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黑龙江高校思政课的模式研究

2019-03-18曾光顺张萌范微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模式

曾光顺 张萌 范微

[摘 要]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黑龙江高校思政课,要完成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和德育功能,就要形成黑龙江红色文化融入黑龙江高校思政课的长效保障机制;实施红色文化“三进”工程;打通红色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不断拓展红色文化元素的教育载体;加强机制创新。

[关键词]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黑龙江高校思政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2-0080-02

一 形成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融入黑龙江高校思政课的长效保障机制,让黑龙江红色文化在思政课中展现出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

黑龙江高校领导要全面贯彻19大精神、省12次党代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从严从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传承弘扬黑龙江红色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铸魂工程来抓,形成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融入黑龙江高校思政课的长效保障机制。充分认识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黑龙江高校思政课中对于传承弘扬优秀龙江精神,使黑龙江红色文化转化为龙江精神、龙江价值、龙江力量,成为实现黑龙江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黑龙江的内生动力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以主动担当的历史责任正确把握黑龙江红色文化发展趋向、传播规律及其新时代价值,提高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的价值认知、价值认同,高屋建瓴,加强顶层设计,拟定有关的政策准则,对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及其新时代价值研究提供配套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增加黑龙江红色文化及其新时代价值研究的课题立项,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理研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学习培训“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机会,为促进黑龙江红色文化融入黑龙江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提供具体的路线图,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并将这些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 坚持引进来——改善教育内容,将黑龙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体系中,实施紅色文化“三进”工程

对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做深度挖掘与研究,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找准各门思政课程开发利用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侧重点与切入点。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极具黑龙江的地域特色,打上了黑龙江地域的印迹。加强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研究,红色标语、龙江红色故事的整理,为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黑龙江高校思政课的红色教育资源提供实物和史料支撑。黑龙江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通力分工合作,经常到黑龙江红色资源实践基地参观、考察、调研,应多学习、了解黑龙江的红色文化资源,平时要收集、整理大量的红色资料作为知识储备, 深入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挖掘黑龙江红色资源的可教育性资源和蕴含其中的优秀龙江精神。黑龙江高校思政课要将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纳入相应具体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思政课教师要将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备课环节中,在教学应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恰当、准确的运用红色史实、事件、人物、图片及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精心、精准。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其故事有的放矢地有机融入课中,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认同感,培育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熔铸青年学生的报国之志和勇于担当的精气神。深挖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精髓要义,揭示其新时代价值,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思政课,让黑龙江红色资源在黑龙江高校思政课释放出更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把黑龙江红色文化教育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把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之中。做好黑龙江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成长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才,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推动黑龙江红色文化深入新时代大学生人心,最大限度释放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乘法”效应,激发青年学生服务黑龙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热情,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用青春建功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际行动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个人价值。

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载体,课堂上,思政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鲜活地展现蕴含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红色影视片段、经典歌谣、历史照片等,利用视听上的冲击,引发学生心灵的触动。与时代同步贴近学生运用新媒体把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讲精彩、讲响亮、通俗化、时代化,不断提高精准度,努力实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使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青年学生情感的依托、精神的归宿、前进的动力。

开设黑龙江红色文化专题,完善专题式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系统介绍黑龙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系特征、发展演变及新时代价值,引导学生学习、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做到与时代同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夯实黑龙江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的青年学生基础。

三 坚持“走出去”——打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生活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

实现红色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成绩评定、时间保证等方面常规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组织学生进行黑龙江红色文化调研和红色实践体验活动,创设红色文化育人的第二课堂,走访革命英雄,收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色文献、图片、视频资料等,丰富红色元素育人形式,培养青年学生新时代的红色文化担当。要充分利用地域上的优势与便利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到红色革命遗址参观与实践,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生活实践,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感悟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与高尚品质,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实质与内涵,其教育具有鲜明的现场感和生动性,可以弥补理论说教的空洞性不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工作,运用黑龙江红色资源进行现场体验式的实践情景教学。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举办富有黑龙江红色文化特点的红色文化创意活动,作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的有效探索。以红色教育基地為依托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课培训和组织活动中,以寒暑假“三下乡”活动为契机,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搞科研的习惯,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注重情感体悟以及给其他同学的分享交流,发挥同辈教育的优势,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四 坚持“拓渠道”——拓展黑龙江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平台,推动红色文化大众化、形象化,不断拓展红色文化元素的教育载体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5后,是互联网的原居民,普遍热衷于新兴媒体和通信工具的使用,根据这一特点要把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网络教学。积极构建多媒体交互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在思政课网络平台宣传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课下可设置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或创建思政课的手机APP,校园网的红色文化版块等方式,供师生学习、讨论、交流。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新技术,在高校建立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音像展览室,转化好、保存好、利用好黑龙江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大学生校内实践基地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让青年学生在校内参观展览中接受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教育。开展黑龙江红色资源网上游活动,使青年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接受黑龙江红色文化的熏陶。红色文化资源与学生喜欢的新媒体和通信工具深度相融合,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吸收。

五 加强思政课程融入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一是共建共享协同育人。黑龙江高校要建立健全黑龙江红色文化信息共享机制、协同攻关机制、转化应用机制,建立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专家智库,编写黑龙江红色文化通俗教材。把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纳入落实学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中,融入高校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和立德树人全过程,作为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运用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题报告会、座谈交流会、文艺晚会等,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熏陶。二是“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各自守好一段渠,形成合力推进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之中,让青年学生从黑龙江红色文化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党性的力量、作风的力量,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参考文献:

[1]贾巨才,郎琦,张金辉.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张家口市红色文化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

模式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