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简析

2019-04-18赵耀赵云梅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校

赵耀 赵云梅

摘要: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教育比较薄弱。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里的主要内容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有其可行性和重要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高校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究竟有没有生态思想,在国际学术界存在着不少的争议。国外一些学者通常情况下把马克思看作是一位反生态的思想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反生态的,更有甚者认为马克思的相关理论是生态问题的思想根源。如美国生态学者唐纳德.沃斯特认为:“在他俩(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无法看到多少对保护任何古老的自然观的关心,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任何关注。”特德.本顿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对马克思进行批评,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存“技术乐观主义”的幻想。维克托.弗金斯说:“马克思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始终保持这种普罗米修斯式的劲头,始终赞扬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卡洛琳·麦茜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态'代价并且深感痛心的同时,却又接受了启蒙运动通过自然的控制取得进步的神话”。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不具有生态思想,认为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研究强加给他们的。的确,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没有相应的章节,甚至完整的段落去专门讨论生态问题,但这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包含生态思想。1995年9月巴黎召开《国际马克思大会》中,有与会学者就认为,马克思是全球第一个生态学家,因为马克思曾指出要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并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通过劳动建立的。豪沃德.帕森斯认为,“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关注生态唯物主义,这种关注后来发展为对人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研究。马克思从未摈弃生态唯物主义。”而在大多数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里,都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们认为马克思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者,抑或说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先驱。如美国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其标志性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中,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阐释了长久以来被遮蔽和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迄今为止关于马克思生态思想最为全面、系统的辩护和阐发。此外,卢西亚那.卡斯特琳娜、岛崎隆、戴维·哈维、岩佐茂等也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行了重构。

马克思主义是研究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自然辩证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都有体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剖析了人类生态问题产生的本源,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等问题。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論指导价值。作为高校基本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应该肩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使命。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体系中生态思想的弱化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过多次的调整和改革。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依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具体设置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程。其中,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小组领导下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2007年7月第一次出版后,为更及时、更充分地反映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安排,分别在2008年1月、2009年5月、2010年5月、2013年5、2018年4月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版次的篇章结构来看,教材基本都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前4版此部分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显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七个章节上,并没有专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主要散见于其中的部分章节。如在“社会的物质性”问题上,提出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时,提出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等等。

在我们看来,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材中缺乏生态思想不仅使教学内容显得美中不足,甚至也会给知识的衔接产生一定的断裂。如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论述“物质世界和实践”部分,最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根基,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论述,这一总结中提及“人与自然”是缺乏知识前提的;再如,在对生产力内容上,论述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但我们知道,马克思说:“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论,劳动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要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丰富的水、土壤的肥力、鱼产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金属、森林、煤炭、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等等。”显然生产的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率、劳动者“人本身的自然”、生产工具、劳动对象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是生产力观应该全面看待的。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也缺乏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带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思。等等。

“05方案”指出,课程的科学设置安排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安排,要展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突出重点,更好地吸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我们认为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上,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空场,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构想

对于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问题,国内有两种主要看法:一是渗透模式,指不专门设置生态思想的教学课程,而只是将生态思想理论渗透到现有的各学科的教学中;二是单一学科模式,即将生态思想的教育列为一门独立课程来教学,从而有效避免渗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系统、内容分散等缺点。我们认为,采取上述这两种模式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教育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采取渗透式的模式,并不能彰显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地位和时代价值,同时也并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其次,对于单一学科模式,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新增加一门课程,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教材编写,而且还涉及教学计划的调整,师资队伍的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因此采取单一模式存在可操作性低的问题。对此,我们也曾于2013年9月针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教学问题,在高校随机抽取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高校有开展生态思想教育是否有必要的问题,有57.6%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37.9的认为“可开可不开”,仅4.5%的认为没有必要。但在课程的设置上,31.8%的学生认可单独设置,63.2%的学生认可融入公共课程。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较高的学习意愿,但同时又倾向于不再增加新的教学计划。综上分析,我们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把生态思想纳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即在教材上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相应的章节,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容体系,又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具体在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应着重阐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和人的主体性。阐述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但是,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不同,人不仅依赖自然而且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产劳动中自觉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第二、人与自然是一種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即一方面在实践中,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物化在自然界之中,另一方面,人把自然的力量内化为自己的本质,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但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实践活动,即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根本出路。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全球生态危机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的结果。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根本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即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自国家实施相关方案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在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要使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发挥更大的实践指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与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措施,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91.

[2] T.Benton.Maxism and Natural Limits[J].in:New LeftReview.No.178,1989.

[3] Victor Ferkiss.Nature,Teclrnology,and Society[M] .New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3:108.

[4] Carolyn Merchant,Ecology[M].New Jersey:HumanistiesPress,1994:2.

[5] H.L.Parsons.Marx and Engels on Ecology[M].London:Green-wood Press,1977:12.

[6]朱炳元.关于《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47.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