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史前建筑遗迹考述

2019-04-27崔松林

丝绸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史前黄河流域

崔松林

[摘要]黄河流域早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史前建筑遗迹。这些遗迹虽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建筑原貌,仍然可以从中寻觅到早期人类在居住环境选择、建筑材料应用、建筑布局和结构改进等建筑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黄河流域;史前;建筑遗迹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1-0012-04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从洞穴野居到学会建造简陋的房屋,又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木构建筑体系,创造了灿烂的古建筑文化。由于木建筑易于腐朽的特点,唐代以前的木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但在人类生活居住过的地方仍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遗迹,虽然这些遗迹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建筑原貌,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寻觅到古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轨迹。本文试用黄河流域发现的史前建筑遗存资料,就远古时期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建筑结构和布局演变及建筑材料的应用等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首先,我们对黄河流域史前建筑遗迹的发现情况进行简要了解。

舞阳贾湖遗址发现30多座房基,均为圆形半地穴式,不仅有单间,还有三开间、四开间的多间房子。每间面积2~6平方米,各间之间有门坎或隔墙。由此可知,此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加工地坪、立柱建房技术。

半坡遗址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早期22座,晚期24座,以圆形和方形为主。方形房屋15座,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有半穴居和地面木架建筑两种。房子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个别小的仅10平方米,最大的一座达160平方米。总的特点是早期面积小,晚期面积大,早期多半穴居建筑,晚期出现了地面木架建筑。

姜寨遗址第一期文化发现房屋遗跡120座,房屋有大、中、小三种,平面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圆形和方形较普遍。营造方式有地穴、半地穴和地面建筑三种。方形共55座,其中半地穴式方形31座,大型者4座,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中小型者27座,面积多在15平方米左右。第47号房基是一座半地穴式大型建筑,面积89平方米,地坪及墙壁均用草拌泥涂抹,厚2厘米,经火烧烤成青灰色及红色硬面。到姜寨三期时,多数房屋已经发展成地面建筑。

大地湾遗址共清理出房址226座,其中较大的有405号和901号。第五区405号房址采用平地起建,呈前宽后窄的布局,室内增设扶墙,房址面积达270平方米,室内面积达150平方米。建筑所用木柱较多,墙内木骨柱总数达100多根,室内扶墙柱24根,推测两侧檐柱为28根。室内有粗大的中间柱和扶墙柱,柱表用草泥包裹,料礓石白灰粉饰。中间柱直径达0.75~0.81米,扶墙柱直径也达0.45~0.52米,居住面下铺一层0.2米厚的料礓、砂石混合土作防潮层。房屋的东西两侧有室外散水、檐廊建筑。

淮阳平粮台遗址发现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 185米,城内面积达3.4万多平方米。在南城墙和北城墙中部,各发现城门一个,南门两侧发现有门卫房,门道路下还发现有残长5米多的陶质排水管道。城内发现房址10余座,多为长方形排房。有的是平地起建,有的是高台建筑,其墙壁普遍采用土坯垒砌。如1号房基,东西长12.54米,南北宽4.34米,坐北向南,房外有散水坡。4号房基是一座高台建筑,台高0.72米,房外有散水坡,房子坐北向南。

安阳后岗遗址发现39座房址,除两座为方形圆角外,其余皆为圆形和不规则圆形。房址直径一般为3.6~5米,均为地面建筑。墙的结构有三种,即垛泥墙、木骨泥墙和土坯墙,墙基和居住面都经过夯打。地坪有红烧土面和白灰面两种,绝大部分是白灰面。房屋四周有檐柱遗迹,柱洞周壁经火烧烤,底部垫有碎陶片、料礓石、河卵石或白灰渣,墙外四周有散水坡。

二里头发现大型宫殿遗迹,坐落在二里头遗址的中部,面积约1万平方米。台基中部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的殿堂。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南面有敞阔的大门,四周有彼此相连的廊庑围绕中心殿堂,从而形成了一座十分壮观的宫殿建筑。这座宫殿由堂、庑、庭、宫门等简体建筑组成,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上面为四坡屋顶,殿下面有台基,中部有木柱,大殿坐北朝南,与廊庑组成一个整体。该宫殿遗址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它的整体布局和建筑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以上是从近年来考古资料中挑选出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古建筑遗迹,时间上从裴里岗文化起到二里头文化止。这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建筑文化的成就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对此,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要论述。

一、居住环境的选择

人类历史上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历来是十分重视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密切相关。在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所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可见,这一时期我们的先民把避开野兽的侵害,选择洞穴或“构木为巢”等安全住处,视为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条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原始人群为了捕食猎物和生活的需要,把自己居住的洞穴选择在近水而高于水面20~30米处,洞口向阳而避风,这样既便于取水、渔猎,又能防止洪水淹没。

