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刺法联合康复训练 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2019-04-06王素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患侧偏瘫中风

王素香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中医院康复科,河南 濮阳 457500)

本研究用巨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28±12.64)岁,平均病程(8.17±6.32)天。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11±12.72)岁,平均病程(8.21±6.38)天。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2]。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为首次发病,有肢体偏瘫,生命体征平稳且神志清楚。

排除标准:完全性失语,合并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骨质疏松,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治疗方法、药物不耐受,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参照Brunnstrom分期[3]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①软瘫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改变体位、被动活动关节、推拿按摩、物理治疗等,鼓励患者用偏瘫侧参与训练;②痉挛期: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平衡、站立平衡、肌力训练、蜡疗等,注意牵伸痉挛肌肉;③恢复期:进行步行训练、肘关节分离运动、上下楼梯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可配合使用辅助器械,培养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康复训练1日1次,训练10 天停1 天,共训练40 天。

观察组加用巨刺法治疗,健侧取颊车、地仓、肩髃、外关、合谷、阳陵泉、环跳、三阴交,肝阳上亢加太溪、太冲,风痰滞络加丰隆、合谷,血瘀气虚加足三里、气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风动阴虚加太溪、风池。消毒后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嘱患者活动患侧的对应区域,治疗时间同康复训练。

3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总分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5]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自主生活能力越好。

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NIHS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40 18.28±4.87 5.01±3.22 14.375 0.000对照组 40 18.31±4.91 7.52±3.13 11.720 0.000 t 0.027 3.535 P 0.978 0.001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 (分,±s)

表2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40 34.36±10.12 64.85±11.14 12.813 0.000对照组 40 34.27±10.18 46.51±10.21 5.369 0.000 t 0.040 7.676 P 0.968 0.000

5 讨 论

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是治疗中风偏瘫的重要切入点,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形成新的神经环路使中枢神经功能重组,进而改善患侧的运动功能[6]。中医认为,中风偏瘫是由气血逆乱引发风、火、痰、瘀阻于脑脉或血溢出脑脉所致。五脏六腑之气表里相通,经络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因而针刺健侧的同名经或穴位,可以健侧经脉之气驱患侧同经之邪,达到整体的平衡。巨刺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方法,巨刺法能通过刺激健侧肢体,使神经冲动向患侧传导,进而促进患侧恢复功能[7]。

巨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单纯用康复训练。

猜你喜欢

患侧偏瘫中风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