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9-04-06郑梅慧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委中俞穴腰部

郑梅慧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针灸科,河南 辉县 453600)

腰间盘突出症为腰椎在退行性改变下,受到外力或自身用力不当,使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突出,并对神经根产生压迫,常伴有腰部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还将造成腹部前凸、腰部凹陷等[1]。本研究用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2例,均为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34~76岁,平均(54.72±6.68)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4.37±1.14)年。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34~75岁,平均(54.58±6.49)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4.12±1.0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2]、《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诊断标准;②经X光片检查可见腰椎间隙变窄、生理弧度消失;③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等;②腰部皮肤有瘢痕、皮疹、溃疡等;③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④凝血功能障碍;⑤依从性较差。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广州柏赛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148)0.3g,口服,1日2次,治疗15天。

观察组取委中穴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①委中穴刺络放血:取委中穴,取俯卧位,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消毒局部皮肤,并于穴位附近寻找青筋瘀络,用三棱针点刺,随后将火罐置于点刺处,留罐5min,放血量5mL,每隔5天放血1次,共放血3次。②针刺治疗:取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穴、环跳穴、大肠俞穴、阿是穴、夹脊穴、承山穴,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消毒针刺部位,用规格为0.3mm×(25~75)mm针灸针,针刺深度30~50mm,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1日1次,共治疗15天。

3 观察指标

症状评分用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下腰痛评分量表进行判定,主要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及膀胱功能等4个方面,总分29分,分值越低代表功能障碍越严重。

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定,分值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

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临床症状消失,可正常生活与工作。有效:直腿抬高试验可达7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与工作基本恢复。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JOA及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JOA及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JOA及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JOA V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 11.37±3.68 16.32±4.15 7.69±1.48 3.58±1.21观察组 51 10.84±3.59 20.13±4.26 7.52±1.36 2.84±0.95 t 0.736 4.575 0.604 3.435 P 0.463 0.000 0.547 0.001

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痹证”等范畴。外因为风寒湿邪侵袭或劳损,致经脉痹阻,不通则痛;内因为肝肾亏虚,脉失所养,不荣则痛[4]。治疗应以活血通络,补肾健骨为主。

委中穴属膀胱经穴位,刺络放血可发挥活血化瘀之效,调节气血。同时,委中穴又称为血郄,通过放血使膀胱经瘀滞的气血得以疏通,腰部瘀滞消散,最终通而不痛。针刺肾俞穴、命门穴及腰阳关穴有补肾元、强腰骨之效,环跳穴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之效,大肠俞穴有利腰膝、通肠道之效,阿是穴、夹脊穴及承山穴有疏通气血、活络止痛之效。委中穴刺络结合针刺可达到标本兼治之效。

委中穴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委中俞穴腰部
彭氏分筋推拿手法中所取“委中下”的定位依据及优势
拔罐治疗脂肪肝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腰酸背痛找委中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治疗粉刺肺经风热证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