到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时期,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自然要有所改变,首先要选择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域。综合各时期遗址的分布情况看,居址多选择在靠近水源、土地肥沃的河流沿岸,或是两河交汇的地域。以西安半坡为例,《西安半坡》一书的绪论把仰韶文化居址的地理特征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土丘式遗址,渭河以南较多,多在河流中游两岸。这类遗址略成起伏的小丘,有些地方高出河床几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沣河沿岸遗址,沣河全长约40公里,发现了13处遗址,都密集分布在土地最肥沃的10公里中游两岸。第二种是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多在渭河北岸黄土塬地。其特点是上面平坦,下为陡坡,一般高出河床20~50米。第三种是所谓的“泉源遗址”,以泾河沿岸较为典型,遗址多分布在距河较远的泉水旁边。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泾河沿岸沟狭坡陡,没有适合居住的地方。这种概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些居址环境的例子表明,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有了固定的居址,且居址多选择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带,这是人们生存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二、建筑结构的逐步完善

从建筑结构看,从裴里岗文化的半地穴式建筑到二里头文化的宫殿式建筑,中间大致经历了地穴式—半地穴式—地上建筑—高台建筑—宫殿式建筑几个阶段,各阶段较前一阶段都有明显进步。裴里岗文化的舞阳贾湖遗址,人们已经懂得并开始使用立柱造房技术,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出现了地面木构建筑,房屋面积也由贾湖遗址的2~6平方米发展到10~20平方米。姜寨第三期时,已多数为地面建筑。龙山文化平粮台遗址中,高台建筑开始出现,1号和4号房基还出现了房外带散水的围护结构。安阳后岗遗址发现的泥垛墻、木骨泥墙和土坯墙,说明墙的结构开始多样化。虽然我们不能通过发掘资料来确定这些房子原来梁架和屋顶的具体情况,但可以通过发现的房屋下部结构和柱网布局来推测上部结构的大致情况。

据杨鸿勋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理事长)对半坡21号房子的复原,房顶的结构大致是这样的:以四柱顶杈为中心支点,先于对角架四根椽(梁),顶部相交构成其他诸椽的顶部支点,最后形成攒尖顶房屋。上部利用木材做骨架,植物落叶或敷泥土作面层,构成遮风避雨防风寒的顶部围护结构。这一复原设想应是可信的,说明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简单的木构架屋顶。庙底沟遗址的房基中,柱洞极浅,说明柱顶必有横梁。立柱不靠栽埋,而依靠柱头的横梁联系,这是木构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当房屋结构构架的整体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不再依赖柱子的埋深,最终摆脱柱洞的做法。同时也说明此时人们已较熟练地掌握了利用木构件架设空间的技术。

大地湾遗址两座大房子反映出的建筑结构更加进步。大地湾405号房子墙内木骨柱总数达100多根,室内扶墙柱24根,房中间有圆柱两根,两侧檐柱28根,中间柱直径达0.75~0.81米。原发掘报告中根据柱网布局推测:由于屋内中间两柱偏后,屋顶应该是前坡大于后坡,屋顶的高度大约3.3米,加上两侧的散水檐廊,这座房屋应是四坡顶两侧重檐式建筑,是夏商时期“四阿重屋”宫殿建筑的前身。

大地湾901号房址以长方形主室为中心,两侧扩展为与主室相通的东西侧室,该房墙体厚40~50厘米,分外、中、内三层。中层墙体以木柱作骨架,四周墙壁留有142个小柱洞,柱洞直径5~15厘米。木柱分布均匀,以木柱为骨架,用草拌泥垛墙,草拌泥中又夹以事先用竹片或树枝编好的篱笆,以加强墙体的维系结构。室内偏后有两根左右对称的木顶梁柱,两柱与前墙两个旁门相对应。柱身外表均用草拌泥作防火保护层,中心大柱洞直径50厘米,底部有大青石柱础。室内有附壁柱16根,前后墙各8根,当是用来承载前后梁架的。附壁柱大部分都是一半嵌在墙内,柱径22~32厘米,都有青石柱础。主室东西两侧墙外有六个柱洞,也多是紧贴壁或半嵌在东西两侧墙的外侧,可能是承载东西两侧室的梁架。这些外柱、附壁柱、顶梁柱与架设在它们之上的梁架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支撑屋顶的木构架。另外,从塌下来的房顶遗迹观察,在原来梁架上排列有密集的木椽,椽有圆木和方木两种,椽的间距3~5厘米,椽与椽之间曾横向绑扎使其成为一体。主室与两侧室有门道相通。

从结构学来看,这种木骨泥墙的构筑方式,确立了中国土木混合结构的格局。到龙山文化时期,围护结构进一步完善,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典木构架体系的基础。

三、建筑布局的不断改进

随着社会形态与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房屋建造技术的进步,建筑的布局也在不断变化和改进之中。裴里岗文化贾湖遗址发现有三开间、四开间的房子,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已经注意到建筑布局的问题,知道把房子分隔开来以适应生活需要。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房屋布局已具“前堂后室”雏形。半坡1号房址是一座较大的长方形房子,发掘出的残存部分长10.8米、宽10.5米,杨鸿勋先生根据房址的柱网布局认为房子可以分为两部分,进门是一个大空间,后部划分为三个小空间,是后期常见的“前堂后室”格局。

