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2019-03-07孙喜龙

考试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小学生

摘 要: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并于1991年8月20日正式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现阶段教育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对策来引导小学生养好行为习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学校和家庭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因此,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成为小学阶段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来说,要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手段依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策略,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文明习惯及卫生习惯,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来帮助他們成为一个热爱学习、懂礼貌、高素质的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一) 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仍停留在形式上,教师将行为习惯的教育仅采用口头宣讲的方式,不仅使教育方式不具备任何吸引力,且教育内容也比较盲目、随意,重复性内容居多,大多内容毫无意义和价值,从而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另外,一旦学生出现行为习惯方面的错误时,大部分教师的惩罚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反复摘抄班规,或者让学生罚扫教室清洁卫生,采取以上不当的惩罚方式不仅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并帮助学生重新养成良好的习惯,还会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反而违背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教育目的,使教育方式存在极大的盲目性,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 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教育是学生拥有良好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形式,这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的,可以对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养成教育。但是根据多年以来的学校教育风气来看,学校普遍仅仅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德才教育,因此导致学校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无法深刻理解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综合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认为学生的行为教育与自身和学校无关,不需要花费太多教育上的心思,因此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够。

(三)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共识性

除了学校是小学生重要的教育渠道,学生的家庭也是学生更为主要的教育渠道。针对某一些情况来说,有一部分的学生在学校所受的养成教育与在家庭或社会中不相同,导致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共识性。有一部分家长在家教育孩子也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犯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也不会责怪自己的孩子,甚至还会将主要责任归咎于学校。因此出现以上情况时,学生在学校长期受的良好养成教育极易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学生在学校接受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若与家庭教育达不到一致,缺乏共识性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形成教育阻碍。

二、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对策略

(一) 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完善教育方法

要找到科学的养成教育应对策略,首先要创新和完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在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时,要从学生的作业书写规范、座位清洁保持良好以及见到老师要微笑问好等细节进行基础训练,让学生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提高学生的配合积极性,由个体的行为代替教师单方面的宣讲,通过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高素质学生,使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先进行思想教育再做出相应有效的惩罚,以此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 增强教师教育的重视度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程度,也要注重学生的其他素质培养。对于学校来说,要大力加强各位教师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深刻认识,使教师充分理解养成教育在学生综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提高教师对教育的重视度,从根本上加大教育的针对性,为学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协调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关系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不仅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更是家长的责任。家长的言行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熏陶和影响,因此,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积极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协调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与学校教师达成共识,将教育实现一定的连贯性。只有通过家庭与学校的良好配合,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大力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生综合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反复性的教育过程,必须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就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本文主要对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应对性策略,以帮助学生从教育的黄金时期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美好的个人品质,为他们以后辉煌的未来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晓兰,夏晓英.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5):113-113.

[2]李学昌.乡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以嘉禾乡中心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例[J].东西南北:教育,2017(18):00118-00118.

[3]龚星明.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43):216-216.

[4]胡贵生.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方法探析[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3):00272-00272.

[5]羊英君.与“拖拉”说再见-小学低年级儿童“拖拉”习惯的纠正对策研究[J].俪人:教师,2016(7):34-34.

作者简介:

孙喜龙,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静宁县新店教委。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小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