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研究

2019-04-07孙勇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做题教学活动习惯

◎ 孙勇福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深入推广,对我国的教育教学事业不断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1]。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严格依照《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所提出的相关标准来严格执行,在《新课程标准》中,逐渐将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从片面对学生学习成绩、分数高低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自身发展潜能上来。

反思是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惯用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反思在学习中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将学生自身所存在的发展潜能转变为实际的数学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反思进行学习也就是带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通过对已经学习知识内容的能动性的认知加工来实现对已知知识的个性化认知,将其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中,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目标。

二、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重视小学生反思的起点

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应用反思这一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育与引导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以小学阶段学生所呈现出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为依据展开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对具体化、形象化事物具有较强接受能力,而对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信息接受能力相对弱的特点。教师要以此作为依据,尽量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反思纠正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毫米与分米的认识》为例,在某一次的数学单元测验中有一道题目如下“:一个黄瓜长约3( )?”在试卷批改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空中所填写的答案都是“厘米”。学生的这一学情反馈不禁让笔者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怎么会认为黄瓜是三厘米的长度呢?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了思想沟通,孩子们都纷纷表示没有错,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黄瓜的确只有3厘米。对于学生的这一反应,笔者决定带领学生到真实的情境之中去检验自己的认知。于是在某一次课外活动中带领学生到农民果园之中进行参观,让他们带好自己的尺子,到果园中去测量生活中常见的、吃到的成熟的黄瓜长度究竟是多少。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对考试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发现存在的学习错误时,善于主动将所学的课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实际情境中去求证,逐渐为学生树立善于立足生活进行学习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反思习惯

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以及数理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数学的学习更像是一种构建活动。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对主动构建活动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不仅是学生个人的纯粹行为,更是一个学习个体相互交流、批判与反思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反思行为能够成为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促进学生反思,帮助学生反思习惯地养成。例如,在笔者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在应用题的回答中经常出现问题。题目当中问道“:这箱水果有多重?”他的回答总是“:这箱水果有30重。”为了纠正这个问题,笔者特别和他进行了沟通,笔者问他:“你今年多大?”学生回答“:我今年九岁。”这时笔者就纠正他,如果按照你在应用题问答中的思维来回答我的问题应该是“我今年九大。”笔者又问:“你多重。”学生回答“:我70斤。”笔者又说可是如果按照你在做题时的想法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就应该是“我70重。那么老师所举的例子和做题时的问答是不是一样的?能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这个时候孩子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笑着摸摸自己的小脑袋说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结合学生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中的错误,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反思。

其次,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展开反思活动。建构主义的心理学家认为:活动是感知的源泉,同时也是思维发展的源泉。定式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其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依据,在进行问题解答时经常采用同一种方式方法,导致思考与做题思路狭隘,方式单一,甚至逻辑混乱和主次不清。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探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寻找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将自己的想法意见与解题思路进行汇总,每位学生各抒己见,并对答案进行补充,在相互质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3]。同时,引导学生去反思为何自己没有想到别的同学所提出的这种问题解答方式。在平等的交流沟通中,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自我反思。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还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的自我建构,将数学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培养创新性思维。

反思这一学习习惯对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开展,以此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反思能力。

猜你喜欢

做题教学活动习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上课好习惯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