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0ml单、双球囊对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

2019-03-07徐凤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双腔指征球囊

谢 梅 刘 春 徐凤英

1.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西昌,615000);2.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

足月妊娠时,当妊娠延期或存在合并症时,可能出现胎盘功能减退或胎儿窘迫,母婴结局不良发生风险升高。对有引产指征者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并完成分娩以保障胎儿健康安全,改善产科预后和治疗水平[1-2]。宫颈成熟度是决定足月妊娠引产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球囊导管即宫颈扩张球囊是近年来逐渐推广应用的机械性促宫颈成熟方法,较药物引产适用性和安全性均明显提升,临床常用球囊导管分Cook双球囊和一次性单腔球囊两种,均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和自然分娩率,但关于两种球囊临床效果比较报道较少[3-5]。本文探讨160ml单、双球囊引产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引产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具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纳入标准:①单胎足月妊娠;②头先露且胎膜完整;③改良宫颈Bishop评分<6分且伴有引产指征。排除标准:①孕妇伴严重内、外科基础疾病;②胎儿宫内健康状况不良;③伴头盆不称、产道异常及其它引产禁忌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双腔和单腔两组,

1.2 引产方法

两组孕妇入院后详细采集病史,核实孕周并完善妇科检查、B超及胎心监护等相关检查,明确母婴健康状况、引产指征和禁忌证以及宫颈Bishop评分;双腔组采用COOK宫颈扩张双球囊导管(美国库克公司生产)促宫颈成熟;单腔组采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江苏爱源公司生产)引产。两组球囊在宫缩规律且宫口开大时可自然脱落并进入产程,若12h后尚未临产则取出球囊并进行宫颈成熟度评估及人工破膜、缩宫素等处理措施,期间注意观察宫缩情况并胎心监护。

1.3 观察指标

①引产疗效:根据宫颈Bishop评分及临产情况进行评估[6],显效为引产后24h临产或宫口开大增加>2cm,有效为球囊置入后24h内宫颈Bishop评分增加>2分,无效为球囊置入后24h未临产且宫颈Bishop评分增加<1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②分娩方式及产程:球囊置入后临产时间、总产程、24h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③分娩结局和并发症:产时和产后母婴健康状况并记录产时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两时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共纳入112例。双腔组56例,年龄(28.5±3.6)岁(21~37岁),孕(39.7±1.5)周(37~42周),孕妇体质量指数(BMI)(25.2±1.9)kg/m2(23.6~28.4 kg/m2),孕(1.9±0.4)次(1~4次);初产妇39例、经产妇17例;引产指征为母体因素26例、胎儿因素5例、胎龄21例、其它因素4例。单腔组56例,年龄(28.7±3.5)岁(20~36岁),孕(39.7±1.5)周(37~42周),BMI(25.3±1.9)kg/m2(23.1~29.2 kg/m2),孕(1.9±0.5)次(1~4次);初产妇35例、经产妇21例;引产指征为母体因素29例、胎儿因素4例、胎龄20例、其它3例。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2.2 两组引产效果及Bishop评分比较

引产后Bishop评分两组均升高(P<0.05),但双腔组低于单腔组(P<0.05),两组引产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产效果及Bishop评分比较

2.3 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比较

双腔组临产时间长于单腔组,总产程短于单腔组(均P<0.05);两组24h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无差异(均P>0.05)。见表2。

2.4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产时出血量双腔组低于单腔组(P<0.05),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均无差异(P>0.05)。见表3。

2.5 两组母婴并发症比较

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见表4。

表2 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比较

表3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s)

表3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s)

?

表4 两组母婴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高龄妊娠和剖宫产妊娠孕妇数量增长,高危妊娠数量增加,对保证孕晚期母婴安全提出严峻考验,提高分娩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妇产科临床工作重点和难题。引产是降低剖宫产率重要手段,随着围产期医疗水平提升,其指征范围增加,只需明确胎龄达到预期且胎儿发育成熟即可实施引产[7-8]。有报道显示[9],经产妇Bishop评分>9分有利于自然分娩成功,<3分则可导致引产风险增加,促宫颈成熟对顺利分娩和母婴安全极为重要。促宫颈成熟临床常用方式主要包括药物引产和机械性技术两类,后者主要方法为球囊导管,与药物引产相比,具有效果稳定、可控性好及风险低等优势。目前国内常用球囊导管为一次性宫颈扩张单腔球和Cook双球囊,两种球囊注水量均为160ml且作用机制基本相同[10-13]。

本研究分别采用两种球囊导管进行引产,引产后两组Bishop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双腔组Bishop评分低于单腔组,提示单腔球囊在促进宫颈成熟方面更具优势,其原因可能为单腔球囊注水后形成的压力更大且直接作用于宫颈,更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两组引产效果无明显差异,表明两者均能达到良好的引产效果。双腔组临产时间长于单腔组,总产程短于单腔组,表明单腔球囊可因体积和压力较大快速促进宫颈成熟并进入产程,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先露上浮较高而失去压迫宫颈的效果,进而导致产程尤其是第一产程延长;双球囊因将160ml生理盐水均分为两份分别置于宫颈内外对宫颈口造成机械性挤压,作用相对更为温和,促宫颈成熟速度偏慢,可能对宫颈成熟期孕妇耐力和体力形成考验,但也有利于球囊取出后胎头贴近和压迫宫颈,增强宫缩并缩短产程[14-15]。本研究中两组24h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均未见差异,再次证实两者引产效果基本相同。

改善妊娠结局和保障母婴安全是引产的主要目的,本研究显示双腔组产时出血量低于单腔组,其原因可能为单腔球囊注水后体积较大,导致胎盘剥离面积和出血量增加;同时还可能与产程延长导致产妇疲劳有关,但两组均未发生胎盘早剥和过强宫缩,且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单腔或双腔球囊并未增加围产期并发症发生风险,与秦燕君等[16]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单腔球囊在促宫颈成熟速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明显缩短临产时间;而双腔球囊有利于缩短产程和减少产时出血量。二者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双腔指征球囊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