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研究

2019-04-25范晔晔

健康大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预防接种

范晔晔

【摘 要】目的:探究預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门诊出现预防接种纠纷的60例儿童纳入研究主体对象,回顾性分析60例接种儿童的基本资料,分别统计疫苗接种类型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便于全面分析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原因及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结果:经统计显示,60例儿童先后接种乙脑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水痘疫苗、HIB疫苗及其他疫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接种乙脑疫苗及麻疹疫苗的儿童,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及25.00%;经统计显示,60例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造成相应的接种纠纷,其问题发生原因相对复杂,包括疫苗接种时间、儿童体质、药物干扰、疫苗质量、接种后休息不佳、疫苗接种方式及其他原因。结论:医院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持续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接种操作流程树立工作人员法律意识,能消除影响预防接种工作效果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预防接种;常见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8--01

即便儿童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但是预防接种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1-2],例如:皮肤瘙痒或体温上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接种纠纷,反而影响儿童疫苗接种的预防效果。目前我国常见疫苗安全系数普遍较高,基本排除药物自身因素引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以主客观性因素为切入点全面分析接种纠纷的隐患因素,便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及防范对策。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新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门诊出现预防接种纠纷的60例儿童纳入研究主体对象。其中,60例接种儿童中男女比例为37:23(即男女比例分别为37例及23例),年龄最高者5岁、年龄最低者0.1岁、中位数年龄为(2.8±0.3)岁。同时,所有接种纠纷可分为语言纠纷例、肢体纠纷例、书面投诉例及电话投诉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接种儿童的基本资料,分别统计年龄、性别、疫苗接种时间、疫苗接种类型及不良反应出现时间,观察各个儿童不良反应的出现症状,以过往经验为出发点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评估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再归纳分析所有结论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 结果

2.1 60例儿童疫苗接种类型分析

经统计显示,60例儿童先后接种乙脑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水痘疫苗、HIB疫苗及其他疫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接种乙脑疫苗及麻疹疫苗的儿童,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及25.00%。

2.2 60例儿童疫苗接种纠纷的发生原因

经统计显示,60例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造成相应的接种纠纷,其问题发生原因相对复杂,包括疫苗接种时间、儿童体质、药物干扰、疫苗质量、接种后休息不佳、疫苗接种方式及其他原因。见表2:

3 讨论

3.1 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 预防接种纠纷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相对复杂,可分为受众方面原因、接种方面原因及社会环境因素[3]。其中,受众方面原因可细分为维权意识、知识缺乏及心理层面,以心理层面为例大多数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的心理期望值较高且接种后不良反应了解不够全面,特别是疫苗与普通药品相似,深受个人体质差异性的影响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且预防接种以健康特殊人群为主要受众,所出现的接种后不良反应往往比患者正常用药后引发的不良反应更为严重。部分儿童家长自身对于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程度不足,误以为耦合疾病属于接种反应,尤其是接种人群处于疾病潜伏期或耦合其他疾病时,加剧辨别难度。同时,接种方面原因可细分为接种环境、责任意识、服务态度、法律意识及有效沟通,一旦接种环境不符合具体要求,例如:儿童或家长等待期间出现烦躁等负性情绪、医疗环境嘈杂拥挤、接种现场管理无序等,存在造成儿童家长将不良情绪转嫁至接种工作人员的可能性,直至发生预防接种纠纷,并且接种人员自身服务态度不佳或极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过于生硬忽略儿童家长咨询,特别是对于家长的问题解释不够恰当,极易造成家长产生不满情绪。

3.2 预防接种纠纷防范对策 医务人员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不断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创设良好的接种环境,合理布局观察区域、接种区域、登记区域及候诊区域,预防人群过度拥挤,待接种完成后规范填写疫苗接种日期、接种剂量、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及完整签名盖章,不得涂改原有的记录,将原始文字记录视为最为直接有效的书面证据,充分发挥其指导预防接种纠纷的作用。同时,规范预防接种的记录环节,从根源上认识到规范接种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真正意义上做到保护接种儿童。此外,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是一项涉及儿童健康成长及全民族身体素质提升的社会工程,不得视为简单的打针发药环节。由于预防接种工作无法脱离工作人员自身高度的责任感及责任心的支持,客观上要求医院不断强化接种人员自身道德修养,转变自身服务理念,保持热情诚恳的服务态度,与接种主体对象间构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且于候诊区域张贴预防接种的科普小知识,向儿童家长发放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宣传单,详细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解答儿童家长的内心疑虑。

综上所述:医院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持续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接种操作流程树立工作人员法律意识,能消除影响预防接种工作效果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程涛,万玲玲,王超,王宇峰,林琳,田鑫,曹凤瑞,付思美,陈超,周剑惠.吉林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后预防接种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3(06):133

熊龙莲,陆敏,赖洪婵,赖红连,邱睿.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J].基层医学论坛.2012,34(09):33-34

张莉萍,许慧琳,金宝芳,王烨,杜艳,吴燕,李捷.上海市闵行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及满意度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1,45(07):199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预防接种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
2012年南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幼托机构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