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2019-04-27田小龙

丝绸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

[摘要]本文通过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中实际遇到的一些案例,从病害调查入手,结合文献资料,利用现代科学分析手段,对文物再认识、再研究,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揭示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而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价值

[中圖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1-0179-03

一、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强调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党中央对文物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是做好新时期文物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创新理念

对于博物馆来说,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需要做到两个面向:一是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是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走进甚至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三、寻找途径

如何能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从而发挥它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几年全国各个文博机构都在下功夫寻找途径,如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数字化、文化传播以及文化产品等等,通过对这些途径源流、功能、现状的细致分析,让观众既能获知文物充分发挥其价值的相关知识,也能给文物工作者在可移动文物研究、保护和利用中提供启迪。

作为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主要手段,陈列展览通过改进展陈大纲、增加藏品数量、添加高科技视听设备、运用“互联网+”等方法来提高观众的关注度。在内容上,从以展示文物为主到博物馆及藏品的多样性发展;在传播方式上,从初始的藏品陈列,发展到媒体时代的讲好故事,再到今天“互联网+”时代呈几何级增长的传播方式出现。

四、强化保护

文物不会说话,陈列在展柜中,仿佛逝去的历史一样,难免给人一种厚重的压抑感。讲解员只能通过外形来讲述它的功能、用途、出土情况。讲解内容没有完全展示出文物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文物制作工艺、制造水平以及能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科学分析证据。

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文物修复师需要长期面对一件文物。在保护修复过程中运用各种观察手段(如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无损分析等)对文物进行病害评估,然后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再进行后续修复工作。所以,在评估的同时也是对文物的再认识,通过详细的观察记录,可能会揭示出一些以前未曾发现的信息,从而持续深入地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还能寻找文物组合的相互关系和背后故事,让文物讲好中华传统和地域文明的故事。就像《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文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每一件历史文物变成了一种精神象征。如果文物会说话,一定有好多话要对后人讲。

五、举例说明

笔者从事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数十年,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利用现代科技保护手段发现、挖掘不少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正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说的,文物修复的过程便是在与历史对话,与历史中的人物对话,通过文物窥探历史要说的话。

(一)研究制作工艺

根据文献记载,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锤击天然红铜来制造小件饰品和工具,进入青铜时代后,范铸成型成为青铜器的主流制作方式。据现有研究可知,甘肃永靖秦魏家出土的齐家文化铜锥(公元前2000年)可能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青铜锻件。到目前为止,已做过金相分析的秦汉以前锻造铜器大多为小件饰品、工具或兵器,几乎没有容器。河北怀来县北辛堡春秋末期胎薄铜备,可能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锻造铜容器。至西汉时期,热锻技术在铜容器制作中的应用开始增多。

为探索先周时代以至西周初年周人的活动地域和陇东地区先周文化的发展历史,张治国等人运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甘肃崇信于家湾出土的先周至西周早中期(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878年)的青铜器的金相组织、合金成分和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发现四件铜盆是目前经金相分析确认的最早的锻打成形青铜容器,说明在西周早中期,人们已经利用锻打技术,制作小件青铜容器。

这一发现将锻打青铜容器的时间提前了几百年。在文物沉寂几千年后,研究者通过科学分析手段将先民的智慧挖掘了出来,把历史智慧告诉了人们,为甘肃地区先周至西周时期青铜器和青铜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若将此科学分析过程及研究成果加入到文物陈展内容中,将会极大丰富文物的历史信息,从而更全面地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二)揭示文物信息

X射线无损检测具有透视性强,反映真实、直观,结果清晰可靠,可以弥补肉眼观察不足等优点。这种技术适用于铜器、铁器、陶瓷等文物,可以进行检测分析,尤其是在青铜文物修复中。采用X射线无损探伤技术,可以揭示文物的制作工艺特征、内部缺陷分布特征,提取文物表面被覆盖或污染的文字、纹饰等信息,反映和记录文物修复前后的内部详细情况。作为鉴别真伪的参考依据,可辅助了解文物内部病害的发展状况,为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对馆藏的几件青铜器进行X射线拍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文物保存状况的评估、历史及艺术研究提供了直观的科学依据。

笔者曾保护修复过一件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铜刀(图1a),出土于武威皇娘娘台。铜刀为红铜浇铸,有柄,弧刃,前部上翘,通长18厘米。器物表面被土垢、铜锈蚀产物所覆盖,在保护修復过程中对其进行CR摄影(工作参数为能量80KV,64mAs,正面俯拍)。经过计算机增强处理后(图1b),发现在刀身有凸起的三角折线纹饰。如果在保护修复中贸然对其进行表面清洗,极有可能破坏花纹。通过了解这条信息,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清洗方式,将文物的历史信息(图1c)重新揭示出来。

在此之前,所有的文章中都将此刀称为素柄刀,在所有的线图中亦为素柄图。通过这次修复,这把铜刀也就成为目前考古出土的唯一一件有纹饰的齐家文化铜刀,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齐家文化铜刀“平素粗糙”的传统认识,在提升了文物自身研究价值的同时,也丰富了藏品内涵,为研究甘肃地区齐家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2a所示是一件馆藏汉代铜鉴,口径32.5厘米,底径17.8厘米,高7.6厘米,底部被锈蚀结壳覆盖。进行CR摄影后(图2b,工作参数为能量80KV,64mAs,正面俯拍),显示底部有装饰花纹,器物锈蚀较严重,花纹在照片上无法看清楚。用计算机对数字成像照片进行边缘增强处理后,描绘出了花纹(图2c)。这也是馆藏为数不多的双鱼纹汉代铜鉴。由于纹饰处腐蚀严重,通过保护修复无法将其清理出来,不能让观众直观精美纹饰。若能将拍摄的X探伤图片放置在陈展文物旁边辅助展示,将会极大提高观众的兴趣,丰富文物的艺术价值。

(三)提高文物价值

笔者曾对一件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藏铜鎏金金刚手像(图3)进行保护修复。通过前期文物信息调查,发现底座及背光处(图4)大面积呈现灰黑色,灰黑色区域与部分银白色区域在显微镜下呈现明显的差别,推断是银器腐蚀后形成,主要病害为硫化银和氯化银引起表面发霉。同时,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发现并非是在黄铜上鎏金,而是在银胎上鎏金,红铜底盖,在发髻及面部等部位用朱砂颜料作为装饰。通过保护修复过程中的发现,该文物材质应重新定为银鎏金器。

六、结语

让文物活起来,这是一篇大文章。博物馆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更好地服务公众,就必须要运用创新思维,在实现藏品多样性的基础上,多维度应用各种手段,实现包括展览、展示、展演在内的博物馆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博物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快捷、高效、全面传播,让文物及其他藏品在博物馆内外真正活起来。

文物修复师的职责不光是利用一双巧手,让一件件文物起死回生,而且还要有一颗匠心,不断重新认识文物,探索隐藏在文物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让文物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治国,马清林.甘肃崇信于家湾西周墓出土青铜器的金相与成分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1).

[2]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

[3]魏怀珩.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J].考古学报,1978,(4).

[4]孙淑云,韩汝玢.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J].文物,1997,(7).

[5]田小龙,韩鉴卿.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C].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
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的有效探讨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烈士手稿的精神意蕴及德育功能
馆藏文物的环境影响因素与保护对策
浅谈馆藏物的环境影响因素与保护对策
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浅谈馆藏文物在展览过程中的保护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