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情 引导作文“美体”

2019-03-21费海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美体

费海燕

【摘要】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要基于学生习作实情,分析学生需求,在学生习作忽视处、误解处、困惑处进行有的放矢的习作讲评指导,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表达技巧上实施“美体”行动,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和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

【关键词】基于学情 习作讲评 修改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中强调: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指出:“讲评”重于“指导”。他开设专门的作文讲评、修改课,教给学生们互评互改、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修改习惯,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文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平时在进行习作指导的同时,更要针对学生作文实情与需求,在学生习作忽略处、误解处、困惑处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表达技巧上实施“美体”行动。下面以“童年趣事”习作讲评课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一、教在学生忽视处

题好文一半。学生在写作文时,拟题往往忽略,随意写之,不尽人意。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习作1是写“一件童年趣事”,一个班四十几个学生竟然有近三十个学生用了“童年趣事”为题,这样的题目,虽然能让读者了然文章内容,但是却无法夺人眼球,更好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针对这种现状,教者联系生活,利用父母用心起名进行引导,并挑选了6个拟得精彩的习作题目大力表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结合学生习作题目概括拟题的方法技巧:概括内容式,人物语言拟题式,人物感受式……这些拟题技巧从学生习作中提取,又服务于学生,正所谓“从学生中来,又到学生中去”。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视角,学着从多角度去拟题,修改后,一批富有新意的题目产生了:“恐‘镜症”“‘真假妈妈”“做蛋糕也疯狂”“妖怪,我吃了你”……

二、教在学生误解处

俗话说:“凤头”“豹尾”亮人眼。到了高年级,学生逐渐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了,知道引人人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耐人寻味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但实际写起来,又不知道如何写,往往在开头或结尾摘抄一段与题目有关的优美语句,自认为给文章“添彩”,还以长为美。殊不知,这些冗长的废话读来就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在上“童年趣事讲评课”前,教者细细研读了执教班级的习作,发现班级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文章开头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这正是教师需要着力修正的。如何让学生将习作开头写得简洁明了吸引人呢?请看片段:

出示学生习作的开头:

1.童年,是一条长河,带我们流向未来;童年,像一盏灯,引领我们向前;童年,是一个宝库,里面装满了无穷无尽的回忆……

2.童年,总是那么美好,无烦恼,无忧愁,无悲伤,似乎总是那么阳光四射、乐趣多多。在我的童年里,也同样如此,至今一幅画面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师:喜欢吗?给他们打个分?

生1:语句优美,都是99分,扣一分是怕他们骄傲。

师:想知道我对这几个开头的打分吗?不急,我们先做个游戏,选一个给“给小猫洗澡”一文配个开头,再选一个给“踩影子”配个开头。

学生发现这样的开头似乎什么童年趣事都可以配。

师:不管什么作文,总能配上去的开头,那叫“套话”,我打不及格。我喜欢下面的开头。

(出示一生习作的开头:你被鸡追过吗?你被鸡啄过吗?这些我都经历过)

师: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吗?

生2:因为它开门见山。

生3:因为它不能配“踩影子”“给小猫洗澡”。

师:是的,这样的开头开门见山,简洁自然,而且有趣,吸引读者。那大家的开头怎么改呢?很简单,删减套话,直奔主题。

以华丽辞藻开头是否为美?教者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让学生打分,并尝试用这些开头给几篇习作配开头。这时,学生发现,这些开头似乎都可以和两篇习作相配,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引发了内心的困惑与思考:这样的開头究竟好不好?此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教者给予学生正确定论:不管什么作文,总能配上去的开头,那叫“套话”,不及格。学生的误解瞬间分崩离析。教师又从学生习作中发掘出一段简洁明了、开门见山、有个性的开头让学生欣赏。循循善诱中,学生豁然开朗,毫不留情地删去了大段套话,尝试写有个性的开头。

三、教在学生困惑处

“童年趣事”这篇习作只有把自己童年时的动作、语言、心理等写具体生动,文章才会趣味盎然。每一个学生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动作、语言、心理表达起来又是不一样的,如何写出童年的“趣”来,学生往往又很困惑。从学生习作来看,经过几年的训练,基本能正确使用一系列的动作记叙事情,语言描写也符合孩童的味儿,但对人物丰富多彩的心理不大会捕捉并表达。其实,最能表达真情实感的,是人物的心理,而这,却是大多数学生薄弱的。因此,教者聚焦心理描写,研发三种写作招数,引导学生捕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并学着写具体生动,把自己童年的趣事写精彩起来。

1.“无中生有”术

童年趣事,除了童年的语言、动作、神态有趣外,有趣的还可能是童年时奇奇怪怪的想法。可许多学生习作时总会犯难:“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该怎么写呢?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他人、结果、幻想等角度去捕捉内心想法,开头写,中间写,结尾也可以写。这样,心理活动从“无”到“有”,文章也从平淡无奇到一波三折,趣味马上出来了。

2.“左右搏击”术

学生在叙事时,经常会遇到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比如,学生看准了心爱的东西,想买又不敢买、不能买;上课举手发言,一边是胆怯心理作怪,一边又想锻炼胆量、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素材。学生往往一句“心理矛盾极了”就戛然而止,把激烈的心理冲突扼死在文中。可以以左右两只手打架形象作喻,谓之“左右搏击”术,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原因,通过内心独白展现自己真实、丰富的内心。

3.“乾坤大挪移”法

“乾坤大挪移”原是指武侠秘技,指发挥潜藏力量,凭借牵引挪移,能让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担负千斤之力。此处是一种写作技巧,指写作时通过角色互换,让原本平淡无趣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原文片段)我扭头刚想离开,实在忍不住啊,尤其是油炸大鸡腿那焦黄流油的样子,太想吃了!

(使用“乾坤大挪移”后):

我扭头刚想离开,可是一缕一缕油炸大鸡腿的味道拼命往我鼻孔里钻,我不得不转过头来,焦黄的大鸡腿,流油的大鸡腿,冒着香味的大鸡腿,紧紧地盯着我,害得我再也迈不动腿了。

三招写作招数,在学生领悟写作技巧和学习修改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不仅让学生捕捉自己的内心活动,还能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多角度、多种方式表达感受想法,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让别人越读越爱读。

引导学生给作文“美体”,不管是拟题技巧,还是词句推敲、取材构思,都需要立足学情,了解学生需求,找准教学起点,以学定教。教学中,更要通过欣赏佳句、呈示病例、教给方法、组织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和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

猜你喜欢

美体
乐活单车,刷脂又美体
韩国高校美容美体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以韩国建国大学美容系为案例
中脉美体内衣助力中国花游事业 比肩一线品牌
中脉美体内衣世界魅力女人风尚大赛海选赛在佛山和郑州花样绽放
美体
作文的“美体”行动
女人新风尚
英国化妆品牌在华出售引争议
“美体小铺”悲剧-不只经济危机惹的祸
决胜赤“臂”之战 打造令人嫉妒的麻豆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