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教学·评价一致”的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有效策略初探

2019-04-01林木香

新教师 2019年1期
关键词:伯牙建构分类

林木香

面对当今教学与评价改革,一线教师如何实践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坦然应对考试呢?笔者尝试进行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后文简称《分类学》)视野下“课程·教学·评价一致”的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实践。通过近两年的探究、反思、整理、分析,对问题的解决有了些许体会。

一、建构教学目标分类表,把准能力指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教学和评估的依据。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要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再结合具体教学材料来设定,方能实现用课文教语文。所以“教学、评估一体”的首要策略是以分类学的视野解读《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运用《分类学》的分类表对目标进行科学分类,建构不同学段、文体的教育目标分类表。

如《伯牙绝弦》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文言文。根据《分类学》的分类表,对《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力指标、实施建议和教材的单元任务,进行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分类,编制了第三学段文言文教学目标分类表。如下:

通过目标分类,能够增进教师对不同文体和学段阅读能力指标的准确把握。如《伯牙绝弦》中,掌握“善”等字的字义是理解课文大意的关键,但是对“善”等字的理解不是学习重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善”等字的字义和课文大意这种阅读策略才是学习重点。因为,根据目标分类,这项能力指标,在知识类别上属于“程序性知识”,在认知维度上属于“应用”,所以教学侧重点是能力的学习与应用,而不是知识的通晓与识记。因此,建构教学目标分类表,是指向核心素养,落实教学与评价的有效策略、关键策略。

二、依据分类表框架,裁剪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依据已建构的教学目标分类表,在目标框架下,裁剪教学内容,遵循一课一得的做法,把握教材的课程价值。

以《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例。《临死前的严监生》被誉为“白话文学的典范”,它具有典型的小说手法:1.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通过“生命之危”的特殊情境,彰显了在严监生心中,“多点了一茎灯草”所耗的那点油是何其之重。2. 悬念迭生的情节推进:这两个指头指的到底是什么?随着诸亲六眷的猜测,不解之谜也越来越大——比亲人更重要,比舅爷更重要,到底是什么?最终,竟是两茎灯草!3. 精彩的细节描写,执着伸出的两个指头和反应强烈的三次摇头,成为读者脑海中最经典的画面。4. 高超的讽刺艺术:把人物的特征进行放大,在夸张式的错位中彰显严监生的守财奴本质。

根据文本的课程地位,梳理相关阅读课程指标,建构教学目标分类表如下:

三、聚焦教学探索点,落实能力培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依据目标设计教学方式时,要有策略教学意识,基于文體特点,渗透阅读策略,呈现思维过程,方能催化学生关键能力生长。所以课堂要聚焦教学的探索点,培养阅读力,每个问题指向什么能力、每个环节落实什么目标,教师要了然于胸;每个能力培养有什么相应的具体指导策略,教师应胸有成竹,并结合生情提供适时的点拨和指导,落实能力培养。

如教师教学《伯牙绝弦》时,紧扣“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课程目标,聚焦前4句(喜遇知音)进行设计,层层深入地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1. 结合理解,正确断句,读出音韵美。2. 想象画面,拓展延伸,读出意象美。3.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读感悟章法美、编排美。4. 资料补充,体会情深,读出情谊美。5. 借助填空,指导背诵,达到记诵积累的目标。整个环节,教师心中有课标,落实有侧重。聚焦文本的音韵美、意象美和章法美,运用不同的朗读策略指导,深入感悟伯牙与子期心意相通、精神相遇、志向相投的默契、幸福,引领学生习得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

四、建构有效评价方案,反馈目标达成

阅读教学的评价,不同于遴选性或总结性测试,而是对课堂学生的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那么,该如何实施呢?

首先,教师应依据已建构的教学目标分类表,设计促进学习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包括教师口头评价和练习评价,二者相辅相成将使评价更客观全面,保持“课程·教学·评价”一致。如《伯牙绝弦》练习评价设计,根据已编制的第三学段文言文教学目标分类表,“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属于程序性知识目标,认知维度是应用,课堂练习编制就应以情景相似的陌生文本测试,而不是考对文中“善”等字的理解,否则就变成考“记忆”了。与目标不一致,评价就不能促进学习。

其次,评价要及时,融于教学,以质的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学会调整。如《学弈》,一学生如此朗读断句“思援/弓缴/而射之。”教师立即反馈——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翻译这句古文的意思吗?

学生翻译句意。

师:根据你的断句,你的翻译可以这样停顿——想拉/弓箭/去射天鹅。你赞成这样停顿吗?

生:不行,“拉弓箭”都是“想”的内容,这样停顿不合适,而且好像读破词了。

两句话的反馈,不仅帮助学生知道了错误,还知道了哪里错、怎么错、如何改。

最后,基于目标的前测与后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在系列主题教学实施前,教师先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已知程度,再进行针对性的策略教学。教学实施后再进行后测,透过量化的数据分析,监控教学成效,开展补救策略。前测与后测都是针对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总之,从《分类学》视角看,目标、教学和测评只有如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相符相契,才能奏响高质量教学和高效度评估的和谐旋律。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江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伯牙建构分类
伯牙鼓琴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分类算一算
知 音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高山流水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