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史记》记载的几首慷慨悲歌

2019-03-21谢丹

音乐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史记

摘 要: 司马迁在《史记》中使用了以音乐展现人物性格的手法。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赴难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英雄末路之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胜利者惆怅之歌深化了对英雄人物的形象刻画。

关键词:《史记》;《荆轲歌》;《垓下歌》;《大风歌》

中图分类号: J6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9)01 - 0076 - 04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9.01.010

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先生高度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一是它恪守“信史”的原则,不拔高不溢美;二是它以文学的笔调书写历史;三是它在对人物的描写中穿插使用了音乐作品,增强了人物事件的真实感。众所周知,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音乐是最为纯粹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能直截了当地表现人们的心理情感和精神世界。晋代嵇康曾云:“夫心动于中,而声出于心。”意思是歌声是来自心灵的呐喊,是个人情感最直接的张扬。《史记》中音乐作品的使用极大地深化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形象的刻画。下文具体分析《史记》中记载的几首著名慷慨悲歌。

一、英雄赴难的《荆轲歌》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详细记载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事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①

荆轲刺秦王发生在战国时期末年,当时中原各国战乱频繁、诸侯争霸。秦国在秦王嬴政的统治下日渐繁荣富强,大有一统天下之势,“战国七雄”中的韩已被秦灭,楚、魏、赵也名存实亡,燕、齐亦危在旦夕。到燕王喜时期,燕国的国力已经大大衰弱,军事力量薄弱。虽然预感到秦王灭燕是迟早的事情,但太子丹不愿坐以待毙,便想到以刺杀秦王来阻止秦国进攻燕国的计划。他派出无畏勇士荆轲赶赴秦国刺杀秦王,希望秦王遇刺后秦国陷入内乱,为其他诸国赢得一线生机。

荆轲明知刺杀秦王凶多吉少,此番前去必然是有去无回,但既已答应太子丹,就一定要履行诺言。公元前227年,他携带燕国督亢地图与大将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伺机刺杀秦王嬴政。临走之时,燕国百姓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气氛浓重而悲壮。太子丹与众宾客头戴白帽身着白衣,表情肃穆凝重,气氛浓烈紧张。拜祭祖先之后,荆轲准备上路,这时高渐离为众人击筑,荆轲相和而歌,音调是“变徵”音,呈现出悲凉之感,众人听闻不由得低头掩面而泣。之后荆轲前行,高声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其所属音调变为慷慨的“羽”音,声调激愤,众人皆怒目圆睁,头发竖立于帽子之下。荆轲随车离去了,再也没有回头。

荆轲抵达秦国后不久便被秦王召见于咸阳宫,在给秦王嬴政进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行刺终告失败,荆轲也被秦王侍卫所击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唱词一语成谶。

将《荆轲歌》歌词译为现代语即是:“风萧萧地吹呵,易水亦寒气逼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使命誓不归还!” 整首歌曲仅两句歌词,短小精悍。第一句写出了出行离别前的自然环境:秋风萧瑟,冰冷的易水缓缓流淌,苍凉的自然景象烘托出荆轲刺秦的悲壮氛围。第二句描写了荆轲勇入秦国,誓死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情怀。

这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使全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我国古代诗歌之典范,体现出了艺术的永恒性,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诉求于超自然的情怀。荆轲因刺秦而留名,《荆轲歌》也流传于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出了最高层次的爱国情怀和义士之勇,令人肃然起敬。

二、英雄末路的《垓下歌》

项羽是著名的军事家,一代英雄豪杰,被称为西楚霸王,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宏伟篇章。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困,兵尽粮绝,在对敌军伎俩的愤恨和对战况的无奈中最终吟唱出《垓下歌》,惊天地,泣鬼神,影响深远。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本纪”给予项羽帝王般的地位。

在《史记》中,项羽既是一位盖世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不善谋略的匹夫。司马迁在对项羽的记载中将其身上的诸多矛盾融为一体,不但有深重的讨伐之意,同时也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发自肺腑的惋惜之情。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圍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①

文中的《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奈,译为现代语即是:“力量之大,可将大山全然拔起;豪气万丈,无人能够匹敌。然而时局危难对我而言相当不利,乌骓马早已精疲力竭,跑不动了,已不能够更加快速地前进啊,之后我该如何是好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怎能将你安置妥当呢?”

