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管理中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9-04-25朱丽陈虹车立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朱丽 陈虹 车立蓉

【摘 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急诊护理管理中使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详细观察并仔细分析其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从我院急诊科病例中任意选取200名患者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將其分为常规组100名和实验组100名。其中,常规组患者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是采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详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自所需的急救时间,急救护理错误率和急救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和平均急救时间两方面都比常规组的要短;实验组的急救护理错误率为1.52%,而常规组却高达12.36%;实验组的急救护理满意度是95.8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18%。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都比较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合理采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明显的降低急救反应时间和实际急救的使用时间,还可以有效降低急救护理的错误率,因此,该护理模式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8--02

急诊科,是整个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不仅要处理各种复杂的病情,而且通常情况下的救护时间都非常短暂。为此,急诊科对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则能切实的满足这一要求。该模式其实质是指相关的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从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的实际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而采取的更加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使用,可以明显的提高急诊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此次研究则主要是通过对我院急诊护理管理中使用的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详细观察,并且仔细分析其实际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从我院急诊科病例中任意选取200名患者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200名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00名研究对象。在常规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0名,女性患者有40名,年龄范围是15岁-80岁,发病到送诊的时间范围是10分钟到5小时。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58名,女性患者有42名,年龄范围是16岁-80岁,发病到送诊的时间范围是8分钟到5分钟。两者患者在基本资料中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性护理模式干预治疗的方式,而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是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干预治疗的方式。

常规性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有: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及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给与吸氧护理服务,同时做好相关的准备配合进一步的分诊治疗。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第一:人员责任清晰明确,一般情况下,管理小组长是由该院急诊科的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是由该院急诊科的副主任担任,共同讨论和评估急诊科的常见治疗风险之后再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多种应急方案。第二:制定详细的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措施:①接诊护理,护理人员在接收到急诊信息后的3min之内不仅要完成救护车辆的安排,同时还要完成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工作,并且要通过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时刻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通知到相关科室,使得相关科室以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②转运护理,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护理人员要立马完成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同时准备各类急救设备和药物,如果患者突发心脏骤停要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治疗,有剧烈疼痛的患者要给与适当的以镇静止痛治疗,并且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进行安抚。③院内转运护理,在转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障患者及其治疗设备的安全,避免跌落和相关治疗设备脱落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及时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治疗和后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此获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和配合。④抢救护理,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医生的抢救工作要积极努力的配合,仔细准备好急救所需的相关设备和药物,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且及时告知临床治疗的医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两者患者所使用的各项急救时间,急救护理过程中的错误率和患者的急救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的表示方法 此次研究中的全部数据都是采用SPSS19.0的统计软件进行详细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的方式表达,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达,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急救时间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在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和平均急救时间两方面都比常规组的要短,由于其差异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急救护理过程中的错误率的情况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的急救护理错误率为1.52%,而常规组的急救护理错误率却高达12.36%,两组差异比较明显,所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患者急救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实验组的急救护理满意度是95.89%,常规组的急救护理满意度是82.18%,两组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科接收的患者的病情都具有急、危、重的特点,所以要求急诊科具有较高的医疗和护理水平,从而保障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为此,急诊科应当制定科学合理且有预见性的护理方案,以实现有效的控制治疗与护理工作。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了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后,对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和实际急救时间都明显短于常规护理模式,同时急救护理错误率也低于常规护理的急救护理错误率,并且还有较高的急救护理满意度。由此可见,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不仅具有高效性,还具有科学性和较高的预见性,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使相关护理人员在保障基础护理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协调医患关系,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单静娜.前瞻性质量管理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127-129.

冯艳红.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216-217.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