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的实践和探索

2019-03-28巩雪俐周文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时数生理学药理学

巩雪俐, 白 杰, 周文婷

(新疆医科大学1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乌鲁木齐 830011)

备课(lesson preparation)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的内容有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法、学法。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集体备课(group lesson preparation)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教学设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1 基于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学科集体备课模式的建立意义

以往的集体备课模式多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以讲授相同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主,共同参与的传统模式。然而医学教育的特点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知识相互融合,在临床治疗学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依赖于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的积累和铺垫。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1-2]。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也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也具有医学基础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的学科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课程均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病理生理学课程通常在本科大二年级进行学习,药理学课程通常在本科大三年级进行学习。而目前的现状是,为了使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药理学课堂授课内容与病理生理学授课内容有部分重叠。然而,在当前教学改革提倡高效率教学,课堂教学时数不断缩减的前提下,这种情况毋庸置疑是对有限的教学时数的浪费,是不十分合理的。因此,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区分新旧知识点,这势必需要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教师的共同探讨。

2 基于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的模式与方法

2.1基本模式基于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的模式如图1所示。

参加人员重点章节归纳知识点归纳教学案例讨论知识更新归纳教学时数修订 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青年教师1人青年教师1人→ 骨干教师1人骨干教师1人 → 全体教师全体教师 → 高资教师高资教师 → 全体教师全体教师 →建立两门课程总体框架筛选两门课程相关知识点(特别是授课内容交叉重叠之处)更新教学案例更新知识点、科学新发现调整教学时数/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图1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的模式图

2.2具体实施方法以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学科为实例,介绍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具体实施方法为:第一步,重点章节归纳。需要两学科青年教师各1人参与,主要任务为将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按照章节进行汇总,归纳重点章节,以建立两门课程总体框架,为进一步提炼归纳知识点做准备;第二步,知识点归纳。需要两学科骨干教师各1人参与,主要任务为归纳汇总两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特别是授课过程中有交叉重叠的知识点,为进一步对知识点的讨论做准备;第三步,教学案例讨论。需要两学科全体教师参与,主要任务为讨论现有教学案例,进一步修改完善或编写设计更典型更适用的教学案例;第四步,知识更新归纳。需要两学科高资教师参与,主要任务为结合新的科学发现,结合新版教材的更新内容,将教学过程中具体知识点进行更新;第五步,教学时数修订。需要两学科全体教师参与,主要任务为结合前期交流讨论的结果,对教学时数、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高效。

2.3成果与总结基于上述模式我校药理学教研室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2017年4月-6月初步尝试开展了3次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收获颇丰,成效显著。本次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加深了两学科教师的沟通交流,更通过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对教学内容特别是两学科相关联章节及重要知识点进行了讨论[3-4],并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两学科相关联重点章节及知识点归纳

3 对多学科集体备课必要性的几点思考

以上以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开展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为实例,提供了集体备课的新形式和具体方法,通过两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的开展:第一,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学科教师的交流,掌握各学科相关知识点最新研究进展,以便进行知识更新,并提高两学科教师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二,有利于增进两学科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参与学习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思考,并通过向高年资教师的学习,使教学能力得到更加有效地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可以规范统一不同学科不同教材中的专业术语,如药理学教材中的有关解热镇痛药的退热作用机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应与病理生理学教材中相统一,建议修正为发热体温调节中枢是由正、负调节中枢共同构成的功能系统,而不仅局限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病理生理学教材中的部分药物名称应尽可以与药理学中药物的学名相统一,减少俗名的使用,如安体舒通应写为螺内酯,扑热息痛写为对乙酰氨基酚更为合适[3-4];第四,通过两学科集体备课,可以掌握相关知识点在不同学科的授课情况,掌握学生已经掌握的程度,并提醒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以便在课堂上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于不同学科相同知识点的讲授可以通过加强复习,凝练重点,压缩课时的方式以便课时安排更加合理、高效;第五,实施计划及评价:自2017年4月起,我校药理学教研室计划每学期开展2~3次两学科或多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并拟于2019年4月进行教师、学生访谈,学生成绩的统计,进一步评价教学效果;第六,两学科或多学科讨论式集体备课不仅适用于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学科,亦可在药理学与生理学、药理学与内科学、药理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人体机能学,药理学与微生物学之间开展。

猜你喜欢

时数生理学药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自然冷却节能潜力的修正度时数评价方法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DEM空间尺度对可照时数模拟结果的影响——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艺术药理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治驼背的3种运动方式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