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酸溶水泥溶解促进剂

2019-03-18李秀妹王野任强王绮罗文丽马骏杨豫杭余大洲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9年6期
关键词:促进剂水泥石酸液

李秀妹,王野,任强,王绮,罗文丽,马骏,杨豫杭,余大洲

(1.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2.渤海钻探第四钻井工程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

在钻完井及修井作业过程中,储层易发生漏失。在处理发生在目的层的漏失时,采用可酸溶凝固型堵漏材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1-5]。当目的层发生裂缝及溶洞型严重漏失时,通常采用酸溶水泥堵漏,该水泥像普通水泥一样,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凝结,对漏层形成有效封隔,并且在后期作业中可以酸化解除,不会对产层造成污染。隋跃华[6]等人将该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CB244井,解决了该井严重的裂缝性漏失,并获得了700 t/d的高产油流,成效显著。目前的酸溶水泥技术还不太成熟,以水泥等胶凝材料附加碳酸盐为主,有的酸溶率较低,不足90%[7-8],有的酸溶率可达95%以上,但酸溶所需时间较长,室内评价溶解时间大于1.5 h[10],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场需要。此外,镁氧水泥由于其高酸溶的特性,在油水井堵漏中也有应用,但由于镁氧水泥属气硬性材料,在水热环境中随温度的增加,抗压强度有明显衰减,致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1]。通过对影响酸溶率的主要因素碳酸盐加量及细度的分析发现,酸溶率达到90%以后,很难进一步得到提升。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了一种溶解促进剂,在水泥石形成初期,预留下溶蚀孔洞,加快酸液侵入试块的速度[10-12]。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实验材料为G级油井水泥,325目(0.043 mm)、600目(0.025 mm)、1200目(5 µm)碳酸盐(市售),溶解促进剂(自制),15%盐酸。

实验仪器为瓦楞搅拌器、双温强度养护箱;德国Toni的抗压强度试验机;日本HORIBA-920C型激光粒度仪。

2 室内研究

2.1 碳酸盐加量对酸溶率及酸溶速率的影响

G级水泥为水化凝结类无机物,凝结后为堵漏浆体提供足够的强度,具有85%以上的酸溶率,但凝结物经酸溶解后表面易形成钝化膜,阻碍酸液进一步溶蚀,酸溶速率较低。碳酸盐在酸液中溶解速度快,对酸溶水泥的溶解起到决定性作用,考察了碳酸盐加量对酸溶率的影响。将G级水泥和600目的碳酸盐在不同加量下与水充分混合,倒入强度养护模块中,在60 ℃、0.1 MPa下养护24 h,养护完毕后进行酸溶率测试,将试块制成2 cm×1 cm×1 cm的长方体,称重,然后放入15%的盐酸中溶解,将未溶解的固体用滤纸过滤,烘干并称重,2次质量差与初始小长方体质量之比即为酸溶率,实验结果见图1。

图1 酸溶材料加量对酸溶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前10 min试块的酸溶速率较快,酸溶率比较接近,反应10 min以后,酸溶率出现了差异化,碳酸盐加量越多酸溶率越大,加量达到60%,酸溶率接近80%,需进一步提高加量,才能得到更好的酸溶效果。

2.2 碳酸盐细度对酸溶率及酸溶速率的影响

碳酸盐加量直接影响水泥石的酸溶率,而细度会影响到水泥石的致密性,也会对酸溶率产生影响。G级水泥和不同粒径碳酸盐粒径分布见表1,碳酸盐细度对酸溶率的影响见图2。

表1 不同材料粒径分布表

图2 碳酸盐粒径对酸溶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碳酸盐粒径为325目时,水泥石的酸溶率和酸溶速率都最大。与G级水泥相比,600目和1200目碳酸盐粒径较小,形成了致密的水泥石结构,酸液侵蚀速度慢;325目碳酸盐与G级水泥粒径较接近,且粒径分布较宽,甚至有部分粒径超过了G级水泥颗粒的大小,形成的水泥石结构松散,孔隙较大,利于酸液的侵蚀,由此可知,粒度较大的碳酸盐有利于提高酸溶率。

进一步提高碳酸盐加量及粒径,在60 ℃、0.1 MPa下养护24 h,进行了酸溶率和抗压强度的测定,见表2。从表2数据可知,200~325目碳酸盐用量增大,酸溶率提高到90%以上,但增长不大,加量超过80%,强度有下降趋势;加有粒径为100目碳酸盐的水泥石,酸溶率达到93%以上,但酸溶率很难达到95%,且抗压强度较前两者下降明显。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得到,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前提下,碳酸盐加量应小于80%,粒径以200~325目适宜。

表2 碳酸盐加量对水泥浆的酸溶率和抗压强度

2.3 溶解促进剂的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泥石的酸溶率,研发了一种外加剂,在碱性条件及一定温度下能够自身分解,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能够缓慢、稳定地产生细小均匀的气泡,在水泥基体上预留下溶蚀孔洞,增大酸液与水泥接触面积,促进水泥石溶解。

