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有效性对话

2019-04-07李三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三等奖师生数学

李三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很多,如先学后教式,小组合作式,目标导引式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敢于交流。而且老师要耐心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对学生的出色表现表示肯定。课堂教学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阵地,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一、明白师生对话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不仅能让老师明白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师生互动体现了知识掌握、学习能力、情感目标一体的数学课堂价值。师生互动,就是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进行深入的指导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则是引导者,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切磋,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友好的问答,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活跃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师生对话在教育领域的最大价值。

二、掌握师生对话特征

1.单方面讲授知识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自己一言到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情绪低下,毫无兴趣,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还对知识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所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加上教师的合理点拨,就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运用》时,出示了一题“在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六一班学生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总数的3/4,获二、三等奖的学生占总数的2/5,问二等奖学生获奖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我用自己的方式讲解了3/4+2/5-1,然后提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吗?学生甲思考片刻后举手。“我用1-3/4先求出三等奖的人数占几分之几,再用二三等奖的和减去三等奖就是二等奖,即2/5-1/4。”方法简单且易理解。学生乙用的是“先求出三等奖1-3/4,再求出一等奖1-2/5,最后用单位1减去一等奖、三等奖。”虽然稍微复杂点,但是思路清晰,道理明白。这样的课堂学习,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2.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小学生心理特征还不太成熟,与老师交流往往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所以想要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要求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尊重学生,让他们感到有亲切感,这样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之间如果能够平等交流,不仅使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还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如我教的五三班一名学生史某,上课经常搞小动作,讲课时心不在焉,所以几乎每节课都得挨批。一次课上学习《通分》后,我看他在桌子下玩弄着什么,我悄悄走到他跟前,原来在那摆弄魔方呢,而且六个面全部拼好。我强压住自己的怒火,举起来让学生观看魔方,问你们会拼吗?竟然只有两个学生会。我顿时转变了话题,语气也很委婉,适时地表扬了他。他反而脸红的低下了头。此后,他在数学课上非常的认真、积极,学习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个事例表明,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3.数学贴近生活的实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热情。对数学课堂来说,知识点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但是教师如果老师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相联系,数学课堂就会有声有色。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3/4米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他既表示1米的3/4是多少,又表示3米的1/4是多少。可是学生怎么也不理解。于是我找到了一根1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取3份;又拿了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取1份剪下来。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两根绳子一样长。又让他们举出类似的4/吨的意义、2/3千克的意义。像这样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不但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拓展了数学知识面。

三、了解师生对话方法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搜集类似圆柱体的事物,并由此归纳圆柱的基本概念,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上的学具特别充分。学习侧面积时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组内的学生学习程度分明,成员各负其责,互帮互助,很快总结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圆柱体侧面积公式:底面周长乘以高。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后进生的提高起到了无足轻重的作用。

2.精心设计数学问题 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呼百应”的对话方式。这实际上是传统教学的一种方式,为了使课堂活跃,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对答如流,课堂效率低。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使课堂对话有效果,我们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对课堂中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预防全是尖子生的回答,其他的学生若无其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什么是平均数?如何求三个数的平均数?知道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95,又知道了语文数学的平均分97,怎么求英语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互动中,最常用的是师生的相互对话,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主题地位,认真钻研教材,针对性的问题等对课堂的有效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三等奖师生数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专题·融媒瞭望哨
丰收的喜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WZW—bewell摄影月赛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三等奖获奖名单(初中组)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