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2019-04-03周德飞

读天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生活化

摘要:教师应密切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我们应该设计生活问题,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生活情境;生活经验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模型,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借助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将抽象的数学内容有机地融入生活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不是冰冷的,而是鲜活的,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了增强学生主动求知的内驱力,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新课伊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喇叭里想起了优雅的音乐,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花园中成群的蝴蝶在翩翩起舞。看到这里,学生们被屏幕中的画面深深吸引。这时,屏幕聚焦到了花朵中的一只蝴蝶上面,蝴蝶翅膀张合的过程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有的同学两只小手也跟着动了起来,显然,学生们完全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优美情境中。此时,教师趁势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视频中蝴蝶的翅膀了吗?学生说蝴蝶的翅膀左右相等,张合的过程很美。于是,教师引出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轴对称图形,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对新知学习的兴趣。

上述案例,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特征,精心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新知学习充满了期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开启愉快的学习之旅。

二、 设计生活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也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练习,架起“学”与“用”的桥梁。通过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积极思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练习:小华和他的妈妈来到了文具店,准备买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A 款钢笔15元,B款钢笔7元,厚的笔记本每本10元,薄的每本5元,妈妈付出50元钱,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学生们在生活中都有去超市、商场等地方的购物经验,这道题目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编制的。要确保找回的钱最多,花掉的钱必定最少;而要找回的钱最少,说明花掉的钱必然最多。经过分析,很快列出了算式,找回的钱要最多:50-(7+5),找回的钱要最少:50-(15+10),学生很快便算出了结果。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新知后,没有单一地进行计算训练,而是通过设计生活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三、 應用生活经验,实现数学理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知识晦涩难懂,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对所学的知识难以深刻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增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实现课堂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即生活”的道理。在教学“间隔排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从一幢大厦的1楼爬楼梯到5楼,需要5分钟。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小明从 1 楼爬到10楼,需要多少分钟呢?教师在屏幕上出示这道题目后,学生们认为非常简单,不约而同地说:“10分钟。”当教师问学生们原因时,学生们认为10楼是5楼的2倍,所以用的时间也是原先的 2倍。显然,学生们没有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此时,如果教师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学生也难以理解。于是向学生说道:“同学们,我们每天来到学校,到达自己的班级,从1楼到3楼,要爬几层楼梯呢?”在生活中,学生们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快想到从 1 楼到3楼,要爬2层楼梯。教师追问:“那么从1楼到5楼,又需要爬几层楼梯呢?”“4层。”学生们恍然大悟,想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上述案例,在面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并没有将正确的结论全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借用生活中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实现了真正的理解。

四、 结束语

简而言之,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数学影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生活素材,将教材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从生活中发现和体验数学,提高数学的综合能力,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宽明,刘静.关于数学生活化价值取向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2).

[2]吕秀俊.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2).

[3]姜桂兰,王明平.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Z2):52-53.

作者简介:

周德飞,湖南省宁乡市,湖南省宁乡市老粮仓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