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2019-04-11王精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针刺

王精伟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中医科,广东 广州 510000)

在临床生活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颈部交感神经出现异常变化引起椎动脉出现受累,造成患者出现眩晕、视力模糊等临床症状[1]。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出现的次数多,大部分患者是因为椎节不稳定引起的,在手术治疗后会有所恢复[2]。本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头痛的持续时间不同,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会得到影响[3]。发作性眩晕也是患者疾病体征之一,眩晕发作与颈部旋转或后伸运动或体位快速的变动有紧密的联系,患者会出现复视、无意识障碍的猝倒。通过X线片会发现,患者的上颈段或下颈段有节段性不稳或者是伴有钩椎关节骨赘横向增生,患者的神经系统并不会伴有其阳性症状。笔者为了探究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价值,分别对研究组、参考组做出调查、研究,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60例,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法把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参考组,各30例。参考组男 19例,女 11例;年龄 34~56岁,平均 43.6岁;病程 2.3~3.6年,平均病程(3.1±0.5) 年。研究组男 17例,女 13例;年龄32~53岁,平均45.3岁;病程2.1~3.8年,平均病程(3.2±0.6)年。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获得准许。全部患者及其家属皆具知情同意权。研究组、参考组患者在主要的临床资料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进行研究、比较。

1.2 治疗方法 参考组实施单纯的针刺治疗,方式:在进行针刺治疗时,指导患者保持坐卧位或是仰卧位,选取风池、太溪、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其中颈夹脊穴为针刺主穴;治疗后,选取合谷、印堂、大椎、太阳、天柱作为针刺的配合穴位。进针时进行反复性的捻转,平补平泻方式。治疗时间为 25~30 min,针刺次数为 1次/d,连续进行针刺治疗25 d,在针刺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救治。

研究组实施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措施:其针刺疗法与参考组相同,联合推拿治疗:协助患者保持坐立体位,指导患者进行身心放松,让其处于自在、放松的状态。推拿的医师使用大拇指或者食指的螺纹面,在患者颈臂穴向下、向内方向开展揉按,揉按的频率控制在1 min处于70次;医师使用一指禅屈拇指推法,在患者华佗夹脊双侧进行揉按推拿,1 min揉按频率保持在1 min 100次。医师采用手指推动按压椎动脉寰枕关节向脊柱方向,保持按压频率为1 min 90次。1 d进行1次推拿,连续进行推拿2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研究组、参考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作出比较。其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的工作,疾病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有效:其病理症状显著缓解,可进行正常的生活,无效:病理变化没有出现好转,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对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次数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 SPSS 19.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和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х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参考组的 80.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参考组是26.6%,研究组的结果比参考组低,(P<0.05),见表2。

表2 2组颈椎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病率比较高,且患者的病程比一般疾病长许多。患者在得病后,正常的生活会受到影响,自身的颈部活动受限,患者的身体、心理均会受到影响。生活中,大部分患者的坐姿不良,工作时间较长,造成患者的颈部肌肉、椎管出现病理变化,造成患者整体的生活受损[4]。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的自身健康受到威胁。患者在临床上,不仅有椎动脉型症状,还有明显的交感神经症状,疾病的特征以患者的临床主诉为依准,由于患者的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5]。在临床上,动力学因素是导致患者发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患者自身的不良肢体行为的变化,导致其椎动脉受到压迫,继而出现痉挛、肌肉劳损等不同的变化。对于进行针刺和推拿治疗后的患者,相关的医生对其做好宣教工作,告知在刚结束针刺后,不能洗热水澡和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主要以休息为主。从 2组的治疗效果来看,将针刺和推拿相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针刺治疗相比较,整体的疗效明显,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相对稳定。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机械性因素也是患者疾病发生、加重的主要原因,患者增生的骨刺及一部分附生物,造成患者的椎动脉受到压迫,整体的血液运行受到影响,随着附生物、骨刺位置和体积的变化,患者的疾病逐渐加重,病情的复杂性加重。

通过对患者的风池、太溪、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印堂、大椎、太阳、天柱等穴位进行刺激,对患者的眩晕、胸口发闷、失眠多梦、心烦、燥热、肠胃不适等一系列的临床体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针刺的治疗效果比较快,患者的体征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临床上,针刺和推拿的治疗方式不会对患者的肾脏、肝脏造成损伤,患者自身不会有太大的负担。推拿手法对患者的急慢性关节损伤治疗效果明显,整体使用中医针刺治疗联合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调理作用显著。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参考组的为80.0%,研究组和参考组开展对比,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参考组是26.6%,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考组略低一些(P<0.05)。由此可见,中医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明显的效果,可以整体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价值较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正面的影响,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建议临床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针刺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超声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43例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