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9-03-27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白条消费信贷信用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市场基础基本形成。从《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报告》2016年“双十一”期间天猫交易额达1207亿元,消费支出中蚂蚁花占比达到20%,2017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成交额达到1682亿元,其中大概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使用蚂蚁花。

(二)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优点多,发展前景广阔。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应用场景广阔。其中蚂蚁花不仅可以应用于阿里体系内的消费信贷还可以用于滴滴打车、12306、口碑、线下大型超市、便利店、游戏场等的消费信贷。京东还将其白条范围拓展到“旅游白条”、“校园白条”等场景。

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上升空间大。2017年我国消费信贷总额占GDP比例仅为12.35%远低于美国,2016年我国消费信贷占GDP比例为8%,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0%。2015年我国消费信贷占GDP比例约为6.5%,远低于美国的19%。由此看来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偏低,上升空间较大。

(三)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地区发展不平衡。相关研究表明,从全国消费信贷的使用情况来看超一线城市消费信贷占比13.63%,一线城市占比44.18%,二线城市占比17.33%,非县级城市及其他占比9.44%,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唯品花的用户总体上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城市发展。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者信息透明化程度不高和消费者违约问题。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根据用户的网上信用状况来判定给予客户的信用额度,客户往往通过在线填写姓名、身份证账号等一些基本信息就可以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注册一个账号然后就可以申请到一定的消费信贷额度,但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客户实际生活中的收入状况、债务水平、还款情况等却无法知晓,而且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平台之间信息不共享,它们不公开交易数据、用户规模等相关数据,这就增加了消费者违约的可能。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美国消费信贷法律制度建立时间很早,美国在1916年出台了第一步消费信贷法律《小额贷款统一法》,迄今为止它已经制定了100多部关于消费信贷的法律,这些法律一起构成了美国消费信贷法制体系。

日本虽然没有一部完整统一的消费信贷法典,但它出台的一系列单行法也足以覆盖整个消费信贷领域,包括《分期付款贩卖法》、《消费者合同法》、《特定商品交易法》、《贷金业规则法》等英国通过长期的立法探索,形成了一部关于消费信贷的统一法典-《1974消费信贷法案》,这个法案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关于消费信贷的领域。

我国由于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兴起时间晚,因此关于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规定还比较欠缺。

(三)信用额度套现泛滥问题。由于现在套现流程和网购流程基本一致 所以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真正鉴别真实网购和套现。而且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像商业银行一样通过收取高额的透支利息和取现费用来减少信用套现发生的可能。这些漏洞给了许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使得信用额度套现行为屡禁不止,给第三方支付平台造成了很大损失。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事先与卖家“商量”好通过模拟真实交易使用蚂蚁花或者京东白条或者唯品花付款然后卖家通过其他方式转账给消费者(即“虚假消费”)以此进行套现。

(四)技术漏洞问题。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给客户发放贷款完全依赖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一旦第三方支付的技术有漏洞或者遭到人为的恶意攻击,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比如2014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比特币运营商Mt.Gox就因为遭到黑客的恶意攻击而破产,黑客的恶意攻击使得该运营商的85万比特币基本上全部被盗,损失高达4.68亿美元。我国的人人贷、拍拍贷等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也曾经遭受过黑客攻击。而且随着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交易量的上升,黑客攻击越来越呈高频化、组织化的特点。因此如何解决技术漏洞问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解决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促进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各家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使得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可以在双方之间流通,由双方共享。另外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也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还应该积极将自己的信贷产品向线下门店进行推广,使得平台能够全面监测客户的信用状况。最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将信用违约的消费者拉入黑名单,让黑名单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商业银行之间共享,降低客户违约风险。

(二)促进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有法可依。我国目前鼓励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而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徘徊在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同时也要注意到以下问题:第一,明确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的监管机构;第二,明确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的运营范围,明确产品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第三,对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的发展有一定的容忍度;第四,加大对失信、套现、洗钱等行为的惩罚力度,明确规定其惩罚标准,绝不姑息;最后,要注意保护消费者隐私,保护消费者权益,禁止放贷者为所欲为。

(三)构建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风险防控体系。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可以借鉴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经验,从贷前、贷中、贷后全周期对贷款进行追踪。贷前,我们要掌握消费者的信用黑名单命中情况、投资信息、贷款信息、工商信息等数据等来生成客户风险调查报告;贷中,我们要引入消费者的学历、车辆等信息来判定贷款额度;贷后,我们要对消费者的资金使用状况、还款情况、收入及负债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尽最大可能减少坏账发生,并要根据不同的还款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于遭遇天灾、人祸但还款意愿良好的消费者要调整收款计划,对其加强关注;对于无还款意愿但有还款能力的消费者要重点打击决不手软;对于无还款能力也没有还款意愿的消费者要采取综合措施尽力挽救损失。

(四)注重用户体验,加强第三支付消费信贷系统安全。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通过引进和培养互联网技术人才,组建优秀的开发设计团队,升级自己的消费信贷系统,建立相关保险制度来防止黑客攻击并在危险发生时能借助保险来将损失降到最低。

结论

尽管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使用者多,用户覆盖范围广泛,但是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它的发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有幸被第三方支付平台和有关部门采纳,从而推进我国第三方支付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白条消费信贷信用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白 露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如何关闭花呗白条等金融服务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不同商品等级甘肃白条党参质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