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德育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4-07包海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理想化德育工作德育

◎ 包海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对于德育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教育的发展,并且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无法与当下德育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相适应。总之,高中德育管理问题,必须加强重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解决了当下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促进我国德育管理工作的进行,才能够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下高中德育管理工作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问题都显露出来了。这对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推进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有很大的影响。

1.理想化的德育评价

当下很多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对于德育评价的理想化。由于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特点与身心状况,所以在德育工作中的目标和方向都不是特别的明确,导致出现过于理想化的特点。有的学校德育目标过高,已经不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很容易导致理想化的德育评价。这种理想化的德育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无法达到甚至让人觉得无法遵循,久而久之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1]。如果没有相应的方法加以改正,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方向,影响学生品德评判的标准。很多高中教师把教学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虽然是治愈的培养,但却轻视了德育教育,这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高中教学过程中,作为任课教师也要更加注重德育管理工作。

2.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当下,一些高中德育课还是处于灌输式的阶段,教师一味地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忽视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不能够自主地思考,只能依靠教师说的观点进行学习。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学习,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一些观点认为,学生的道德和观念并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通过环境中的成长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这种说法十分正确。只有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道德的现象,并从中悟出道理,才能够让学生记得更牢。

3.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配合不够

德育工作的开展不能够仅靠学校教师进行,而是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但是,有很多家长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从而在家庭中忽视了对德育教育的进行。有的学校也认为德育是家长的责任,而学校忽视了这一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学校与家庭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才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德育学习。

二、解决高中德育管理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德育工作

我国的高中生在生理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观念,不再是像小学生和初中生那样对教师唯命是听,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方式,对于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在这一情况之下,如果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一意孤行,就会造成学生的厌烦状态,那么结果只能是与现实不符,事倍功半[2]。因此,教师不能够急于求成,应该认真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特点,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才能够发挥实现德育的目标。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都是站在课堂主体讲述,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兴趣并不会太高,而且只能够机械地记忆。对于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把主体的位置交给学生,让学生享受自主权,教师应该学会尊重,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3.德育要回归生活,加强社会实践

生活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练习,才能够让教育者更加明白现实生活的状况,这也是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实践的重要场所和阵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新鲜元素不断地涌现出来,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还要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现在的教学形式是为了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能够更好地立足。所以学校应改变德育的教育方式,树立新的教学思想观念,以保证能够营造生活化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德育的场所并不能只限制在学校的课堂上,还应该去敬老院和繁华的大街。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品德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地从小事升华到大道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适合现代化社会的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加强高中德育管理工作,对于新时期学校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学校要加大建设校园的力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关于当下高中德育管理中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的存在,要进行适当地解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不断加强高中德育工作的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理想化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陆毅:侯亮平是个太理想化的人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太过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