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比特》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

2019-03-11张雨婷

文学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对话

内容摘要:《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作品围绕商人巴比特展开,整体结构就是一个大型对话。本文运用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相关理论,对作者刘易斯和主人公巴比特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商人的群体特征一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等危机。

关键词:对话 巴比特 作者与主人公

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巴比特》,发表于1922年,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个巴比特这个“众多普通人中的一个”的形象。小说围绕着巴比特的家庭生活、工作展开。巴比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人,过着富足而又乏味的生活,他受到虚空的袭击,企图寻找真正的生活。过程中,频频与社会,家人,同事,朋友,甚至自我发生冲突。本文通过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相关理论,从创作构思以及创作过程两个方面分析作者刘易斯与主人公巴比特的关系。

一.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

创作构思中的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为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在刘易斯出版《大街》获得一定成就之后,刘易斯就开始构思他下一部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虽然《巴比特》并不像《大街》一样依赖作者所经历过的生活,但也包含着他的某些个性,刘易斯的一些朋友曾说及巴比特的性格和他的创造者的性格很相似。有一位写道:“从本质上说,刘易斯是地道的有产者。他爱房地产、抵押契据和银行来往帐目。说到底,是个扶轮社成员。”另一位指出,刘易斯不拘礼节、热诚、任性、率直、奔放,痛恨造作和附庸风雅的人以及其它的个人品质都跟巴比特相似(1944:95-123)

另外,在巴比特的形象构思上,我们可以从刘易斯的小说中看出梭斯坦·维布伦,伦道夫·布恩以及H.L门肯等对美国的文明有敏锐观察的名家们所提出的有关美国生活的某些观念。(1994:69)

照维布伦看,在现代社会中财富就代表荣誉与声望;再者,金钱带来权势或者说权势感;成功为金钱,也以金钱衙量成功。布思指出美国的老一代已变得守旧而老泥,他们已不去想也不打算回答生活的更难的问题;其实是他们装佯,以为没有问题。虽然他们在信仰和对宗教的教义方面已不再那么严格,却偏要保持形式与礼仪。他们撤弃死亡这一类的重大问题是因为这类问题使他们望而生畏,性带给他们的是惶恐;心理学使他们迷惑。他们已陷入舒适的工作常规,礼拜和家庭生活,便看不到任何变化也适应不了时代的新需要与要求(1994:71)

门肯断言,这种要在社会上发迹的愿望乃是美国人不安于其位的根本所在。但是,美国人又互相怀有戒心。既然是多数人决定个人的地位,所以个人害怕大多数。个人取得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蒙上一层保护色,使自己消失在民众之中为民众承认而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失败往往是因为撕下假面具,坚持己见;因灰而美国人害怕探究思想与制度,员终便干脆对探究也害怕了。

虽然维他们的思想在今天大多名声不好,不过维布伦的经济竞争、高消费以及生活的经济标准和布伦的金钱观以及门肯的观点,跟巴比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他所处的泽尼斯市的处境都是非常相似的。

因此,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来分析巴比特这个人物,可追溯刘易斯创作这部小说方方面面的溯源,不论这些溯源是否对小说有影响,这对我们分析作者创建这个形象的意图都会有所帮助。

巴比特不是个真实的人物而只是个刘易斯滑稽性的模仿创造的人物,一种典型,一种象征。刘易斯构建这样一个典型的被物质文化所侵蚀商人巴比特,而巴比特又在某種程度上有作者的影子,可以说作者在创作构思以及过程中将自己的部分意识融入到了主人公巴比特这一角色之中,从而感受主人公之感受。小说中巴比特所处的泽尼斯市是作者创建出的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作者通过将自己的部分意识注入于主人公身上,创作起初与主人公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随着创作的深入,主人公的形象基本完成,作者与主人公是平等对话的关系。

二.平等的对话关系

随着创作进程的深入即主人公的基本形象的完成,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为平等的对话关系就凸现出来。

我们先来看巴比特的角色形象。巴比特一觉醒来,就立刻被商业化、物质化的环境所包围,“首先把他唤醒的就是个价值不菲的闹钟--这只闹钟是在全国到处做广告,并大批生产的闹钟中最好的那种,带有所有的现代配件,包括仿教堂钟声的铃声,间歇性闹铃,还有夜光钟面。被如此气派的玩意儿催醒,巴比特也感到自豪”(2003:3)讽刺的是这个模仿教堂钟声的闹钟并不是唤醒巴比特去敬奉上帝,而是催他去赚钱。接下来就是巴比特繁琐的洗漱程序,第一章中不乏对其繁华奢侈的浴室的描写:陶饶浴具,釉瓷砖铺面,光亮如银的金属配置;毛巾架是一根镶嵌于镀镍底座上的透明玻璃璃;浴缸长得足以躺下一个普鲁士卫兵;固定的洗脸池上方炫幅似的一一摆着牙刷架、面刷架、肥皂磲、海绵碟,还有药品、一件性如此耀眼如此精致,俨然像一块电器仪表板。(2003:5)小说的第一、二章对巴比特奢侈的物质生活的描写比比皆是,他豪华的住宅,西装,手表,点烟器等,样样皆是精致奢华,但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读者所感受到的却不是称赞,是讽刺,讽刺作为一种常见修辞手法,却是作者与主人公构成对话关系的体现。当然作者不单单是嘲讽巴比特,当然包括泽尼斯市里和巴比特一样的那些人们,又或者是刘易斯所处时代的‘巴比特们。

