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腐植酸尿素在小麦上的田间试验

2019-03-02

种业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睢县腐植酸利用率

白 超

(睢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睢县 476900)

普通尿素所含氮素需经尿素细菌分泌的尿酶分解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植物吸收,肥料利用率低、挥发快、污染环境,易造成土壤板结。腐植酸尿素是一种络合物,是由腐殖酸、尿素和水按一定配比,通过加热反应制成。由于腐植酸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可以抑制尿酶的活动,减缓尿素分解,减少尿素挥发,使肥效延长。同时腐植酸的生物活性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体内氮素代谢,促进氮的吸收,提高肥效利用率。为了验证腐植酸尿素在田间施用的效果,在河南省睢县安排了腐植酸尿素在小麦上的田间小区试验,为大面积推广腐植酸尿素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7年10月安排在睢县蓼堤乡陈菜园村。试验地块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土类质地轻壤。试验前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5.4 g/kg、全氮0.9 g/kg、速效磷(P2O5)15.5 mg/kg、速效钾(K2O)209 mg/kg,pH值7.5。前茬作物为玉米,单产9 840 kg/hm2。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众麦1号。供试肥料为“腐植酸尿素”,由河南省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3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0 m2。

处理1:习惯施肥,基肥普通尿素390 kg/hm2;过磷酸钙(含16% P2O5)用量为750 kg/hm2;氯化钾(含60% K2O)用量为63 kg/hm2;追肥普通尿素225 kg/hm2。

处理2:不施氮肥,磷、钾肥用量同处理1。

处理3:与习惯施肥处理等氮量的腐植酸尿素(一次性做底肥施用,不追肥),即基肥腐植酸尿素,用量660 kg/hm2,磷、钾肥用量同处理1。

试验所需腐植酸尿素含氮量43%,磷、钾肥分别用过磷酸钙(含16% P2O5)和氯化钾(含60% K2O),均由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统一提供。

于2017年10月10日进行施肥整地,10月12日进行播种,播量180 kg/hm2。11月8日进行化学除草,2018年3月8日追肥,3月14日灌水,灌水量同当地常规做法,4月8日、5月10日各防病虫1次,6月10日收获,收获时各处理随机取相邻50株小麦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各小区单收单打分别计产。试验除按方案要求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腐植酸尿素对小麦成产因素的影响

施用腐植酸尿素能够改善小麦的成产因素。由表1可知,除处理2中小麦的株高、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偏低外,处理1和处理3中小麦的株高、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差别不大,均高于处理2。

表1 田间调查及考种统计表

2.2 施用腐植酸尿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3较处理1小麦的平均产量减少60 kg/hm2,减产率为0.8%;处理3较处理2小麦的平均产量增加2 000 kg/hm2,增产率为32.9%;处理1较处理2小麦的平均产量增加2 060 kg/hm2,增产率为33.9%。由表3可知,对各处理小麦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3个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由表4可知,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处理3、处理1与处理2之间小麦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3与处理1之间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分析

表3 不同处理小麦产量的方差分析

表4 不同处理小麦产量的多重比较分析

2.3 氮素肥料利用率分析

由表5可知,施用腐植酸尿素的处理3小麦较中施用普通尿素的处理1小麦N利用率提高0.9%,因此,施用腐植酸尿素能够提高小麦的N利用率。

表5 氮肥利用率分析

3 结论

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起着重要作用,增产效果在30%以上。施用氮肥与不施用氮肥的小麦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腐植酸尿素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小麦产量基本相当,但施用腐植酸尿素可以一次性底施,春季不再追肥,减少了施肥的劳动成本,种植者更乐于接受。

猜你喜欢

睢县腐植酸利用率
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商丘市关工委到睢县 慰问基层“五老”代表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郑重声明
商丘好人
2019 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晶胞参数及空间利用率的相关计算突破
中腐协首次发布5个协会标准
关于红色根据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