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话教学,以“奇”为先

2019-04-23祖月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情节想象动作

祖月华

[摘 要]神话文本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神话故事以跌宕神奇的情节、鲜明神秘的人物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神话故事,复述故事情节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动作、情节和想象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神话故事的内在之“奇”,真正理解感悟神话文本的艺术魅力,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神话文本;动作;情节;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18-02

神话是古人在生活中为了寻求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而展开想象表达的一种文字样式,是各民族最原始的文化起源。因此,它成为语文教材必选的内容之一。神话故事以跌宕神奇的情节、鲜明神秘的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属于故事类文本,因此复述故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要凸显神话文本的神奇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神话的文体特质。

一、紧扣动作,在复述中凸显人物之神奇

神话文本中的人物都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他们为民除害、除暴安良,直至牺牲自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依托。塑造这样的人物,既有精准的动作描写,又极富神奇色彩。在进行复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关注。如,在《哪吒闹海》一文的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复述。

(一)自主体悟,借动作感受神力

《哪吒闹海》一文中,作者以几个经典的动作再现了哪吒与夜叉、三太子交手的过程,如“跳进”“一摆”“一闪”“扔去”等。这些动作显得轻盈洒脱,更加展现了人物武艺高强的特质。在阅读中,学生发现,作者为了凸显这几个动作的神力,还进行了补充性描写,使得动作的神奇跃然纸上。如,“一摆”之后,“掀起滔天巨浪”“水晶宫也摇晃起来”;“扔去”之后“比一座大山还重”……这些虽然不是直接描写动作,却是动作引发的后果,鲜明地表达出动作的神奇。

直接明了的动作描写也好,补充说明的描写也罢,其实都是凸显人物在动作上的神奇力量。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描写与常态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体悟,并借助于读梳理文本语言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内化文本的语言,为复述故事奠定基础。

(二)统整联系,借助动作再现神力

《哪吒闹海》一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作者都以动作描写为主,但它们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对手不同,哪吒在展现动作的程度和力度是不同的。这与故事发展的情节以及对手角色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其次,对手能力不同,哪吒的动作也不同。哪吒的动作不仅充满力量的进攻性,同时也有灵活的躲闪性。动作性质的变化让故事和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因此,在指导学生复述的过程中,要在语气、语调和节奏停顿上做好艺术的处理,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在与三太子的缠斗上,让学生体会动作所展现的人物的神奇力量之美。

二、紧扣情节,在复述中凸显故事之精妙

(一)设置悬念,为学生的想象猜测奠基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性文本一般不是平铺直叙的,而设置一定的障碍或者悬念,让读者在联想、推测的过程中感受故事的精彩。神话类文本为塑造人物性格的需要,在叙事过程中常常通过悬念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悬念,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既能使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深入解构,同时也历练了学生深入复述的能力。

如,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教师按照牛郎和织女从相遇到相知,然后到相守,最后只能相望的顺序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后,教师依托文本基本的情节发展组织学生思考:“在这些情节之中,有哪些情节是你意想不到的?”学生纷纷回归文本,罗列出以下神奇的情节。老牛会说话,临终对牛郎的嘱托;王母娘娘划出了天河,并派天兵天将来捉拿织女;牛郎披着牛皮飞上天追织女;牛郎与织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鹊桥相会”……这些神奇的情节让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神话故事中具有悬念特质的情节,会让读者产生生动曲折之感,从而真正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先后运用了两种方法展开教学。首先,依托语言文字梳理文本的基本情节,在逻辑思路的观照下,为学生深入感知情节的神奇奠定基础;其次,对比一般情节和神奇情节的不同,让学生的思想受到震撼。两种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不仅体会到故事外显的情节,而且感悟了神话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聚焦伏笔,为学生的解构设立抓手

情节设置的最高境界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梳理并感知神话故事的神奇时,一方面需要以感性的认知来体验,另一方面也要以理性的视角来解构。

如,《牛郎织女》一文中,在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之时,凡人出身的牛郎居然飞上了天空,甚至在七月初七与织女鹊桥相会。这本身就有些脱离实际了,但由于在前面有了老牛临终嘱托的伏笔,这里的情节就显得又在情理之中。教师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文本,梳理出课文还有哪些精心设置的伏笔。如,牛郎精心照顾老牛,老牛还“舔舔他的手”;牛郎与织女能够相遇與老牛提供的信息有着紧密的联系……

有了伏笔,情节的发展就更加契合表达的目的和读者的期待,也使读者更加产生好奇感。

三、紧扣想象,在复述中凸显意蕴之深远

神话的核心价值,不仅仅在于人物之奇、情节之奇,更在于其意境之奇。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中的神话文本常常点到即止,并没有展开深入的描写。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情,将神话故事发生的神奇情境再现出来。下面笔者以《嫦娥奔月》一文的教学来谈谈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拓展补充,再现神奇场景

故事的铺陈与表达没有必要做到严丝合缝,要留下相应的空白,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神话文本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补充,再现故事中言之未尽的场景。

如,《嫦娥奔月》一文中的逢蒙跟嫦娥抢夺仙药一段,作者并没有展开细致的描述,而是以逢蒙“威逼”、嫦娥“周旋”两个词语加以概括。为此,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逢蒙是如何“威逼”的,嫦娥又是如何“周旋”的。这样的想象补充,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而且感悟到神话故事独特的表达艺术。

复述课文并不是对文本内容的照本宣科,而是要让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再现。只有这样,才能在复述中既历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

(二)细节补充,再现神奇情境

《嫦娥奔月》一文这样描述:嫦娥在无奈之下吞下仙丹,成为神仙,直接向着月亮飞去。这一场景不仅巧妙地点题,而且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和高潮部分。作者浓墨重彩地进行了描写。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等核心词语,感受这些词语在展现情境神奇的表达效果。首先,“飘飘悠悠”让人觉得嫦娥的身体变得轻盈,与凡人已经有所区别;其次,“碧蓝碧蓝”这一表示颜色的词语凸显天空的美,让故事的神奇有了具体的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学生看到了月亮、星星的美丽,看到嫦娥的衣襟在微风中飘扬的情景。这样的补充,让学生更清楚、更细致地感悟出文本的细节内容,理解了故事的神奇。

总而言之,神话文本的教学应该抓住动作、情节和想象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神话故事的内在之“奇”,真正理解感悟神话文本的艺术魅力,传承民族文化。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情节想象动作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动作描写要具体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