一次大战后社会繁荣的现象之一便是拜金主义在美国的流行。当然,这一点也逃不脱辛克莱·刘易斯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巴比特这个典型人物,辛克莱·刘易斯揭示了一个沉溺于商业主义和实利主义的国家。在这块物质富足的土地上,金钱与富裕成了最重要的东西,而真诚、真理、神圣则退居次要地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用金钱和财产来衡量的。只要你富有,你的社会地位便高,你也就会受其他人的敬慕,成为一个人人都想与你交往的人。在这种情势下,人人都挖空心思去赚钱,而要达列这一目的,生意兴隆便被当作一条最好的捷径。主赚钱这一动机驱使下,商人们甚至把商业道德弃置一边而不顾,贿赂、欺骗、威吓、共谋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巴比特为什么冒险和一个投机商做生意,逼迫房屋出售者以低价卖出房子而从中嫌取佣金的缘故,而通过支持卢卡斯·普劳特竞选泽尼斯市市长,他接受了一条秘密信息作为回报,这又为他点得了一大笔收入。难怪巴比特会被他的伙伴之一谴责为“不诚实的人”。

进入20世纪后,清教传统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人们摒弃了节俭自律的生活方式。以巴比特和他家人的娱乐方式为例,小说中多次出现“电影”,巴比特每周都会定期和家人看电影,这俨然不单单局限于巴比特一家人。“据统计,1919年,美国人花在娱乐上的费用约为25亿美元,到1929年达43亿美元,其中用于电影、戏剧和体育等的占到21%。”(陈颖,2014)

泽尼斯的人们热衷于商业主义,但在文化上却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在《巴比特》中文化服务于利益,教育服务于利益。

小说中出现的三个青少年分别是特德,17岁;婷卡,10岁;尤妮斯,17岁,在他们身上物质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更深远、更广泛、也更彻底。婷卡要求至少要和别的女孩一样,一周看三次电影;尤妮斯则除了有关电影明星和报酬之外对其他的数字一律不感兴趣,并且潜心研究各种电影杂志,关注明星新闻;特德唯独对汽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都是在物质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青年一代的典型代表,这一代人从小就植根于物质文化的土壤中,他们身上已然没有昔日父辈们的传统,他们能否担当起今后的重任,能否继续实现当初美国的梦想,这些忧虑都隐含于刘易斯的字里行间。对于说话者而言的语育形式仅仅存在于一定表述的语境中,因此,只存在于一定的意识形态语境中。实际上,我们任何时候都不是在说话和听话,而是在听真实或虚假,善良或丑恶,重要或不重要,接受或不接受等等。话语水远都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1998:416)

巴比特只是他所处时代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当代美国,还有千千万万像巴比特这样的人,在思想和精神上充满困惑,在文化和知识上茫然无知的人。巴比特不仅仅是刘易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而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群体,是一种现象。巴比特本人就是当代美国盛行的实利主义及商业主义等思想的集合体。

在泽尼斯这个商业化的城市中,利润或利益原则成了在各个领域的指导原则,尤其是作为商人的巴比特和他的同事都将利益看的高于一切。作品的主人公巴比特在工作中始终奉行这个原则。在工作上,他有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泽尼斯公交公司,双方维持长期业务关系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巴比特提前借公交公司的名义购下了金莺谷高级住宅区的地皮,从中赚了一大笔;后来又是公交公司的头头把林顿大道公交线路要向前延伸的消息提前告诉了他,于是他在这个消息公布之前大量的低价收购当地的地皮,于是他又赚上一笔;再后来公交公司要在郊区兴建修车厂,跟巴比特发生的地皮纠纷,又是了无声息地解决了,只是随后巴比特和公司头头的账户上各自增加了几千美金。在社交生活中也是如此。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和利益的人就积极交往,阿谀奉承;反之就敷衍,就疏远回避,甚至拒绝,这样的例子在作品中是很多的。比如巴比特对利特菲尔德和多普尔布劳这两位邻居就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再比如巴比特的会友们在巴比特出名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仅是巴比特,小说中所有人物都是这样。

通过巴比特这个典型人物,辛克莱·刘易斯揭示了一个沉溺于商业主义和实利主义的城市。在这块物质富足的土地上,金钱与富裕成了最重要的东西,而诚实,素养,神圣则显得太过渺小。为了利益,这些统统可以牺牲掉。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用金钱和财产来衡量的。只要你富有,你的社会地位便高,你也就会受其他人的尊敬,成为一个人人都想与你交往的人。在这种情势下,人人都想尽办法去赚钱,不管他是否是正确的方法,只要达到目的。赚钱这一动机驱使下,商人们甚至把商业道德弃置一边而不顾,贿赂、欺骗、威吓、共谋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巴比特为什么冒险和一个投机商做生意,逼迫房屋出售者以低价卖出房子而从中嫌取佣金的缘故,而通过支持卢卡斯·普劳特竞选泽尼斯市市长,他接受了一条秘密信息作为回报,这又为他点得了一大笔收入。难怪巴比特会被他的伙伴称作为“不诚实的人”。

为了观察燃烧的过程,必须把物体放到空气的环境中去。为了观察语言现象,需要把发音者和听话者这两个主体就像声音本身一样,放置到社会氛国中去(1998:388)。类似的事情自然不仅限于巴比特,甚至不仅仅限于泽尼斯市,刘易斯创建了一个1920年代美国现实社会的缩影。通过泽尼斯市,刘易斯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参与字里行间,揭示了他对拜金主义,文化虚空的鄙视。

三.结语

辛克莱·刘易斯通过小说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被商业文化侵蚀的美国,小说中包含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型对话,使人们在这些不同意识形态的对话中反思商业文化带给我们的物质文化的繁荣的同时,是否会让我们付出的代价。“巴比特”决不是美国独有的产物,有商业文化的风行就会有“巴比特们”,这就要求人類发展商业的同时,适度地把握好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M].译林出版社,2003.

2.刘俊娜.巴赫金对话理论之“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 88-89.

(作者介绍:张雨婷,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对话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对话,让学生做文本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