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能力提升途径

2019-04-22徐芳芳

卷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阅读能力

徐芳芳

摘 要:在传统的语文低年级阅读课中,为了更方面快捷的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往往将阅读的选材范围固定在教材或教学大纲之中。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依托绘本馆的丰富资源,借助阅读APP的有效支持,对阅读课程教学进行了合作式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绘本阅读;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途径

1 依托绘本馆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优势性

在绘本阅读APP支持下的“绘本馆+学校”阅读模式,有机融入绘本阅读为特色的低年级语文阅读课程,其优势性主要有:依托绘本馆开展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而且也为教师甄选优质阅读素材提供了更加理想的平台,能够保证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和即时性;创新使用绘本阅读APP,可以获取专业绘本老师的教学支持,及时、全面的从课堂以及家庭阅读中获取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信息,让绘本阅读成为反映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载体。通过灵活、新颖、行之有效的学校与绘本馆合作模式,来实现课上阅读与课下阅读;精读与泛读的有机结合。在绘本阅读APP的支持下,探索学校与绘本馆合作的绘本阅读利开展模式,设计学生低年级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新形式。这一目标是从学生教育中“学生主体”的原则出发,旨在促进学生在低年级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让课程内容能够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保证阅读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能够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2 绘本阅读能力有效提升的途径

传统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将阅读教学单纯理解为给学生讲故事或是照着绘本读故事。在与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缺乏明确的目的,指导方式也比较随意。久而久之,阅读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目的。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各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2.1 借助泛读,收集阅读信息

阅读量是学生阅读兴趣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借助绘本阅读APP,我们采用泛读课与课下泛读相结合的方式。阅读APP中有着丰富的阅读资源,可以供学生们借阅。绘本阅读容易造成浅阅读,所以在指导学生泛读时要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意识。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APP把读过的绘本进行推荐,并在上面写上自己对绘本的看法及心得。阅读APP会在每月进行阅读量的统计评比并展示在平台上,这其实就是一个学生书写读后感,回顾阅读内容的过程。通过阅读量统计以及学生对绘本的点评信息,我们可以真实的获取学生一段时间之内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变化情况。从而既保证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2.2 互动精读,引发自主思考

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自主思考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在阅读精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绘本老师运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绘声绘色的读给学生听,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在画面中自主感受绘本、理解绘本。

此外,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一味地只阅读绘本的内容。教师尽量采用一种开放式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因为开放式的问题,能激发师生、生生之间更多的对话,有利于儿童探究和思考,有利于发现有趣的问题。老师可以在适当时机针对绘本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小问题,帮助理解故事情节。同样,当发现学生似乎对绘本内容“了如指掌”时,可以改变阅读教学的互动策略,向学生发起提问或故意漏掉其中的一个情节,如:“咦?这只笨笨熊去小兔家送了什么礼物呢?我好像记不太清了,你能告诉我吗?”还可以进行故事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一个情节,请学生接龙说下一个情节等等。

通过这样“你问我答”的积极互动方式,让学生在“边听、边看、边问、边答”的过程中增强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其绘本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了。每次绘本阅读课结束后,我们都会及时收集整理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探索高质量绘本教学课程的设计与流程。

2.3 深化体验,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老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提供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借助亦启读APP的绘本表演活动,老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绘本和他们一同进行模仿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绘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大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可以有效提高对绘本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在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将教学场所放到了绘本馆当中,利用绘本馆相对宽阔的场地和齐全的设备进行表演教学。老师准备好了圆形道具充当大饼和动物帽子。活动开始前,叙述绘本故事的开头:“小猪做了一张好大的饼,还没来得及吃一口就累得睡着了,等他一觉醒来后发现大饼被咬了一口,是谁咬的呢?小猪开始四处询问,小动物们为了证明不是自己咬的,都在大饼上咬一口留下牙印。”之后,请学生们戴上帽子开始了表演:“小猪”逐一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嘟着嘴啄一口,留下牙印,说:“不是我咬的!”轮到“兔子”了,只见他故意露出两颗门牙模仿兔子,那丑样引起了大家的哄笑,但大家纷纷表示学得像极了;之后是“大灰狼”来了,“大灰狼”的嘴巴张的特别大,“啊呜”一声咬下来一大口饼,还津津有味的嚼着,拉着“小猪”拿大饼的手还想再吃一口,吓得“小猪”赶紧跑走了......夸张有趣的表演带动了之后的小动物们,表演起来自然多了,而其他观看的学生也对各种动物的表演有了印象的深刻。表演结束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不同的动物牙齿都长什么样吗?他们咬过的牙印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翻开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来看看吧!”在表演游戏的基础上,学生们带着强烈地兴趣与疑问开始了寻求答案的阅读教学之旅,认真观察绘本内容,从而了解了不同动物的嘴巴和牙齿的区别。

学生在表演或观看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之后老师的提问让他们对本次阅读教学有了明显的目的性。因此利用表演游戏“先演后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2.4 家校合作:亲子阅读,全面保障

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家长参与的阅读教学是不健全的。我们始终认为,只有促进家庭和学校的良好沟通,形成家庭、学校双方教育合力,才能让孩子在优质的阅读氛围中成长提高。依托绘本馆,围绕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而建构起来的亲子阅读模式,是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保障。家长与教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在阅读能力培养能力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能形成共同推动的合力,同时以亦启读绘本APP为数据收集工具,收集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心得以及教师参与阅读点评的数据,可以有效分析親子阅读质量、教师参与阅读点评的质量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关性。

教师利用各种家校互动的机会,为家长开展了各类培训,提高家长对阅读能力培养教育的认识。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绘本阅读教学当中:如家长观摩班级阅读教学、在绘本馆中组织亲子阅读表演活动等,让家长对学生的阅读课程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我们与家长的积极互动,极大丰富了阅读教育资源,让沟通更顺畅和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欣.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左敬文.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赵飞君.以“绘本阅读”为载体的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阅读能力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绘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低年级语文课堂应当重视信息媒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