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月革命以来中苏马克思主义发展比较研究

2019-04-01杨启涵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比较马克思主义

摘要: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工人阶级联合贫农完成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更是亲手缔造了第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而在十月革命后的两年爆发了的五四运动,自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序幕,中苏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中国最开始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实际却诞生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战火纷飞的20世纪前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两国发展迅速,而这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却使两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

如果把十月革命作为苏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节点,那么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进行比较研究,与之对应的则应该是1949年建国。但这中间经过了32年的时间,其中更是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因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对于苏俄马克思主义发展有一定的錯后性,进而如果将1917年后的苏俄与1949年后的中国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说其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单纯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比较研究,我们不妨将中国的时间调整为1919年。中国国内普遍将五四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而毛泽东同志则给出了十月革命与中国的联系,他认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而中苏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不得不提的便是全球性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苏俄可以作为中国的引领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为我国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以上先是确定了两国比较的开头。本文选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与中国在同一时期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进行分别研究。这样为中苏马克思主义发展比较研究提供了几乎一致国际形势,更是提供了类似的发展道路进行比较,而在之后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十月革命过程及其影响

(一)俄国国内背景

俄国在君主专制时期,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传播。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了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的革命运动经验,进而以一种科学的方式证明: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俄国国内一开始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俄国社会。在十九世纪末,大多数民粹党走上与沙皇妥协的道路。列宁则认为,在俄国“除了经过工人运动,是不能有别的道路通向社会主义的”。(2)正是在此情况下,俄国逐渐建立起无产阶级政党,经历二月革命后,俄国的社会问题并未有根本性的解决,经过历史验证,多党合作的尝试中未能成功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也并不适合一战中的俄国国情。

俄国在1917年时,虽然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但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速度加快,而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3)由于战争、地主和资产阶级的野蛮掠夺使经济被严重破坏,工业总量减少,仅“1917年工业产量比上年度减少36.4%”。(4)劳动人民也不得不在死亡线上挣扎。由此拉开了十月革命的序幕。

(二)十月革命的爆发

列宁继马克思和恩格斯后,再次从理论角度证明,国家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也会随之消亡。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5)时至1917年秋季,革命发展的同时,劳动者对于临时政府及其执政党的政策感到失望。列宁评判这一过程时指出“即使在农民中,联合也破产了,就是说,我们的事业已经赢得了胜利”(6)在这个时期,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止革命的推进。1917年10月24日,一场夺取政权的斗争开始了。列宁焦急万分的写道:“政府摇摇欲坠。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彻底击溃它!拖延等于自取灭亡。”(7)随后列宁亲临现场,十月革命迅速推进。夜间,胜利的消息频频传来,进而十月革命胜利,当天列宁所写《告俄国公民书》发表。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其意义,应该主要分为对国内的意义和对世界的影响。第一,对于俄国国内的意义是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俄国摆脱战争、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必要的社会背景。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在相对落后的俄国获得胜利的现实范本,展示了并非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预料的另一种情况。但由于并非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料的那样,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现成著作中无法找到现成的道路,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第二,由于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并未想立即在实施社会主义,同时又把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高度联系。他认为:“资本是一种国际力量,要想彻底战胜它,就需要国际范围内的工人共同的行动起来。”(8)并且“只有同许多国家结成联盟,战胜国际资本,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9)在此之后更是在建立起苏联的初期,经济增长充分显示了新制度的优越性。正因为开辟于十月革命的苏俄作为范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从列宁到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在列宁的主张下,用割地赔款的方式将已经在战争中苦不堪言的俄国人民拉出了一战的泥潭。在1918年11月10日,德国传来了爆发革命的消息,进而苏维埃政府废除了布列斯特合约,在此之后更是让俄国走上了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俄国对于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的实践,主要分为三个大阶段。分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以及斯大林体系。

(一)“战时共产主义”体制

在布列斯特合约废除之后,协约国各国对于苏维埃共和国加强其国际地位进行了不断地阻挠,在协约国支持下,俄国国内战争开始。

为了同国内外势力斗争,俄国颁布了著名的战时共产主义。简而言之,战时共产主义就是在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一切为了战争的需要是战时共产主义的目的。整个国家机构实行严格的集中化,国家实行粮食贸易垄断,严禁私人粮食买卖,而在工业方面,加速实行国有化。在当时,俄国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重,恐怖手段成为了对敌斗争的主要手段。

“战时共产主义”是列宁为首的领导人在都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想法下,认为国内形势可以很快的完成商品货币关系的消灭所产生的原则。但实际上并不是共产主义原则,它是在战争这一条件下组织国家经济生活的措施,可以适用于无论哪种经济制度。“战时共产主义”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苏联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二)新经济政策

