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高校歌剧排练课应设置的前置课程

2019-04-26龚宝珣

艺术评鉴 2019年4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应用价值教学策略

龚宝珣

摘要: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教学体系构建与优化目前是各大音乐院校争创“双一流”专业的工作重点,如何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更是综合类大学音乐专業近些年来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实践、应用与技术等方面出发,顺应社会需求。综合大学音乐院系声乐专业的歌剧教学体系还处在一个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许多院校已经开始歌剧排练的相关课程,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歌剧是最复杂的音乐艺术,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歌剧排练课程的学习一定要设置好相关配套的前置课程。

关键词:声乐教学   歌剧演唱   应用价值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124-02

一、高校歌剧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

为什么要构建完备的高校歌剧课程教学体系?笔者认为,歌剧是音乐艺术中最大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声乐艺术的表现最高形式。歌剧艺术不仅仅是音乐艺术,更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与舞台美术等艺术的最高结合,可是我国目前的歌剧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往往各自为政,本来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态,却没有在高等教育中有机的结合起来。歌剧艺术中厚重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的复杂、多元又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艺术元素并没有完好的结合起来。

目前歌剧艺术人才培养集中在各大音乐高等院校的声乐系部,为了顺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个学校都开设了大量的实践类课程。歌剧人才的培养往往粗浅的停留在会唱几首耳熟能详的咏叹调上,这其实与歌剧还相差甚远,大多数学生排练出一段歌剧场次都困难重重,所以歌剧教育一定要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稳步推进。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歌剧排练课程因设置好相应的前置课程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目前歌剧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综合类大学音乐院系对歌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部分综合类大学音乐院系总会觉得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离歌剧的距离还很远;排歌剧不如排合唱见效快出成果;发展歌剧成本太高等诸多理由不重视歌剧教育在声乐系中的发展。又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得不增加大量的实践环节,开始了歌剧排练,重唱排练,音乐剧排练等课程。教学体制不完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师资的匮乏、教学基础配套的不足往往使课程种类看似丰富却质量不高,排练出来的学生作业千篇一律:作品重复率高,作品类型单一。

(二)部分排练课教师对歌剧研究不深,师资匮乏

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的歌剧艺术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大高等音乐院校的声乐系排练课教师大多虽进行了系统声乐学习但并未进行系统的歌剧学习,国内能登上剧院有完整的歌剧演出经验的高校声乐教师太少了。也正因为长期的歌剧教育在高等音乐院校中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诸多高校声乐教师对歌剧作品的积累还是相对薄弱的。类似《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这些耳熟能详的歌剧在歌剧排练课的排练作业中经常见到,但是如《佛罗伦萨的草帽》《加尔摩多会修女的对话(断头台上的修女)》这类现代歌剧;或罗西尼的《灰姑娘》,多尼采蒂的《安娜柏烈娜》等主流作曲家写的在我国演出极少的歌剧剧目是极其困难的出现在我国本科教育中歌剧排练课程的舞台上的。

(三)歌剧排练课老师身兼数职,超负荷的工作量

目前,我国的歌剧排练课常由一名任课老师负责,有条件的学校配一名钢琴艺术指导。歌剧作品的呈现单靠一名声乐教师与一名钢琴艺术指导是非常辛苦的,笔者在排练教学过程中需要讲剧情,讲场次,讲剧本,讲人物性格,讲声音塑造,讲台词念白,时而客串指挥,时而客串导演,一节大课下来深感力不从心。

三、歌剧排练课程因设置的前置课程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若排练教师没有做到足够的知识储备,学生对歌剧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这样的排练课上下去是非常痛苦艰难的。若学生没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学生排练起来也是痛苦的。可能有人会质疑:歌剧唱就好了啊,所有的舞台经验在舞台上磨炼出来就好,学习好了理论未必上台就是好演员。其实不然,歌剧不仅仅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更是与戏剧、舞蹈、美术高度结合的艺术,没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与表演基础,学生将无法胜任这个高强度的戏载体。

