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美育人实现以美立校

2019-04-01赖育红

新教师 2019年1期
关键词:陶艺美育陶瓷

赖育红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更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美育却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为此,《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省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为例,探讨学校应该怎样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实现以美立校。

一、出发点:环境建设,成为一种文化熏陶

1. 塑建筑文化之“形”。走进德化县尚思小学校园,映入眼帘的是象征尚思人团结奋进精神的环绕围墙的“S”形绿化带。在操场的绿化带中嵌入校风“尚行、尚学、尚思、尚进”的“行”“学”“思”“进”四块文化石,增添大自然元素,寄寓返璞归真之意。

2. 塑楼层文化之“形”。我校以“尚思”为核心打造校园文化。在普贤教学楼一至四层正面走廊的廊柱上,分别设有“尚行、尚学、尚思、尚进”为主题的楼层文化,宣传“四尚”学生优秀事迹。每两周分别评出每项两个共8个流动的“四尚班级”,在获奖班级的教室前门张贴卡通式的奖牌。

3. 塑墻体文化之“形”。在操场一侧设计制作橱窗文化,展示师生风采,传递教育时事等;在东西楼梯转台的墙壁上,分别以德化四季的风光、德化名瓷为背景,配上相应季节的古诗,以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

4. 塑教室文化之“形”。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公约,设计班徽,征集班级口号;开辟“我成长我快乐”等个性化学习园地;每周组织评选“四尚之星”,加强班级书香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以“我与尚思比童年”“学尚思,赶尚思”“尚思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班队活动;等等。

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慢活儿”,需要在一次次日月更迭、一次次寒来暑往中逐步积累、浸润、沉淀中形成。只有校长、师生在这中间行走,增添元素,丰盈内涵,才能形成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成为师生的精神力量。

二、支撑点:多元渗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1. 融美育于升旗仪式。每周举行升旗仪式时,先是让两位新旗手互相介绍对方,并展示自己的才艺;接着,让一名教师进行主题国旗下讲话,且进行师生互动;然后,随机点名,让大家夸夸自己心中的榜样,可以是在校学生或已毕业的学生;最后,由值周组长公布各班上周“四尚之星”得分情况,并进行反馈、小结。在整个升旗仪式活动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不但展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还展示了学生的风采。可以说,在这样一个短短的升旗仪式当中,融入了生本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爱国爱校、遵守纪律、见贤思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等诸多美育因素。

2. 融美育于文化艺术。学校每年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在艺术节活动期间,广泛开展中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我爱记诗词”擂台赛、“我最喜爱(向往)的书籍”主题征文活动、征集“我的读书格言”、举办“图书拍拍”活动、“书香伴我行”主题队会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撰写读书心得。同时,每年还积极开展“书香班级”“经典诵读小明星”“阅读之星”评选活动,让读书成为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 融美育于爱心活动。学校自成立“红领巾爱心基金”以来,通过师生捐款、图书义拍、废品回收等活动募得资金,每学年都对外来工困难子女家庭进行慰问,为多位贫困生发放爱心物品。同时,学校还与片区多所结对学校开展“红领巾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学会关心、学会互助、学会奉献,又让队员们在体验中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让美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4. 融美育于社会实践。每当一年一度的春秋游时节到来的时候,学校还创新活动形式,或参观陶瓷博物馆、屈斗宫古窑址、月记窑、邱双炯陶瓷艺术馆、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或进瓷厂参加游学活动,等等。每逢寒暑假来临,家长们还带着子女到瓷厂做下手,让他们体验做工的艰辛,生活的不易。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陶瓷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了陶艺技能的提升,还萌芽了美的种子。

此外,在每年的5月20日、11月8日,学校还分别举行蔡尚思教授诞辰、逝世的纪念活动,大力弘扬“尚思精神”;每月评出“四尚班级”,每周组织评选“四尚之星”,加强学校书香文化建设,等等。

三、突破点:特色引领,成为一种品牌效应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引领,是一种有效举措,更是一种品牌效应。历史上,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2015年5月30日,德化又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德化获评“世界陶瓷之都”,是起点,不是终点。为了传承陶瓷文化,改进美育工作,我校开辟了陶艺课程,并确定为办学特色项目,让每一位学生从小接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在心底深处撒下美的种子。每年举办一届校园陶艺节活动,让学生在陶艺活动中大显身手,传承陶瓷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蔡元培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学校将陶艺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之中。这样全方位、多层面地体验、感受,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学校自2010年创办开展“陶艺”教育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德国、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80多个单位的1800多名师生莅临尚思小学,开展陶瓷体验交流活动。中央、省、市电视台及《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新闻媒体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并被32家网站转载。8年来,学校办学特色成效显著。2012年4月2日,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侯令先生莅临我校参观指导,欣然题词:“传承陶瓷文化,涵养人文精神。”学校得到“世界陶瓷之都”考评团专家高度赞赏,并先后被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特色学校”,被中国教育报刊社评为“第二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总之,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育人的场所。小学生具有极大的模仿性、可塑性。而陈旧的教育观念会禁锢学生的发展思维,落入固步自封的模仿怪圈。如何改变此现状?美的分解会打开教育的视野,让美助力教育,为学生搭建精彩的美育成长平台。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各种活动的开展,还是办学特色的彰显,都要有强烈的美育意识,让其绽放异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刘贞辉)

猜你喜欢

陶艺美育陶瓷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