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怀“欢喜心”

2019-03-07刘雅娟

考试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摘 要:在《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书中谈到,语文课不等于文学课,人文精神不等于文人精神。语文教学不能以培养文人、培养作家为目标。学语文主要是要学会表达,学会熟练、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语文课要解决读写能力,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从上述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课对读写能力的训练完全是有法可循的,要改变以往随意、低效的作文评讲方式,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把话说好。

关键词:写作教学;读写结合;素材积累

一、 思想的火花——素材来源于生活

学生怕写作文,有时并不是因为缺乏素材,而是缺少迸发的思想的火花。这思想的火花就是学生对生活实践的理性思考与认识。缺少了这种潜心思考生活的精神,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后,就被一个“怕”字蒙蔽,脑子里充满了惶恐,思维也随之停滞,自然就对身边发生的、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感人的生活事件无动于衷。

(一) 教学环节展示

温故知新是实现高效复习的有效途径,我在开始讲解时,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散步》,先来谈学生最觉得头疼的选材问题。

师:在《散步》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主题?

生: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更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师:常见日常生活中散步的情景,在作者笔下是这般别致、充满生机与希望,是如何来表现的呢?

生:有两对母子,有孝顺的儿子和慈祥的妈妈,有背上的美好世界,有大路和小路,有责任重大的一位父亲。

(二) 教学环节分析

这一环节主要是着手改变学生“怕”的现状。首先,让学生明白,感人的未必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可以以小见大的小事,往往能够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哲理、生活真谛、人性光辉。

带着这样的想法,在进行初三作文复习课时,带领学生再一次走进教材,再次领略教材中美文《散步》这篇经典文本的独特魅力。

二、 常怀“欢喜心”——善待生活点滴

教学环节展示

“常有朋友问我,梅子,你怎么能写出那么多温暖而美好的文字?我的回答是,拥有一颗欢喜心。这颗欢喜心里,能盛下自然万物,尘世寻常。如果你拥有了,你的文字也定会散发出温暖和美好来。”

——《丁立梅创作谈——欢喜心》

师:还是以《散步》为例,我们来看看文中有哪些让人感受到温暖和美好的句子,学生们讨论归纳。

(幻灯片展示)

1.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3.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师: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出了什么?

生:看到了绿色的田野,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

生:看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

生:看到了一家人漫步在田野中,温馨和乐的画面。

……

师:(幻灯片展示)

“常常的,我总不由自主地欢喜。听到鸟叫,我会欢喜。看到花开,我会欢喜。我会欢喜地追着一片月色走。我会欢喜地蹲在湖旁,看露珠一颗一颗,在荷叶上滚动。下班回家,路过一条河,看到阳光在水面上起舞,如穿着银衫银裙的女孩,我欢喜极了。路过一条街,看到做烧饼的妇人,把一捧一捧肥绿的青葱,洗净,晾在匾子里。青的葱,映着她白的围裙,看上去,很清爽,我亦欢喜起来……”

——《丁立梅创作谈——欢喜心》

师:如果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欢喜心”善待我们生活中的点滴,也可以写出这样灵动的文字。

(积累本展示)

学生习作1:我学着主人的样子,手托杯盘,将杯口送到嘴边,轻轻撮上一小口,瞬间,口中溢满了苦涩。可当苦味尽后,我惊奇地发现,一股浓郁的醇香自喉处发散,以一种不急不躁的速度充盈了身心。我又抿了一口茶,那温暖沉静的感觉再次直击心底。茶香,余味更香;屋静,人心更静。(《茶香》)

学生习作2:小三峡的美是一种清秀而神秘的美。翠绿的山,倒映在碧绿的水中,碧绿的水泛着幽绿的莹光,幽绿的莹光又折回到翠绿的山上。两只小猕猴穿梭其中,更有那绵延不绝的古栈道遗迹和远古的悬棺点缀,清秀而神秘的小三峡呀,原来同样使人流连忘返!(《小三峡》)

三、 来点“豆瓣酱”吧——家常素材显真情

“豆瓣酱装在一个透明的罐子里,色泽红润,油光发亮,厚重粘稠,单单看它的样子,我就忍不住想挖一口吃。老人家说,每年春末夏初,风和日丽之时,她就着手开始做豆瓣酱。她挑选上好的新鲜蚕豆和黄豆,煮熟,发酵,再配了白酒、盐、味精、红椒、葱和姜汁,经烈日暴晒半个月后,酱成型,收藏待用。她在炸肉丸子时搁一点在里面。普通的菜,立即变得厚重醇香,滋味绵长。

——秘密原来在这里。食材还是那个食材,加了一点点豆瓣酱,味道全然不一样了。”

——《丁立梅创作谈——来点豆瓣酱吧》

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家常素材,为学生打开思路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于是,许多学生受到启发,在进行素材积累时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生1:有人说,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走出南京。鸭血粉丝作为南京小巷中的名小吃,可以说是一只鸭子的精华所在:鲜嫩而带有清香的鸭肉煲成浓郁而香咸的鸭汤,而鸭的内脏则成了精致的配菜。鸭肝略苦又细腻,鸭肠Q弹而脆爽,鸭血则入口即化,回味绵长。红亮的油辣子衬着几星绿而小的香菜,便可叫南京“土著們”食欲顿生。

生2:鸭血欢腾地在滚烫的汤汁中跳跃,油果如几叶小舟一般悠哉地飘游着,再搭配上晶莹剔透、如丝如绵、连绵不断的粉条,还有鸭肠、鸭肝,令人回味无穷。

师:一碗鸭血粉丝汤勾出了许多情思,那还有哪些具有南京特色的让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或画面呢?

四、 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效作文复习课思考

进入初三,随着中考的临近,在进行作文复习教学时,如何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尽量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训练写作技巧是重中之重。学生写作文经常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所以复习时不是背几篇范文,就是把自己的陈年旧事拿来应付一下,这样生搬硬套的结果,写作成绩不会理想。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复习呢?

鼓励学生用素材积累本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想记录下来,准备可用、鲜活的素材,让学生的作文成为有源头的活水,碧波荡漾、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洪梅.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2).

[2]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9).

作者简介:

刘雅娟,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浅谈作文教学的方法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