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3-07施桂芳

考试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摘 要: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的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停滞不前。数学学科本质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在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实际,注重启发性与引导性,激发小学生多思善问,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谈一下几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思维训练

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与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发展趋势,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我们认识到学科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只有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实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想象、大胆创新,可以说思维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佳能量,有助于小学生在学习中源源不断地提出新想法、新思路,获得新知识。本文浅谈几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 引发兴趣,激活思维;思维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应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如教“长方体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模型。教学时,就让学生把长方体模型展开成六个面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分析比较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有几条棱相等?有几个面?面的形状是什么?有没有相等的面?每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怎样计算?通过这样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并且印象深刻。

二、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思维

学生从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过渡,教师善于根据教材要求,抓住问题的本质,及时提出有关适当思维坡度的问题。如在教学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

1. 一個工厂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37.4,比原来降低了320,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学生在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很快地根据:“比较量÷对应分率=标准量”求出原来每件的成本,老师紧接着又出示例题:“一个工厂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37.4,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通过比较,老师又提出问题:为什么条件中的分率各不相同,其结果都是44元呢?就出现了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思维情绪,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把分数转化成百分数,它们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从而沟通了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联系。优化学生的思维。

三、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

语言表达与思维具有直接的关系,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只是一个人思维思想的一种外在表达形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教师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应重视语言训练。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能够体现出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明晰性以及逻辑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对解题过程、操作手法以及相关的概念、定义进行语言表示,让学生讲解题的思路,讲计算的道理,讲规律的发现和结论的过程。总之,通过这一系列语言的表达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思维条理清楚。

四、 运用比较,培养思维的连动性

比较就是在我们头脑里,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数学属于系统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并且知识点与概念之间存在联系性,众多的数学概念与定义,增加了学生的记忆难度,若是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极其容易混淆数学概念。此时,老师应当利用适当的时机,通过比较使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形成确切的科学概念,掌握知识的体系,从而培养思维的连动性。

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出示例题“12+13”时,可引导学生联想,整数的加减法为什么要数位对齐?小数的加减法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因为计数单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那么12与13的分数单位不相同,能直接相加吗?让学生比较后,观察情境图,懂得要先通分把分数单位化成相同后才能相加。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培养了思维的连动性。

五、 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不承袭俗套,不人云亦云,敢于标新立异,有独特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多种解法。学生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一个解法,满足于“会算”,而不会主动寻求“妙算”。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

如:一根绳子可围成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应是多少分米?

学生读题、思考后列出(5×4-8×2)÷2或5×4÷2-8两种算式后,教师又把长方形的一长一宽染上红色,并复围成正方形,诱引学生改变角度观察、思考,学生从中发现:正方形的两条边长正好围成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进而得出5×2-8或5-(8-5)两种简约迅捷的解法。

一题多解重在独创,教师应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提出独创的设想和见解。

六、 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敢于利用教材,增加对学生学情的了解,精心研究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提出富有启发性与引导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多思善问,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其亭.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8).

[2]苏菲菲.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

[3]辛玉芳.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2).

[4]王凤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作者简介:

施桂芳,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