自协约国撤出了俄国的干涉部队后,俄国的和平经济发展时期到来。“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在这一阶段仍然发挥作用,列宁认为“我们当时不这样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环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10)随着内战结束,俄共中央和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的特殊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并研究过去几年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发展后,开始准备新经济政策。随着1921年3月8日,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新经济政策开始。而自此以后,列宁基本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依据俄國的现实情况,制定了符合客观条件要求的政策。半年后,列宁发现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进而在1921年提出:“我们退的还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11)开始了用通常的买卖、贸易来替代产品交换。

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社会主义实践产物,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市场的活力。改善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危机的城乡关系,巩固了工农关系。新经济政策作为“战时共产主义”后的一次成功的实验,是社会主义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实验,更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显现出了新经济政策的优势。新经济政策也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层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概括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建设的理解。

(三)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在列宁逝世后,两位领导人(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对于领导权的争夺使他们的关系迅速恶化。而最终的斗争结果则是在党内出现了不能发表不同意见,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以是否忠诚于上级领导人作为首要标准,一党执政变为了斯大林一人专政,并将对敌政策变为了党内斗争。斯大林体制下放弃了新经济政策转而倒退回“战时共产主义”的管理办法,仍然用恐怖的手段维持统治,不断的加强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体制。

正是因为斯大林体制,苏联开始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成为了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形成了两极格局。但斯大林体制仍是适用于战时的条件下的管理体制。作为一种在和平时代常规的运转体制显然是不适用的。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1919-1949)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交界点,也是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开端,其直接导火索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在实质上,是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必然传播。而第一次世界大战铸就了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断艰难探索,最终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1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探索

在五四运动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打破了中国进步人士对于资本主义的幻想。由于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第一人,对于未来的世界进行了在当时及其大胆的预言。他认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3)这一时代中,马克思主义遭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与挑战,但最终这场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更多的人将科学社会主义真理化,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正面影响。

十月革命后两年,也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以其独立的姿态,走上了历史舞台,将五四运动范围扩大。由此在经历了艰难险阻的探索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从客观上看,没有之前的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无从实现,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进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也无法成为现实。但从实际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进而走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历史的必然。

(二)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五四运动后第一个成功实践的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1921年开始,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几十年的繁荣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硕果累累。

毛泽东思想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发展中,分清了敌我友问题。通过系统的分析,在这一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认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乱了我们的阵线。”(14)这是早期的毛泽东思想,在分清敌我友的问题后,中国共产党认为在当时的中国范围内,虽然性质还是资产阶级的,但在革命力量上,无产阶级却是革命的主力军。瞿秋白则认为“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却不会是资产阶级的。”(15)而在这一阶段,毛泽东也论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

在大革命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毛泽东思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现实可能性,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周恩来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16)在1930年前,党内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照搬苏联经验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对此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同时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包含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在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于之前革命的成败经验进行理顺总结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下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系统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道路、前途等基本问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最终也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在继续发展,这一时期,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中苏马克思主义发展比较

(一)中苏马克思主义发展关系

首先,中苏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相同之处,无论是中国还是苏俄,均具有集中的工农无产阶级,且两国经济水平均比其他国家相对落后。

其次,中苏马克思主义发展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从社会性质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俄国仅处在君主专制之下。国内对战争态度则不同,俄国深陷战争泥潭,最终以割地赔款的方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国则对于列强的侵略表现出顽强抗击的决心,无论是五四运动的呐喊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都表明了中国抗击外敌的决心。

再次,苏俄马克思主义发展对中国有积极作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方向上,在方法上都予中国革命以深厚的影响。”(17)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由于中苏有相似的社会现状,俄国以及其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革命,给予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极大的鼓舞,与西方列强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因为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意识到即使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相似的国情下,俄国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种特殊的吸引力,蔡和森认为“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18)陈独秀指出了跟随俄国“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19)十月革命为中国指明了方向,引领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对于苏俄也有积极影响。中国的发展影响了世界的形势,进而影响了苏俄。在抗日战争中,正是因为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顽强的抗击了日本的侵略战争,,避免了苏联腹背受敌的局面。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极格局的失衡,给予了苏联的經济发展支持。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避免了美苏两大阵营的直接正面冲突。

(二)中苏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启示

在苏联的引领下,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随着历史的推移,两国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未来。苏联却在20世纪末期走向解体,在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消亡,而中国却至今一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从“以苏联为鉴”的艰难探索到突破苏联模式,走上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中国在吸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更是衍生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注释: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68页。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266页。

《统计通报》[R].1923年第14册,第152~15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14页。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360页。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430~431页。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103页。

《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287页。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01~502页。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05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89~690页。

《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06~607页。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7页。

《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0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列宁全集》第1卷、第31卷、第32卷、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列宁选集》第3卷、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统计通报》[R].1923年第14册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7]《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0]《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2]《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杨启涵(1999-),男,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比较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浅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地位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戒”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