到仰韶文化大地湾类型时,这种格局已非常明显。大地湾901号房子的布局是这样的:房屋坐北向南,主室呈长方形,东西中轴线长16米,南北中轴线才11.6米,整个房子是按中轴线布设的。以长方形主室为中心,两侧扩展为与主室相通的侧室,主室的后墙和延伸的侧墙又构成单独的后室,主室内的灶台位于室内中部偏前,与正门相对应,同处于南北中轴线上。主室前有附属建筑物和宽阔的场地,整个房子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形成一个结构复杂、布局严谨的建筑群体。

大地湾901号房子的主室面阔三间,每间都有门,如果加上两侧室,正好是面阔五间,三明两暗,这种格局比双数开间是一个进步。双数开间是早期强调中轴线的一种方式,即在中轴线上布置柱子,两侧对称,分开设间。但是居中设柱给实际使用带来许多不便,后来改为中轴线部分空间加大,左右对称布柱,这样就出现了当心间,面阔开间也由双数变成单数。另外,901号房子主室进深8米,后室进深3.6米,接近《考工记》中“堂三之二” “室三之一”的记载,同晚于该房址1000多年的《考工记》出现这样的巧合不是偶然的,反映出了建筑的渊源和延续关系。

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建筑在布局上就更加进步了。二里头宫殿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台基中间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的殿堂,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南面有宽敞的大门,四周彼此相连的廊庑围绕中心殿堂,形成了一座十分壮观的宫殿建筑。整个建筑由堂、庑、庭、门等单位组成,布局非常严谨。中国古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讲究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等原则和特点,均在该建筑中得以体现,对后来中国建筑布局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建筑材料的发明和应用

随着社会和生产实践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发明和改进,以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有几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

白石灰的应用:汤阴白营龙山遗址中,许多房子的居住面有厚0.2~0.7厘米的白灰面,遗址中还发现有白灰小窖穴和三个涂抹石灰的石抹子。阳后岗龙山遗址共39座房址中,有31座为白灰面地坪,有些房址的墙壁也涂有白灰。同时,发现有白灰渣坑、大量石灰渣,未烧透的石灰石和一个抹石灰的石抹子。发现的白灰面层次均匀、结构细腻、表面光滑、质地坚硬,通过对白灰面和灰渣进行化验,确认这些石灰是人工烧制的。从石灰在龙山时期已经普遍使用推測,它的发明时间更早。石灰发明和运用对于改进防潮技术和房屋装饰具有重要意义。

土坯的出现:土坯最早发现于淮阳平粮台龙山城遗址,遗址中的墙均用土坯垒砌。用土坯砌墙显然要比草拌泥和垛泥墙先进得多,不仅灵活实用而且提高了建房效率,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重复使用。现代建筑材料最常用的砖,就是从土坯演变而来的。

陶水管道的使用:在距今4300年的于淮阳平粮台龙山城遗址门道路土下发现了长5米多的陶水管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地下排水管道的最早实例。陶水管道是基于建城的需要而发明的,城内的积水要向外排,如果不设计排泄渠道,必然会冲毁门道,而且影响人走路;如果在城墙的另外地方开洞排水,会把城墙冲个大洞或沟。为了解决排水和保护城墙的矛盾,聪明的龙山人发明了陶水管道,这一发明被后人不断改进沿用至今。

原始水泥的发明:大地湾901号房屋的居住面坚硬平整,色泽光亮,呈青灰色,外观极像现在的水泥地坪。光面下面是15~20厘米的沙粒、小石子和一种人工胶结材料组成的混合层,这种胶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与近代的水泥十分相似,用这种胶结材料结合石子、沙子组合成的901号房屋的居住面,经过5000年后还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经用回弹仪检测,其抗压强度约等同于现代100号硅酸盐水泥砂浆地面的强度。这个发明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领先地位。

五、 结语

由我国建筑发展演变的脉络可以看出,从穴居发展到地面建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也是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穴居作为早期比较原始的居住方式,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潮湿、雨水倒灌、通风采光不良等。地面建筑出现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随着地面建筑的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因此人们要不断对建筑结构加以改进,采用添加台基和增加房屋高度以利采光,采用出檐和四周加散水的办法来维护墙体结构等。在房屋结构日趋完善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建筑布局的问题,并不断调整布局结构以适应居住和生活需要。先是“前堂后室”的建筑,后来又在建筑物外部增添附加建筑物,如回廊等,逐渐形成了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的建筑布局。随着建筑结构和布局的逐步改进完善,初步具备了木构建筑体系的雏形,为中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3]西安半坡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发掘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6]曹桂岑,马全.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J].文物,1983,(3):8~16.

[7]杨宝成,徐广德.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5,(1):33~85.

猜你喜欢

史前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
史前海王争霸战(下)
史前海王争霸战(上)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史前荒野大求生
史前人,都画啥?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