笔者认为必须设置的前置课程有:

(一)《台词基础》

歌剧是一门戏剧艺术,台词的训练在音乐院校的教学中往往是薄弱的环节。大多数高等音乐院校都开设了《普通话正音》或《普通话水平测试》等课程,这类课程虽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但教学重点常停留在普通话考级以便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层面上。说好标准的普通话与一口漂亮的戏剧台词的距离还是相当远的,即便已经开设了台词课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偏向于话剧台词,当然话剧台词是基础,可是歌剧台词较话剧台词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区别也正是如此。

(二)外语课程(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

歌剧教育因以歌剧发源地欧洲的经典作品为基础进行展开,这就对学生的外语能力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等音乐院校的声乐系部大多都开设了《意大利语正音》《德语正音》《法语正音》等课程,教学往往停留在这些欧洲小语种的拼读发展上。当然意大利语拼读是基础的基础,倘若上升到歌剧高度要求上,学生仅仅会坑坑巴巴的拼出来是不能够胜任这类作品的宣叙调或念白台词的。教学中可以从意大利语小对话进行入手,让学生用意大利语教程中的小对话锻炼学生的台词交流能力。

(三)《多声部视唱》

《多声部视唱》是训练学生以多声部思维方式的视唱基础课程,也是声乐方向学生进入歌剧重唱学习的“敲门砖”。声乐方向的学生尤其是声乐系的学生在进入本科学习前往往只进行过独唱技术的学习,在声部合作的专业角度显得十分空白。从歌剧排练前置课程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对《多声部视唱》这门专业课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这门课的应用效果因成为这门课的教学主题。学习完这门课程能使学生区分出主调多声部作品与复调多少部作品在声乐表达中的差别,提升学生间互相的协作能力。

(四)《戏曲身段》

目前大多数高等音乐院校的声乐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加入了我国传统戏曲的教学内容,但笔者认为,与其花费大力气给声乐方向学生讲传统戏曲唱腔,让每个学生都学习戏曲唱段,不如花时间花功夫给这些学生加强戏曲身段训练来得实际。传统戏曲的唱段应该学,但是毕竟戏曲唱腔与现代声乐教学还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戏曲身段就不同了,从应用型的角度出发,戏曲身段可以直接运用到我国众多的民族歌剧的排练中来。在笔者的歌剧排练教学中,往往一组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排《小二黑结婚》,圆场不会跑,云手不会做,走上排练厅众多的歌剧走位从零开始练习。若扎实的完成了戏曲身段前置课程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排练效率。

(五)《歌剧作品鉴赏》

声乐艺术分为歌剧作品与艺术歌曲两大类,歌曲作品更强调戏剧化的表达效果。可是何谓戏剧化对于一个本科学生来说也许并不能很好的通过声音控制表达出来,尤其一些低年级学生往往将歌剧咏叹调唱得过于柔美,好像艺术歌曲的处理一样。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们鉴赏成熟的歌剧作品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很多声乐方向的专业学生一部原版歌剧都没有完整的看完过,对歌剧的了解都停留在一个个咏叹调片段上,这样对歌剧的理解是缺失的。利用一个学期,仔细地研究几部经典歌剧的整体架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剧,从而整体提升对歌剧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

(六)《歌剧艺术史》

高等音乐院校表演方向的学生历来对史論课程都存在畏难情绪,但是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若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单纯的表演是苍白无力的。我国目前的现状在于对于中西方音乐史的研究非常积极,但是对于这种音乐史论分支的研究是缺乏精英化研究的。

歌剧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形式这种高雅艺术已经越来越走进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歌剧演员的培养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中国高校歌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这项事业需要高校的声乐工作者们清晰地认识到目前的歌剧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要结合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综合考虑,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王梓赫.高校歌剧教学体系构建的四个操作关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10).

[2]张璨.普通高校学生歌剧排练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5,(23).

[3]王婷娟.我国普通高校歌剧赏析课现状研究[J].戏剧之家,2017,(01).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应用价值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