这是项羽抱着必死之心在战斗前夜所吟唱的绝命之歌。简短的4句歌词不但展现出项羽的万丈豪气和满怀深情,又隐含着他对时局的无奈叹息。

第1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写出了项羽的超凡能力。项羽是将门之后,年少时气盛胸怀广,志向远大,不畏惧秦始皇,曾喊出“取而代之”的雄心壮语。项羽23岁时随同叔父项梁对秦国起兵,率领8000战士涌入起义的战潮中,在众多起义首领中脱颖而出。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带兵浴血奋战,面对多于自己几倍的秦军破釜沉舟,最终取得胜利,成为历史传奇。因此,他被诸侯们称为“上将军”。项羽久经沙场,战无不胜,最终进军咸阳,自封为 “西楚霸王”。他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是对个人力量的过分夸大最终导致了他在垓下败于对手。

第2句 “时不利兮骓不逝”表明时机不利于他啊,就连心爱的战马“乌骓”也不肯前进了。在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之争中,项羽虽然战绩赫赫,但他不善用人,也不会审时度势,失败只是迟早的事。

末句“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秦朝灭亡之后,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项羽残暴,不但使“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① ,且“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宮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② 。当他撤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沱河北岸)之时,已是损兵折将、粮草殆尽、众叛亲离。

四面楚歌之下,项羽知晓自己的末日已然到来,痛苦与绝望充斥着他的头脑。因自己的原因使天下得而复失,最后只落得个自刎而死的悲凉结局。《垓下歌》是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令人倍感苍凉。

三、胜者亦忧的《大风歌》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垓下歌》描述了项羽的穷途末路,而《大风歌》则表现了刘邦作为胜利者的惆怅与担忧。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载:“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③

《大风歌》内容简短,却饱含慷慨激昂之气,有着多层含义,每句歌词都代表汉高祖不同的场景与心情。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用风、云做喻,看似描述天气变化,实则暗喻秦末时群雄争夺天下,社会动乱的画面。“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首字“威”字显示了刘邦的王者霸气,描述了自己天下臣服的豪气。此时刘邦战胜项羽和其他割据者,统一天下,荣归故里,邀请父老乡亲饮酒、击筑、唱歌,是何等的荣耀与威风!

在这两句歌词中,刘邦总结了自己夺得天下、威加海内的原因。天时是首要条件。当时天下大乱,群雄纷争,谁能够最终夺得天下是上天的安排,并不是人力能够左右的。现在虽然自己夺得了天下,但不过是运气好,时势造英雄而已。若不是碰上了这个时代,自己的才能又能被何人赏识呢?出身如此低微的自己又能够有多大成就呢?因此,自己能够争得天下,夺得帝位,不过是上苍的安排罢了。

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刘邦对自身政治理想的有感而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刚脱离战乱之苦、尚不安定的担忧及惆怅。他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要守护天下,保天下太平,需要“猛士”来驻守四方。但是当今天下是否有这样的勇士呢?刘邦并不确定,就算是有,他们是否愿意来守护天下,为自己效力呢?这也不是刘邦能够确定的。这最后一句表现了刘邦的复杂心境,他深知以后的道路会更加艰难,压力会更大,也清楚地看到了更加艰巨的责任;因此,这句歌词隐含着前途未卜时的焦灼和恐惧。

《史记》一书全面记载了我国从黄帝时代至西汉时期的历史文明,跨度约3000年,内容涉猎广泛,包含了天文、地理、音乐、人物等多方面。本文简单探讨了《史记》中的几首悲壮之歌,不论是荆轲刺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还是末路英雄项羽的“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或是夺得天下刘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都是以寥寥数语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正因为这几句歌词都是出于内心的呐喊,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能够深刻感受到处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荆轲的离别的悲凉、项羽英雄末路的无奈与痛苦、刘邦对未来的彷徨与困惑。

◎ 本篇责任编辑 钱芳

收稿日期: 2018-05-25

作者简介:谢丹(1979— ),女,硕士,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 (四川成都 610021)。

猜你喜欢

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