2.3.1 主原料的选择

选用可以发气的产品作为促进剂的主原料,对常用的几类发气剂进行了考察,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产生的气泡大、稳定性差,无机发泡剂一般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发泡,都不适合作为酸溶促进剂使用,最终选择有机类发泡剂。

表3 常见发气剂性能分析

有机大分子中C原子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促进剂在水泥浆中分解的温度与速度。以加入发泡剂后水泥石的线性增长率作为发气的评价依据进行实验,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C原子数在12~18之间的化合物在水泥浆中的发气性能较好,温度高于40 ℃开始发气,高于70 ℃发气量趋于稳定,发气量大,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表4 促进剂主原料的选择

2.3.2 稳定剂的选择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加入发气剂后,水泥石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脱模的试块中可以看到温度高于70 ℃后,试块中气泡大且较为密集(见图3)。这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后,气体产生的速度较快,部分气体在水泥浆中聚集,使气泡不均匀,从而使强度降低。为了抑制气体的聚集,需要加入一种稳定剂,使气体在水泥浆中均匀分散,不对强度产生太大的影响。优选了含有磺酸根的饱和烷烃作为稳定剂。从表5中使用稳定剂前后的抗压强度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加入稳定剂后,气体对强度的影响较小,随着温度升高,强度增大。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使用稳定剂后产生的气泡细小、均匀,不再存在气泡聚集的现象。

表5 稳定剂使用前后抗压强度的对比

图3 加入稳定剂前(左)后(右)的强度试块

2.3.3 溶解促进剂对酸溶水泥性能的影响

在碳酸盐加量为80%的条件下,测定了促进剂对水泥石强度及酸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6。对加有促进剂的酸溶水泥在不同时间下的酸溶率进行了测定,见图4。

表6 溶解促进剂加量对酸溶水泥性能的影响(70 ℃、24 h)

图4 溶解促进剂加量对酸溶率的影响

由表6可知,促进剂对提高水泥石的酸溶率效果明显,随着用量增大,酸溶率明显增大,可以提高到95%以上,但由于水泥中酸不溶物的存在,无法达到100%。促进剂用量过大,会使水泥石抗压强度降低,建议加量不超过0.3%。从图4反应初期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酸溶反应速度快,30 min时酸溶率约96%,基本接近溶解终点,促进作用明显。

3 现场应用

苏1K-1X井是华北油田苏桥储气库群苏1储气库的一口注采井,设计井深为4094.98 m。钻进至井深3977 m发现钻时加快,观察液面发生井漏,漏速为4.2 m3/h,继续钻进至井深3981 m漏速加大至11.4 m3/h,共漏失钻井液22.8 m3。后钻进至井深3987.58 m,快钻0.4 m,突然放空0.3 m,至井深3988.28 m,井下再次出现漏失,井口失返。多次采用酸溶水泥浆堵漏均告失败。根据漏失情况判断井下为大裂缝或溶洞漏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减小对储层的污染,决定采用酸溶水泥堵漏。

为了保证堵漏浆能够准确地停在洞口,优化堵漏工艺,根据地层平衡压力精确计算堵漏浆和顶替液的用量,使浆体通过自重漏入地层,形成封隔半径后,停在洞口;优化浆体性能,计算施工时间约为80 min,通过调节缓凝剂加量,使稠化时间控制在150~200 min,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确保浆体到达漏层后可以快速凝结,形成有效封隔。现场水泥浆配方如下。

酸溶水泥+3% 降失水剂ZJ-5+0.2% 缓凝剂ZH-2+0.3%酸溶促进剂+0.1%消泡剂XP-1,油水比为0.5

水泥浆密度为1.80 g/cm3,稠化时间为182 min,滤失量为68 mL,24 h抗压强度为6.9 MPa,酸溶率为96.5%。该次堵漏施工一次成功,很好地解决了恶性漏失,同时对储层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

4 结论

1.通过对影响酸溶率的主要因素的评价分析发现,优化碳酸盐加量及细度可以使酸溶率大于90%,但很难提高到95%以上。

2.研发了一种溶解促进剂,可以分解产生细小的气体,均匀地分散在水泥浆中,增大酸液与水泥石接触面积,加快水泥石溶解。

3.使用溶解促进剂后,酸溶率及酸溶速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室内评价30 min酸溶率可达96%以上。经现场试验检验,该套水泥浆体系性能易于调节,不仅解决了恶性漏失的难题,又保护了储层。

猜你喜欢

促进剂水泥石酸液
提高超低密度水泥石抗压强度的方法
复合纤维增强高温油井水泥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新型综合促进剂EG-8在三元乙丙橡胶低气味环保胶料中的应用
CO2埋存条件下SO42-对油井水泥石腐蚀的影响
新型促进剂SWG在轮胎胶料中的应用研究
闪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硫化胶中的常用促进剂种类
低渗油田高压注水井在线酸化技术研究与试验
固化促进剂对聚酯/环氧粉末涂料消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LH油田酸化解堵配方体系优选
渤海油田注水井多效复合酸解堵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