这就决定了观察和实验必然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探究性学习;课堂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农村中学地处偏僻,教学设备落后。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家庭迁址城镇,很多农村的父母到城市寻找机会,学校生源骤减,尤其是优质生源。从古到今,教师这个职业一直背负很高的使命,从未改变,肩上也担着重大任务,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心血。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举止行为,教师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考虑到农村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笔者对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点实践与思考:

一、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被称赞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执行教学任务的人,传道、授业、解惑。一位教师的一堂好课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同样,一堂不好的课也会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对于人长远的一生看来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对于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而言都是意义深远的。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从过去的轻实验重分数、轻过程重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重视实验。教师应该关注自身心理、注重专业提升、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学生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实验教学研究

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多钻研教学、教材、教法、学生等。从自身开始重视实验教学,提高业务水平。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堂中,学生是接受的一方,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直接告知实验结果,实验后不断地布置练习让学生强化结论,使物理实验课变成了讲授课,枯燥乏味,长期下去学生渐渐没有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更别说有什么兴趣了,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消极的情绪,排斥学习。新形势下的物理实验课让学生主动科学探究,在探究体验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知识蕴含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可以在动手操作中提高科学素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动手能力,这时候教师就应该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满足感,更有利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开发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必不可少。学生想做实验,但由于基础的操作比较困难,这时候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点拨,教师启发性和引导性的一句话也许就能解决学生的大疑惑。学生之间热烈的讨论争辩,也许能想出一个更好地解决方案。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存在差异性,教师要根据这些不同,求同存异,同异互补,适当安排几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互相帮助,观察与谈论结合,观察与争辩结合,实验与阅读结合,各自分工,最后汇报,多方面实现实验各项锻炼,提高实验能力。

把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任,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与见解,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物理的氛围中来。活泼的气氛,严谨的态度,热烈的讨论,收放自如的课堂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到知识。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合作找寻方法,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在选择声源时,有机械闹钟、手机、录音机等,学生最终选择了机械闹钟,教师告知学生注意控制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时,出现了几种不一样的方法,经过评估,一致认为第一组设计的测量方法好——听不见指针走动是因为距声源较远,并由此确定声音的等级(量化指标)。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小组合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组内不能唯我独尊,只顾自己的需求。每一位组员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任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小组实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自制教具把握信息

农村学校的资源有限,实验器材参差不齐,需要教师自己多动手制作实验工具。在农村,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一件生产工具、一件生活用品,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等等,都是可待开发的实验资源。在八年级物理教学中学习“声音是什么”一课前,教师让学生找自己身边的声音现象,比如优美的琴声、喧闹的打击乐、泉水叮咚声、小鸟叽叽喳喳声、刺耳的机器声等等,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然后集体加以讨论解决。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一只鼓、一个瓶子,讨论用几种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学生从中发现自己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规则振动、无规则振动,机器的,乐器的,响度大的、小的,音调高的、低的,强的、弱的等等。学生通过课前的准备,收集有用的信息,在预习活动中学会了搜索、阅读、寻找、发现,好听的声音也可能是噪声,难听刺耳的机器轰鸣也是工人师傅们需要的。

如在教学“气体的压强”这一节中,教师可为学生介绍“大气有压强而且压强很大”,并引导学生做易拉罐被压瘪的实验,也可以用矿泉水瓶代替,放上热水,摇晃密封,现象依然明显,而且矿泉水瓶随处可见,易去易得。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学会了商讨,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会了交流分享,迈出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探究与常规相结合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立一定的情境,既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又要充分体现物理知识的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要意有所指,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要让学生明确具体做什么,而不是流于形式却无所收获。从设计的方案思路,到准备什么器材工具,设计的步骤,如何操作,操作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有没有新的发现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才能让实验课堂达到有效。设计的结构层次要清晰,步骤处理要从易到难,由点到面,但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探究,教师适时点拨,恰当的引导,最后由学生归纳,解决问题,教师切不能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能做到举一反三,从一個知识点想到一个生活实例,从身边的事物能联想到物理知识,使其在解决事情时能运用物理的思维。

农村中学地处偏僻,具有特殊的环境特点,实验器材不齐全,但是农村也存在大量的丰富资源,我们可以从中选择,让学生可以通过自然中常见的工具产生对科学的好奇,产生求知欲,并乐于探索各种现象。教师在做好物理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风气良好的班级中潜移默化,促进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进行物理素养的培养。墙面上张贴科学家的生平简介,设置小制作的展台,让一些有创新意识的同学、心灵手巧的同学可以展示他们的科技小制作。开辟图书角,放置一些科技方面的读物,供学生们阅读交流。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日常信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的激情。这时教师适时的评价就很重要,能激励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比如在学习家庭电路前,让学生先找找身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有哪些。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有很多,如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取暖器、收音机、电动车、电风扇等等。学生可以选取一只手电筒或手机进行分析。手机电池很特别,是电源,也是用电器,这是一个切入口,学生能够从中学会“以物明理”“见物思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国雄.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怎样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J].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1):15-18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有效性探究性学习
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